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循环与重复是两个概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5:02 中国青年报

  循环与重复是两个概念,似乎毋庸赘言。举例言之,洗菜水不直接倒掉而用来冲马桶,这叫循环;洗菜水不直接倒掉而继续用来洗菜,这叫重复。

  河南有一个“环保狂人”,长达8年四处奔走呼号“教科书循环使用”。从其具体主张上看,所谓循环,并非教科书→纸浆→纸张→教科书的过程,而是教科书→教科书→教科书。这里的“循环”一词,显然用错了,应改为教科书重复使用才对。《新京报》8月27日对

这位“环保狂人”的事迹作了报道,抵押房子、负债数万,长达8年奔走呼号,而竟无人响应,确实让人不胜唏嘘。此前就有人在8月23日《红网》上发表评论,呼吁社会对“环保狂人”给予回应,要对其“容忍、尊重”,而不要“打压”。

  我倒以为,并非社会对这位“狂人”缺少回应,而是其缺少对回应的反思。一些普通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的话何其简单而明白:教材内容频繁更新决定了教科书不能重复使用;反复使用的教科书难以保证干净卫生,有可能传染疾病;学习应有一种心境,使用新的、整洁的课本,有助于增加学习的愉悦……

  美国如何,法国如何,当然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但中国终究不是美国,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时代剧烈变化而且依然在快速变化中,决定了中国教材的更新频繁;中国特有的应试教育又决定了中国学生的勤奋,这种勤奋体现在教材上,就是读“破”它。

  重复使用是一种节约,节约就是环保,环保就是崇高,如此推理下来似乎也顺理成章。但如果换一种思维看呢?那么,很多书籍都不必再版、很多服装企业都要关停、一个软件只需要生产一张光盘……如果只以“节约”为目的而罔顾其他,罔顾人们的生活方式、罔顾人们的身心感受、罔顾社会的发展,这个世界将会怎样?这就是为节约而节约,完全背离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终极目的———以人为本。

  我想多数人都能注意到,很多报道、评论以及领导讲话中,在“建立节约型社会”之后,总会有一句“发展循环经济”紧随,而从没有听谁说过要“发展重复经济”———循环,正是节约一词的与时俱进。“节约型社会”之“节约”是指节约能源与资源,而节约能源与资源则是为了保证人类的生活、文化需要,这个“需要”用一个字讲,就是“用”。显而易见,在这里“节约”与“节用”不能简单画上等号。

  环保是一个“理性”的概念,节约也应该讲理性,不能为节约而节约。

  作者:阿墨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