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球星实力VS市场潜力(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0:2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欧美职业联赛对比经营战略篇

  新闻点眼:“中国赛”这个词,或许是去年NBA来访中国时的首创,但NBA绝对不是第一个登陆中国的海外职业联赛。相比之下,欧洲足球来华“淘金”的历史更加久远。欧洲足球俱乐部和NBA的访华,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赚钱,但赚钱的方式却是大大的不同,两者在争夺中国市场的方式的迥异反映着两者之间思路的不同。

  职业体育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实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电视转播费、赞助费、票房和比赛奖金,加上各种纪念品的销售,微小的差异也不过是地区战略不同而已。欧洲足球和NBA近两年来大量涌入中国,或许从他们的中国战略来观察更加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差异。

  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周志伟宋云巍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张健强

  “明赚”与“暗赚”的区别

  皇马在2003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和“中国龙队”进行了一场“龙马大战”,毫不客气地席卷了大约4000万元人民币。这笔钱大约相当于中国足球联赛一整年的总赞助费。

  2005年皇马再度访华,这一次“铜臭味”显得更加浓厚,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惊人的金钱。这次他们带走的钱并不比两年前少。

  有趣的是,许多中国媒体在报道皇马中国行的结果时,都使用了“透支”一词。皇马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中国足球的消费。

  NBA中国赛来了两支正统的NBA球队———国王和火箭。但他们在北京站的比赛中,只要了300万元人民币。

  300万∶4000万,NBA为何要自贬身价?他们来中国不也是为了赚钱吗?

  如果说皇马是“真小人”,或许NBA算是“伪君子”。因为NBA联盟早已将来华比赛的广告赞助费装进自己的口袋,他们自然可以大方地在票房收入作出让步。

  欧、美职业联赛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皇马或是其他欧洲足球俱乐部来华,都是个别俱乐部的单独行为。而NBA却是以整个联盟的名义前来,火箭和国王不过是NBA的代表而已,所以他们可以举整个联盟之力,把中国赛当成是一个非常正式的商业推广去赢得赞助商的支持,而不是短期的渔利行为。

  像皇马这样的俱乐部,他们来华甚至赴亚洲之行就很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目标就是赚现金,将来如何发展以后再说。但NBA总是希望能够慢慢地、长远地赚钱,他们甚至还会自己掏钱来培养市场。

  但NBA中国赛同样也给中国篮球市场带来了“透支效应”。在上海,NBA中国赛的票价被炒到了空前的2万元一张,而随后开始的CBA联赛,上海东方篮球队主场2元一张的门票都卖不出去。

  海外职业联赛的扩张,这的的确确影响了中国本土市场,但欧洲足球的方式显得更加直接,而NBA却是要慢慢地带走你的一切,还要赢得你的心。

  这就是欧洲足球俱乐部和NBA的一个很大的不同。足球俱乐部在经营上更加独立,他们甚至不必考虑其他俱乐部的利益,而NBA往往却是各个环节息息相关的利益集团。
球星实力VS市场潜力(组图)

  国王和火箭参与的NBA中国赛是NBA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一步。(新华社供稿)

  “卖人”与“养人”的区别

  当初马明宇前往意大利佩鲁贾队效力时,国内也顿时掀起一股“佩鲁贾热”。范志毅、孙继海前往水晶宫队时,也能让这支弱队成为了中国球迷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前往欧洲寻找机会的中国足球运动员远远多于能够成功加盟NBA的中国篮球运动员。

  但欧洲足球俱乐部在大部分的时候并不是考虑一个球员背后的市场,而是考虑这名球员的个人价值。欧洲足球俱乐部常常从非洲国家引进有潜力的球员,这些球员的身后几乎没有市场可言,但他们在被培养出来之后往往能够卖出高价钱。

