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死墨脱路,一种考验一种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9:15 南方日报

  七尺男儿,雪域高原洒热泪

  广东珠三角,海拔为0;西藏林芝,海拔超过3000米。

  如此悬殊的地理差异,再加上汉、藏不同民族的人文差异,决定了在平凡人的身上,会激发出不平凡的特质。

  自古云: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记者在林芝采访期间,总是看到七尺男儿的泪光,令人动容。曾经是公安局长,破过多起大案要案的林芝援藏队领队、地委常务副书记李庆雄说起援藏兄弟的生死经历和舍家为国时,眼睛红了一次又一次;现任林芝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李峰说起母亲过世未能尽孝时,声音哽了;现任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许晓珠说到墨脱人的医疗和教育现状时,眼角湿了;广东和福建援藏干部共同举行的座谈会上,广东干部李伯奋念了一封家书,两省干部当场流出了热泪……

  痛过之后,人会更加坚强。墨脱县委副书记吴宜佳笑说生死经历心得:人生短暂,该吃时吃好,该做时做好。珍惜生命每一刻。

  援藏十年,对123名全体广东援藏干部而言,每个人都刻骨铭心,都有付出和牺牲。但比起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带进雪域高原,改造其落后面貌的历史责任,个人即使再难,也都放下了。而广东大后方对他们的关心也给援藏队员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援藏工作情况汇报,解决援藏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十年来,广东省先后有12位省级领导、120多位厅级领导进藏考察指导工作。

  正因如此,每一位援藏干部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这股力量汇聚十年,成就了林芝一段高速发展史。

  从林芝地委去下边各县,路都很险,但最险最难走的当属进墨脱,因为根本没路。建国50多年,至今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就是林芝墨脱。

  墨脱是中印边境的边防重镇,在喜玛拉雅山脉与雅鲁藏布江之中,属高山峡谷地震带,地质结构复杂。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夏季几乎在大雨中度过,经常发生泥石流、塌方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冬季又冰天雪地,常常雪崩。1994年,曾经修过一条扎墨公路,但宣布“最后一个县通车”的第三天,就发生泥石流塌方,从而成为中国通车时间最短的一条路。

  墨脱县基本与世隔绝,处于半原始的刀耕火种、以货易货状态。一切物资运输、人员进出都必须在每年的五月至九月进行,其余时间大雪封山。每年进出都要死约十人。

  广东干部吴宜佳、许晓珠援藏,有幸分别当了墨脱县的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

  “差点成了印度洋的灵魂”

  进墨脱得靠意志与运气。途中险段很多,需经过原始森林、沼泽地、蚂蟥区、4500米的雪山。山路崎岖难行,最险峻的老虎嘴路宽不到1米,最窄处仅20厘米,旁边就是悬崖,下面奔腾着咆哮的雅鲁藏布江。一路布满棱角分明的石头,路边山体有蚂蟥窥伺。

  2004年6月28日,年仅37岁的吴宜佳和许晓珠作为第四批援藏干部的成员刚进西藏,就被安排进墨脱调查情况。

  第一次进墨脱,徒步了四天四夜。吴宜佳本来体重165斤,进墨脱15天,变成了150斤。最后一天进背崩乡时,走在只有一米半宽、85斜坡度的悬崖路上,吴宜佳浑身无力,感觉后面只要有人轻轻一碰,人就会倒下去。他骑的骡子受了惊,把他扔了出去,在陡峭的斜坡上滚了25米远,压断了两棵碗口粗的树,幸亏抱住一棵树,才没滚进咆哮的雅鲁藏布江,成为“印度洋的灵魂”。

  吴宜佳说,进了墨脱才发现,这里天然的湖泊、冰川和原始森林,独特的景观具有极大的旅游潜力。而且这里土地肥沃,出产水稻、玉米、青稞等农作物以及油菜、花生、红薯、蔬菜、蘑菇、木耳等经济作物和天麻、雪莲等名贵药材,更有罕见的野生兰花上百种,一株在沿海地区可卖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但由于不通公路,一切优势都无法让外界了解,只能在极端闭塞中继续贫困。

  “在广东简单的事,在墨脱都是大事”

  刚到林芝,许晓珠不大愿进墨脱,心想图个啥,人家出力我出钱就行了。可是援藏队有要求,他只好硬着头皮进了。这一走,改变了他的价值观。

  按规定,援藏干部三年最多进两次墨脱就行了,可许晓珠一年中四进墨脱搞工作,几历生死。在海南当过5年兵的他,尽管体能很好,但在去冬大雪封山进墨脱,也终于因极度虚脱而出现了精神错觉,当时就不想走了,觉得能死在4000多米的雪山上也挺好。最后被背夫硬拖过了雪山。

  所见到的墨脱人的生存状态,让这条硬汉落泪。墨脱人的生存状态相比广东人,恰好与地理海拔高度呈反比:

  一位病人发高烧一周后来县医院,医院竟然找不出药来治,到百姓家找到一支过期一年多的抗生素针剂,医生来问能不能打,许晓珠无以回答,最后赌了一把,打了那一针,居然把人给救了;

  三个门巴族妇女忽然发冷发热,县里缺药,找背夫日夜兼程抬出142公里外的波密县,两个救活了,一个在还差10多公里就到医院的时候死了,年仅28岁;

  分来墨脱的大学生很难留下,留下的找不到对象,一位学生毕业分到墨脱最远的一个乡,因忧郁和无聊引发精神错乱;

  ……

  许晓珠红着眼圈说:“在广东最简单的事情,在墨脱都是大事。”为了墨脱人民,为了奉献在墨脱的人,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实际的事,首先是要修路。

  借鉴海南模式修大路

  许晓珠身上爆发出一股不可思议的韧劲。为了争取自治区立项支持,他一年间跑了20多次拉萨。因为刚到西藏不久,没关系,他就天天坐在别人办公室门口硬等。就靠连等五天的办法,在去年11月24日下午,他终于在办公室拜见到了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他向主席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展示了墨脱美丽的风景照片,表达了自己为墨脱人民修路的决心,并提出墨脱建路借鉴海南建路的模式——“先建岛内,后建岛外”。许晓珠修路的劲头硬是打动了西藏自治区主席以及计委、交通厅的领导们,他们对这位广东援藏干部和墨脱公路另眼相看。

  援藏干部的大后方给予了吴宜佳和许晓珠以极大的支持。在第四批援藏队中,吴宜佳所在汕头市领导高度重视,最先落实经费,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援墨项目资金300万元。许晓珠所在的佛山市拨款最多,有1200万元。禅城教育局了解到情况后,发动学生捐款共筹得235043.2元。一位名叫何悟秋的顺德个体老板也电汇了10万元给许晓珠。现在,许晓珠的手机13989948189已成了公开筹款建路的电话。

  一年来,援藏队员们的努力终于有了进展:投资400万元修建了县城主干道东布路,今年3月全部竣工,结束了墨脱没有水泥路的历史;在新华社的帮助下,建设了新华社墨脱网站;投资248万元,建设县法院、检察院办公楼;出资50万元帮助医院购置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全县197户困难户、五保户提供免费医疗。更重要的是,这股力量推动西藏自治区公路局、交通厅、交通局、设计院的专家队伍纷纷进入墨脱调研,研究建路事宜,“冰封”的墨脱路开始“融化了”。

  链接

  许晓珠援藏日记

  2004年7月28日

  今天,是我第一次徒步走进墨脱的第三天。在路上,见到一名儿童背着约有20多公斤重的物资蹒跚地走着,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这么沉重的东西,就要通讯员替孩子背背行李,但遭到孩子的拒绝。孩子说,要在假期中挣点学费,不愿与别人分运费。后来,我知道孩子只有九岁,当背夫挣学费,真叫人心酸落泪。看着孩子走在山路上的那瘦小的身影,对于从发达地区广东佛山来的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看到了墨脱人的纯朴和善良,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不通公路给墨脱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

  三个援藏家庭儿女都叫“林芝”

  魏志辉、熊勇、蔡骘,三名援藏干部,在面临进不进藏的抉择时,他们的爱人都怀着身孕。

  在爱人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来到了林芝。

  一人援藏,一家人援藏

  林芝地区第一中学副校长蔡骘,在爱人临产前一个半月时进藏;林芝地区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魏志辉进藏时,怀有身孕的妻子35岁,当属高龄产妇,而此前她两次流产;林芝地区质监局局长熊勇,去年4月组织找他非正式谈话时,两口子还不知道怀了孩子,爱人已31岁,还以为这一去援藏,至少得三年后才能要孩子。

  蔡骘说:“本来这是女人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我应该守在她身边,多关心多爱护她。但偏偏在这个时候要随队入藏,非常割舍不下,甚至想放弃入藏。新生命的诞生对于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婆临产的关键时候离开,我不是一个好丈夫。我常常自责,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当我坐在去白云机场的客车上,看到许多队友和亲人一一惜别时,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难舍难分。”

  此前爱人两次流产,魏志辉都是在外出差。医生说“你爱人属高危妊娠,现在最需要陪护照顾”,但爱人是南方医科大学的,岳父岳母都是军人,他们说:“军队一声令下背起包就得走,既然组织信任你,就去吧。”

  熊勇决定进藏后,走前已知爱人怀孕,当时既高兴,又难过。林芝的同事说去年8月广东省质监局来人,告诉熊勇说看了他爱人,反应很厉害,当时熊局长低着头,眼泪快掉下来了。

  一人援藏,等于一家人援藏。

  好在一切顺利。魏志辉今年得一男,取名“魏祺林”,意思是“吉祥的林芝”。熊勇、蔡骘各得一女,熊勇女儿小名“林芝”,大名叫“楚嫣”,“楚”字上面的“林”加下面的“之”,仍是取意林芝。蔡骘的女儿干脆就叫“蔡许林芝”。三个孩子都叫“林芝”,三个父亲是心有灵犀。

