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油荒”启示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5:29 人民网-华南新闻
“油荒”启示录(组图)
等候加油的车排成了罕见长队

  进入9月,蔓延华南地区的“油荒”问题终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各地成品油供应已基本恢复正常。

  “油荒”渐远 “油慌”犹存

  广州的出租车司机陈师父做司机已有20多年了,但如此严重的“缺油”他还真没有见过,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他开摩托车的时候也闹过一次“油荒”,但时间也就两天,而且找人走走“后门”也能加上油,而这次真让他感到了严重:每天加油最少要花3小时,有一天他从晚上11点钟排队加油,凌晨1点钟却得知油站无油可加,他索性与其他的司机一起把车停到匝道上睡觉,等到早上六点钟油罐车到,他加了100元的油上路。也许是这段日子对他记忆太深刻,直到今天他还“心慌”,习惯三更半夜去加油。

  从8月12日开始,广州市547座加油站汽油全面告急,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油品短缺问题开始全面恶化,并演变成媒体称做的“油荒”:绝大部分油站外排了数百米车龙,以致引起交通堵塞;很多司机跑上数个油站、排队数小时也不一定加到油,最后在途中油尽死火;油站即使有油,也基本采取每次加50元或100元的“少量多次”的方式控制;而加油站外新诞生的“汽油走鬼”却十分火爆,有人用25升的塑料罐和1.25升可乐瓶子盛满汽油,以180元一罐和10元一瓶的高价当街向等待加油的司机兜售;在有些油站,已经出动警力来维持秩序;城市交通电台播报的塞车信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加油指引信息……

  首次遭遇“国际油市”冲击

  对很多广州市民来说,本次“油荒”让他们首次感受到国际油价涨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次华南地区的“油荒”,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给公众的几点解释诸如“受台风影响”、“境外的车到国内加油”等等原因都让消费者无法完全接受,但他们所说的有一点却让大家口服心服: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生产和销售环节油价“倒挂”。也就是说,因为目前国家对成品油的定价没有按照最高位68美元一桶的国际油价进行调整,则必然影响到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中石油、中石化这点解释不无道理,但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家大型石油公司来说,炼油也许有亏,但采油大赚。无论是今年上半年中石油710亿元利润还是中石化536亿元利税,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引发的从进口到生产到销售的一连串链式反应正在对华南地区造成直接的冲击。

  本次油价暴涨中,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已经接近每桶68美元,这与1998年12月的11美元一桶相比上涨已经超过500%,甚至国际知名券商高盛证券也放出了“油价要上涨到100美元”的信息;而另一方面,全球石油产量每天超过8000万桶,远远高于石油实际消费量,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也比较乐观。这种国际油价的暴涨已经不能用生产、消费的任何原因来解释,国际油价已经完全泡沫化了。如何应对国际原油接二连三的暴涨的冲击,如何预防原油价格泡沫破裂带来的难以预测的因素,这是摆在各国面前不小的难题。

  “接轨”的责任与义务

  “油荒”对华南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交通运输行业首当其冲。为缓解社会矛盾,广东省有关部门曾希望借助减免出租车承包费或挂靠费等解决司机的困难。但此举遭到了出租车公司的反对,他们认为造成目前“油荒”的根本原因在“油价过低”。此观点与中石化广州公司、中石油华南公司不谋而合,这两个公司认为“国际油价高涨,国内的定价影响到炼厂生产积极性”,“破解‘油荒’在于提价”,甚至有媒体将造成本次华南地区大面积“油荒”的责任直指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提出成品油定价“与国际接轨”。

  目前原油进口占据国内原油总需求的四成,如果还保持成品油国家定价、原油国际市场定价,成品油产销似乎有些脱节。但是如果这个论调在当初国际油价11美元一桶、国内定价只升不降时提出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而在国际油价“涨”声一片中人们可能更期望的是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措施,维护成品油供应的稳定。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曹玉书今年7月在一次行业会议上首次明确表态,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必须积极稳妥地分三步走,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其次是放开批发环节,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最后要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行竞争。

  换句话说,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与国际接轨的核心在于在引入竞争因素。在目前中石油、中石化高度垄断的前提下,仅仅改革定价机制起不到改革应有的效果。中石化、中石油是两家企业,但他们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代表国家维护成品油市场稳定的国家垄断企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改革与否,维护成品油市场稳定,保持国内成品油足量供应,是这两个国家垄断企业的职责和义务,而不仅仅是今年上半年两家公司共计高达千亿的利润。

  地方战略石油储备?

  在破天荒的“油荒”让广东等地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用油压力下,在“油荒”最严重的时刻,有人提出,地方应该进行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而早一些时候,广东原油供应和成品油储备也进行了相应规划,油库初步选址在惠州、茂名、湛江或珠海等地,有些专家甚至还提出,广东储备的规模以90天消费量为宜……提出这些设想的人没有想到的是,油库的建设成本、采购储备油所占用的资金、油料管理成本等加起来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样庞大的资金如何筹措?

  资金问题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地方油料储备必须是动态储备,是动态就要有流通,而目前国内石油流通体制却又是另一个地方政府难以突破的:目前国内原油进口没有放开,而承担原油加工的炼油厂和成品油批发环节完全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垄断企业手中。如果国内石油流通体制不改,地方承担石油储备的公司有钱购不进原油,有原油没有加工成品油的生产能力,有成品油加工能力没有分销渠道,有分销渠道还缺少终端———绝大部分加油站还是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石油储备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委托中石油、中石化代为储备,由地方政府支付储备费用,但这到头来还是回到了中石油、中石化的手里。

  好在国内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地方石油储备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但如果改革顺利推进,各地都风起云涌的搞地方石油储备,那如何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衔接?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需要倡导的是以国家为主、与民间协同搞好战略石油储备,国内所有的石油储备都应该纳入国家战略储备和宏观调控的范畴,而不是地方建设独立的小油库。

  人们重新认识“节约”

  “油荒”最严重的时刻,司机们谈论最多的除了哪里有油加外,就是怎样开车省油。有一位驾驶捷达车的的士司机得意地说,他可以将每百公里的油耗控制在5升以下,经验是迅速启动、匀速驾驶、平稳停靠、不急刹车。在广州,1.6以下中小排量的车行情开始看好,而一些有车族也逐渐开始选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油荒”对经济、社会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另一方面,它也间接地改变了普通人的思维。老百姓的心中对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不仅仅是石油,各种能源的短缺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种以拼资源式求发展的模式最终将难以为继。

  《华南新闻》 (2005年09月01日 第八版)
“油荒”启示录(组图)
加油站纷纷亮出“无油”招牌

“油荒”启示录(组图)
广州抢建千万吨炼油工程缓解“油荒”

  作者:本报记者 李刚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