  在欧洲,对于很多中小俱乐部来说,培养有潜力的球员,然后将其高价出售,往往是他们几年才有一次的高额收入。

  波尔图队在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后,盈利就非常可观,除了比赛奖金,他们还卖出一批成名球员,狠狠地赚了一笔。然后他们将开始进入“蛰伏期”,等凑足了另一批有潜力的球员之后,再通过欧洲冠军联赛证明他们,接着又赚一笔。

  这种模式,早年的阿贾克斯就运作得非常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实力不足的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欧洲联赛很难站稳脚跟的原因,因为很多足球俱乐部根本没有考虑到如何去开发他们身后的市场。

  NBA俱乐部的不同则在于他们无法通过球员交易赚钱,所以他们必须考虑一个球员身后的市场价值,这事实上也是NBA赚钱的核心。就像NBA全明星赛的首发球员完全由球迷投票选出来一样,由市场来决定。这和火爆的“超级女声”倒也相似,由市场来决定一切。

  对于中国市场的开发,NBA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桥梁———姚明。在姚明前往美国之后,数不清的中国电视台带着转播费,数不清的赞助商带着合同也跟着过去了。在火箭的赛场上甚至出现了中文广告,NBA官方网站上也出现了中文广告。

  NBA球队在选择球员时,除了球员的实力之外,还得考虑一个球员的市场形象和号召力。“我们只选最合适的球员”,这就是NBA的“金科玉律”,有实力无市场的球员未必能够登陆NBA,但有市场而实力稍差的球员,NBA是愿意花力气培养的。

  欧洲足球俱乐部的运作方式,决定着他们不会花力气去树立一个中国榜样球员。而NBA却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这方面,在未来的争夺中,他们或许会占据优势。
球星实力VS市场潜力(组图)

  两年前的“龙马大战”让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狠赚了一笔。(新华社供稿)

  “定薪”与“分成”的区别

  对于职业联赛来说,花在球员身上的钱永远都是“大头”。欧洲许多足球俱乐部每年都要花费大量金钱来完成球员的引进,而球员的工资也是一个“大头”。

  事实上,球员的工资开销和引进球员已经成为了许多欧洲豪门账本上的一个难题,这直接关系到他们一年的经营状况。上赛季,国际米兰因为不堪卡纳瓦罗的高薪,以非常低廉的代价把他“送”给了尤文图斯,结果卡纳瓦罗成为了尤文图斯去年问鼎意甲冠军的坚硬基石。

  本赛季,国际米兰又因无法承受维埃里的高薪而与其解约,免费送给AC米兰一个超级前锋,谁知道这个赛季维埃里会给“老东家”送去怎样的“报复”?国际米兰近年来的经营无方正在给他们带来恶果。

  NBA对于球员的收入其实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而且“工资帽”的做法保证了很多球队不至于玩得“过火”。但也有许多NBA球队在球员工资的开支上处于危险状况。如果一支球队陷入了一堆年限又长、金额又大的合同,他们又看不到总冠军希望的话,球队就会寻求交换,希望能够换到一名拥有高薪合同而合同只剩下一年的球员,这样他们可以在一年后腾出工资空间。所以有很多带着高薪合同但本身实力欠缺,而合同只剩下一年的NBA球员,在转会市场上就会成为“香饽饽”,很多球队会希望借助他摆脱困境。

  欧洲足球俱乐部当中,球员收入的多少还得看自己一早谈下的合约,然后就是看自己的表现了。足球运动员并没有一个在收入的整体上和老板分成的协议。

  NBA不一样,在新的劳资谈判中,双方达成的协议是:NBA资方保证球员得到篮球事业收入的57%。篮球事业收入的范围很广,包括了比赛门票收入、广播权销售等等,几乎涉及球队经营的每一个方面。而球员们要分走这一总收入的57%,所以老板们赚的钱比球员得到的钱的总和要少。因而,NBA是一个劳方和资方共同经营的整体,而并不是老板一个人在“玩”的职业联赛。(本系列刊登完毕)(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