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建知识产权损害预警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5:25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外知识产权案件之争的调查与思考(下)毕春丽

  面对跨国公司的“专利伏击”,建立知识产权损害预警机制,是维护产业安全,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手段保障产业健康、安全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预防性工作。发达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强势地位,巩固和扩大自身在全球商业价值链上游的领导地位和高额利润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对目前知识产权种种严峻的形势,需

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手段,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维护产业安全。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熟悉国际惯例

  各国涉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都有不同之处,国家政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及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基本法是《民法通则》,专门法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我国加入或签署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有巴黎公约、马德里协定、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其中TRIPS协议是在关贸总协定的框架内建立的一套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较大程度的引入了发达国家的标准,其保护知识产权的水准已远远超过了原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

  我们应当与WTO/TBT(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咨询点相结合,密切注视与高科技企业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政策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和论坛等重要组织的动态消息,及时了解国际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对那些可能导致我国高科技产业灾难性后果的以及那些可能危及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重要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危机进行鉴定和识别。

  尽快完善《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大对反知识产权垄断的保护力度,对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垄断或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规范,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既充分发挥其鼓励创新和促进传播的积极作用,又不致被滥用来限制竞争。

  建立知识产权损害预警技术体系

  我们要在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损害预警体系,在影响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领域建立预警指标体系,设立早期报警系统,设置安全“警戒线”,确定警戒级别,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市场的管理手段,及时准确地对知识产权损害做出预告性和警示性反应。

  ——确立高科技产业的风险因素,主要通过以下手段:首先是采集、分析与高科技企业有关的重要专利等知识产权信息,对每一个技术方案进行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的评价,并分行业、分领域进行规范的专业处理;其次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具体的有可能的侵权数据,包括专利信息(如专利号、国别等)、涉及侵权的具体权利要求的内容,以及关键技术特征;调查我重要产品出口市场对该产品的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的调整变化情况;最后对我出口产品有可能遭遇的专利侵权诉讼等风险分类整理,设定相应的风险参数。

  ——加强对专利文献的分析和利用。专利文献是我们了解产业及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和状况,预测未来技术动向的主要技术工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新的发明创造,98%以上的信息都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在研究开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注意运用专利文献,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

  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分析和利用,可避免企业的重复开发,同时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起点。同时也可以发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过期专利”,由于专利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各个国家都是只在一定期限内对专利进行保护,所以许多“过期专利”并不是技术已经过时,只不过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专利。由于专利的保护期不能续展,所以许多技术还比较先进的专利在过了保护期后,就成了公众的“免费午餐”,企业可以无偿使用。对于中国大陆许多研发能力不足的靠科技企业来说,利用这些“过期专利”中的技术,既降低了研发成本,又可以迅速提高技术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因此,这种“过期专利”也必将是预警体系里能对企业有巨大帮助的内容。

  ——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专利预警指标体系和专家分析系统。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IPC)的类别,将其专利按照授权的时间和授权组织进行基本数据分析,建立专利分析数据库,并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风险因素建立专利预警指标体系。

  针对具体的产业发展情况,根据与中国高科技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公司进行专项分析,或根据中国企业的要求对某项技术进行专业的专利及其相关知识产权分析,建立专家分析系统。根据专家分析系统的研究,汇总、分析预警产品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编制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报告,发布预警信息,提出应对措施。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的同时,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的知识产权高级人才却是凤毛麟角,严重匮乏。据调查,目前在我国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专业课程的高校仅限于北大、人大等几所院校,整个社会受过正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人才比较少,而且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均留在高校执教并没有在社会上从事具体的知识产权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已经达到5万人,德国也有3万人。这说明:我国现有的有限知识产权人才资源是严重制约高科技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之一。

  制定合理科学的商业秘密保护战略

  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相关商业秘密的问题,对商业秘密进行管理,中心任务是保守秘密,确保权利人对商业秘密的相对独占权。包括技术性、制度性和法律性等方面的保护。

  如果企业一旦获知自己的商业秘密遭到侵权时应采取合理的对策,以减少损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首先,企业应对商业秘密被侵权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找到出问题的根结点。如采取什么手段侵权、秘密公开的程度、侵权所造成的损害后果等的详细情况。第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权利救济途径,比如是通过协商、仲裁,还是行政处理、提起诉讼,企业维护自己经济权益的常见手段是采用民事诉讼途径保护商业秘密。在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和诉讼进行过程中,要善于适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等临时措施,保证企业既能打赢官司,又能挽回损失。

  知识产权损害预警机制是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的“避雷针”,建立知识产权损害预警机制,是我们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游戏规则的一项既十分必要又相当紧迫的任务。正如一位国家领导人所说“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我们要通过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体制,规避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保护我们的高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