  重新思考人生价值

  三位父亲都说,在西藏开展工作非常不易,来的时候想的几乎都是家庭。但进入工作状态后,有时几乎忘记了远方的亲人。藏族人大部分都很穷,文化素质也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但非常纯朴,纯朴得令人一下就爱上他们了,非常想帮助他们摆脱落后的现状,因为落后就会挨打。熊勇说:“现在内地许多假货及造假手法已经开始向西藏渗透,而我们这个单位是2002年10月才成立的,很多方面是从零起步,所以更觉肩上的担子重。”

  三位父亲的奉献令人敬重,可蔡骘却说:“原来在广州时我觉得自己很奉献了,但在这里我惭愧了。这里许多援藏数十年的汉人有一个奢望,就是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他们到内地读书,上大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但对于那些援藏的先驱们,却如一场梦,可望不可及。他们奉献了自己,奉献了子孙,甚至是整个家庭。在这里,我永远都是学生,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

  身处雪域难尽孝心

  说起援藏干部、林芝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峰,队里人人都夸。他身担重任,不仅要做好医院的业务管理工作,筹措、落实援助医院的项目和资金,还要做好援藏干部及各对口单位领导、人员赴藏后的医疗保健任务。为此,李峰很忙,而且必须白天黑夜随叫随到。

  春节前,李峰73岁的母亲不慎跌跤,造成骨折。身兼数任的李峰坚持到最后,临近春节才赶回江西老家照顾术后的母亲。没过多少天,李峰又接到队里通知,要提早返林芝工作,于是在大年初九(2月19日),也是在他生日那天,与其他队员一起返回林芝。

  回藏后,他不断地与家人通电话,母亲每况愈下,已不能自理,需要他人24小时监护。3月19日,哥哥来电说,母亲已神志不清。作为富有经验的医生,李峰预感母亲生命将尽。

  要不要赶回去?李峰内心十分痛苦。因为这一个月期间,援藏医疗队及珠海卫生局的有关人士进藏,队里又在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自己是医院班子成员,凡事要以身作则。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最终还是没吭声。

  3月20日,林芝桃花节。大家沉浸在欢庆中,但是李峰心事重重,痛苦不堪,忍不住与队里的好友、林芝县副检察长李伯奋说了,他流着眼泪,拿出母亲的照片来看。大约就在这个时候,李峰的母亲在家乡去世了。

  下午1点,李峰接到了家里通知。队里终于知道了这事。大家给了李峰最大的安慰,买了机票,让李峰当天赶回,料理母亲的后事,李峰最终没能赶上见母亲最后一面。

  说起这事,李峰说:“自古忠孝两难全。相比家事,还是国事更重要。感谢援藏队的全体干部和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在我心灵痛苦的时刻,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安抚了我心灵的伤痛。这让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援藏干部李伯奋家书(节选)

  亲爱的父亲、母亲:

  您们好!

  记得一年前的这段日子,我正处在进藏前的无比兴奋之中,可怎么一转眼,这一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当一年前我第一步踏上这片厚土的时候,突然内心产生了一种对时光的怜惜之情,唯恐这三年在藏时光稍纵即逝。忙碌中这一年的时光就这样从我的生命中溜过了,留下的,却是对这方土地的深深眷恋。时间的不可逆性使我感到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因为,西藏需要我,这里的人们需要我。

  这一年间,我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我还走进了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走进了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与我的队友一道到受灾的村庄抗洪抢险;到受泥石流袭击的山村疏散灾民;到大火肆虐的森林扑灭山火;到贫困的山村扶贫助学。所到之处,无不为之动容,情急之下,唯感个人力量的单薄,好在孩儿已经竭尽全力。

  上天似乎对你们的孩儿眷顾有加,居然将一种西藏情结和援藏这个英明举措一并体现在我身上,给我的生命意义注入新的内涵。

  离开了养育之恩的父母,未能在你们的身边伺候尽孝,内心时常产生不安和内疚。但是,当我进入这片土地之后,我却感到这里的人们和事业也离不开我们,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吧。

  借此敬请两老保重身体。您们的安康将是对孩儿在千里之外安心工作的最好支持。孩儿在离天最近的西藏将默默地为您们祝福。也请亲爱的双亲为您们的孩儿祝福,为西藏美好的未来祝福!

  顺颂

  居安!

  儿子

  2005年6月21日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郭逸晴

  摄影:钟荣键 严亮 袁藏

  图:

  援藏干部吴宜佳(前)和伙伴们艰难走过一道山涧,这是进入墨脱的必经之路。

  路边一根竹竿就有6条蚂蟥。进出墨脱不仅道路险峻,还要经受各种考验。

  每次都要准备三四双鞋子,但还是不够用。

  这就是路,它每年都吞噬一些过往行人的生命。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