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观察:中欧纺品磋商一次难得的检讨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0:06 金羊网-新快报

  wenzhongsi

  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欧纺品再次磋商,因政治家们过去自我感觉良好的“双赢”或“三赢”的中欧纺品“停战协议”被无情的市场经济规律嘲笑时,中国好像从过去被动的妥协中重新找回了发球权。然而,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假如中欧再次磋商时不主动深刻检讨过去对待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度的话,即便又一次达成所谓“多赢”的协议

,也未必能够保证今后国际多边贸易一帆风顺。

  何谓“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需要达成一致认识的关键,也是中欧再次磋商的基础。按照协定,WTO承认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同时允许中国按照不同产业形态执行不同的产业保护时间表,最后完全开放中国所有市场确定为2011年。几年来,中国的市场化开放程度也是按照这一规定在有序进行。中国的平均进口关税从1992年的42.9%降至2001年的16.6%,如今进一步降到了9.8%,而在这种进口关税大幅下降的行动中,2/3来自中国政府的主动行为,只有1/3来自贸易谈判,仅此数据变化,就说明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责任承诺中稳步前进。

  可是,西方国家并不是把自己国内因经济问题引发的政治问题进行自我消化,对产业进行升级换代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而是企图把矛盾转嫁给中国,这的确有些令人难以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就像中国总理温家宝理智思辨一样:“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愚下也借此说一句:“不要把政治问题经济化”。

  从经济角度看,引发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大战,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价格,然而,西方国家恰恰忽视了中国价格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市场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产生的必然结果,而更重要的是,中国价格又恰恰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贡献的消费福音。尽管中国价格是由中国特有的廉价劳动力决定的,但中国价格背后却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心酸,中国出口产品的70%都是OEM(贴牌生产),其中绝大部分利益是被国外投资商赚取了,中国企业只获得了微薄的加工费。

  所以,如果各方不能把中欧纺品再次磋商作为一次难得的检讨契机的话,不论是对欧盟、对美国,还是对任何国家地区,即便是达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各种贸易“停战协议”,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长远意义来说,也许又是埋下的定时炸弹。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