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九大难题困扰公交站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0:30 南方日报

  用地供应不足,与地铁衔接不畅,公交换乘方式不合理……

  九大难题困扰公交站场

  本报讯(记者/严丽君 实习生/江天一)广州用地紧张,公交站场用地欠账更是突出。经过对广州公交站场现状的调研,《广州市区公交站场近期布局规划研究》指出了目前困扰

广州公交站场的9个问题。其中研究提出,目前小区提供用地的公交站点多为协议设置,协议一旦到期很难肯定能否继续保留。研究建议尽快给予这些站点法定化、永久化。

  问题1

  站场用地供应不足

  按照首末站的规范标准,现状实际需车站面积98万平方米,而目前广州首末站面积仅为42.8万平方米;不足实际需求的一半。而全市站点分布(含中间站)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88个,建成区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87个,这与国外发达城市每平方公里7个的指标有不小的差距,而中心区的情况比外围严重得多。在问题比较严重的有广卫路、文化公园、员村、赤岗等站点,记者看到公交车只能栖居路边,给附近的交通疏导带来很大的影响。

  问题2

  路外站点利用率不高

  据调查,挂钩现有的路外站点利用率普遍偏低,线路数与实际的运载能力没有匹配。公建区配套的49个站场面积约31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1.6%;安置的线路只占线路总数的38.6%;小区提供的98个站场面积约9.7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22.8%,安置的线路只占线路总数的24.2%;而占道经营的123个站的面积只有约2.4万平方米,但安置的线路却占了总数的37.2%。很显然,公交站场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

  问题3

  小区站点多为临时性

  据了解,目前的小区配套首末站是在与开发商协议后设置的,通过合同加以约束,但在规划用地和使用时限上并没有明确,在管理上也难以跟进。这些站点位既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一旦协议到期,很难肯定能否继续保留。这些站点解决了每天居民的固定出行,如何使其法定化、永久化,对公交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

  问题4

  与居住区开发不同步

  局部地段由于缺乏相应的首末站,只能依靠疏散能力有限的中间站点。在外围部分地区,如横沙、东沙经济开发区、小坪、鸦岗、龙洞、东圃等,虽有公交接入但分布密度远远不够,此外,在外围区还存在一些规模的居住区和公建区没有配备首末站而难以开通公交线路的情况,这给市民出行带来困难。

  问题5

  公交与地铁衔接不畅

  调查发现,黄沙站、火车站总站、火车东站总站等地铁站衔接较好而其他的站点就不太理想,许多地铁站附近公交站点的布置有相当部分在200米以外,公交与地铁的换乘时间达到12-17分钟,地铁快的竞争优势很难体现出来。而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换乘引导标志,此外,很多换乘客流很大的地铁站没有配备公交衔接站。

  问题6

  停车场规模不足

  广州市区各类站场总用地面规模位841514平方米,即使将所有站场都用于停车,停放能力只能满足约75%的需求。保养场除客车装修厂的设备技术力量配备比较好之外,其他保修设备比较落后,设施不齐全,很多高保作业需要租用别的场地或在总站进行,保修质量难以保证。

  问题7

  中心城区设保养场影响居民

  研究认为,应当在外围适当地区寻找合适的地块将其迁出。而现有维修保养场分布为东部6个、南部4个、西部3个、北部9个,其中西部的2个场(电车维修厂、三汽一厂)和南部1个场(前进路一汽一厂)均位于中心区,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而从整个市区维修保养场的现状布局看,东北与西南方向应该补充维修保养场,西部和南部的维修保养场应该优化布局。

  问题8

  站点与对外客运枢纽衔接设施不足

  据调查,一些客运站如窖口客运站、天河客运站规模明显不足,乘客候车条件很差,而广园客运站、越秀南客运站、黄埔客运站、省汽车站、市客运站等均没有相应的公交换乘场地,基本依靠中间站点解决乘客的换乘要求,这给老城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外来旅客到客运站后似无头苍蝇,出租车候客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9

  公交换乘方式不合理

  目前常规公交内部的换乘主要体现在一些中间站上,处于一种原始的多而散的状态,分布不合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广州大道上的五羊新城和南方日报站的换乘客流很高,但从用地及交通条件看,这些地点应结合用地规划、公交线网优化进行调整,而不适合设置换乘枢纽站。公交换乘枢纽站的布设应主要考虑在东近轴、南拓轴等方向。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