“鸡蛋孩儿”的中国生活:难以融入当地生活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5:46 新华网 |
同“外黄内白”的海外华人孩子类似,人们为那些在中国出生并长大的外国孩子找了一个雅号——鸡蛋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刘杰报道 外国人喜欢把那些在西方出生并长大的中国孩子比喻成香蕉,外黄内白,于是人们也为那些在中国出生并长大的西方孩子找了一个词比喻——鸡蛋,外白内黄。可是,与“香蕉”相比,“鸡蛋”则要少得多,而且如今很难找到那种真 正符合“鸡蛋”标准的外国人了:在中国出生成长,接受中国教育,为中国服务。首先,按照惯例,父母不会把他们的孩子生在中国,因为这牵扯到国籍问题;其次,孩子们大多是因为父母工作需要而被带到中国,在来中国之前就已经接受过本国文化的熏陶,到中国又都到国际学校上课,延续本国教育。等到父母工作任务完成,他们也基本上都跟着一起回国。 这帮孩子顶多算是个“准鸡蛋”。 活在中国 美国孩子约翰就是这样一个准“鸡蛋”。虽然他身在中国,却根本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他的生活圈子还是限定在跟自己来自同一国家的孩子范围内。 大约5年前,他就和父母还有弟弟来到中国,跟繁华的上海不同,他们是在西部的一个城市重庆。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差距导致这两个城市在生活环境上的悬殊,也导致了约翰贫乏的课余生活,造就了他不同的成长经历。 约翰的父亲是美国一家公司派驻重庆的一名经理。来中国5年了,他们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是成天居住在当地一个五星级酒店套间里。约翰和弟弟每天由司机开车饶着崎岖的街道到当地唯一的国际学校上课。 约翰在重庆接受的全部是美式教育,清一色的美国老师、美国教材,连同学都是英语国家来的,几乎跟他在纽约时没什么区别。他对惟一的中文课没有任何兴趣,因为在他的活动圈内,他不需要用中文来进行交流,在学校和同学说英文,回到酒店跟家人说的也是英文。 从酒店到学校,从学校再到酒店,每天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让约翰特别烦闷,甚至很不快乐。除了这两个地方还让他有点美国的感觉之外,其他地方的破落让他很难适应。找不到合适的娱乐活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在国内,约翰是学校橄榄球队的队员,而一到这儿,除了偶尔看看电视直播,连橄榄球碰都没碰过。娱乐设施条件之简陋早就让他和家人失去了娱乐的精神,有一次,父母带他们参观当地的动物园,当看到那些给肮脏的动物浴室之后,他们参观大熊猫的热情就不复存在了。 饮食也是令约翰和家人非常困扰的问题。在重庆很难找到他们想吃的食品,比如他最喜欢吃的Hormel品牌罐头,都得从海外邮寄过来,或者她母亲回国的时候带过来。由于过敏,约翰现在不能食用含有小麦蛋白的食品,不论是谷物、吐司还是比萨。在美国,他的母亲准备了两箱子不含小麦蛋白的特殊食品,准备带回重庆。 由于对中国文化不熟悉,约翰在中国境内旅游的兴趣也不是太大。他和当初在美国一样,父母都是带他和弟弟一块去国外度假,巴厘岛、泰国、韩国都去了。让约翰感到欣慰的是,不久前,他们刚刚搬到了一个外国人设计的社区中居住,那里还有游泳池和运动场。 当记者问起他想不想美国时,“我好想快点回去。”约翰无奈地用英文说,眼里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国际学校增多背后的文化困境 过去,像约翰这样的孩子主要是那些使领馆工作人员的子女,他们学习生活都在使领馆内,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这也就需要从国内派遣经验丰富的经理人来中国打理分公司业务,而且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日益猛增,外国孩子也成为了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 各地由此还衍生了许多专供外国孩子念书的国际学校,而这也是大多数外国孩子在中国除了家之外最主要的去处。 北京和上海,一个政治中心,一个经济中心,绝大多数的外国人都聚居于此,这两个地方的国际学校也是全国最多的。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仅有一家国际学校,而现在不下25家,北京的国际学校也接近这个数字。 上海第一家国际学校是美国学校,校舍为美国驻沪领事馆的一栋小楼。学校最初只有6个学生,皆为清一色美国外交官的孩子。随着来沪投资的外商人数陡增,美国学校的生源愈发庞大,学校的规模亦不断扩充。 1989年学校从美领事馆中搬出,如今,美国学校已拥有浦东、浦西两处校区,较美国本土的一流国际学校,亦是毫不逊色。国际学校里也不仅仅只有美国学生,而是来自52个国家,人数有1200人之多。 这些学校大都分两类,一类是教授“国际课程”的学校,以英语和英式教学为主。一类是双语模式,除了国际课程之外,还有中文授课。即便如此,他们的中文水平肯定不如像韩国小孩金素璎那样在中国本土学校念书的孩子,他们虽然是在国际部,但是有很多跟中国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也更容易融入当地的生活。 不过,外国父母还是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他们不想让孩子回国后跟不上本国的速度。跟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西方小孩相比,亚洲人由于和中国在文化、人种、语言、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所以他们更能够适应中国环境,也生活得更滋润。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