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众议院议员大选在即 日籍华人不甘作壁上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1:22 中国新闻网

  9.11日本众议院议员大选在即,连日来,日本政坛的各方势力,各路人马,各显身手,街头演讲,电视辩论,全力以赴大比拼,有权者的每一票都成为了他们竭尽全力争取的目标。而在有权者中,有个特殊的群体——日籍华人,尤其是80年代后来日留学、工作后加入日本国籍的华人们,大选对他们有什么冲击,他们作为日本国民的一员,怎样看待这次大选,持什么样的政见,怎样去行使自己这神圣的一票,这里我们向读者展示这些华人在日参政的点滴。

  (一)夫妻闹起“政见之争”

  家住千叶的中田夫妇这两天闹起了别扭,不是因家庭琐事,而是因电视里连日来喊声连天的9.11众议院议员大选。中田先生认为小泉太霸道了,独裁倾向浓厚,又连年参拜靖国神社,把中日关系搞得一团糟,因而这次大选说什么也不能投自民党的票了。而中田太太认为小泉虽然霸道,但这几年经济有起色,而且邮政国有就与中国的国有企业一样,吃大锅饭,大家拿,无法避免腐败,邮政民营化是正确的,应支持小泉改革,支持自民党,夫妻俩各说各理越说越拧,最后不再搭话。

  中田太太自嘲,是不是有点像中国文化大革命时夫妻为政见吵架?中田太太介绍,他们夫妻于90年来日留学,后工作,后加入了日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他们都很“关心”政治,加入日籍以来,每次接到市役所寄来的选举投票通知书,都会按时赶去投票。

  去年7月11日参议院议员大选投票日,下午1点半左右,夫妇俩就出了门,来到指定投票地——××公民馆,先是到受理处登记,交上受理票,每人得到2张选票,然后中田先生在民主党议员的名字下画了圈,在另一张政党选票上,同样在民主党的名字下画了圈。而中田太太则相反,在自民党议员和自民党的名字下画了圈。

  平时对民主党、自民党夫妻俩看法不一致时,就少谈以免话不投机,但这次众议院大选,又把他们的矛盾引爆了。中田先生表示,因为加入了日本国籍,以后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对这个社会就要尽责任和义务,而每次参加选举就是向社会表达自己的心声,所以他每次都不放弃自己的权利。当然毕竟有华人背景,对华政策、中日关系理所当然都是他判断是否支持哪一位政治人物或政党的标准之一。但也许妻子因是做财务的,好像太看小节,不看大局,这一点他不赞同。但这些争议只是生活的小播曲,其实他们夫妇感情还是很好的,不会受影响。

  (二)华裔投票比率高

  像中田夫妇这样在日本积极投票的日籍华人不在少数。针对9.11大选的看法和意见,日本《中文导报》特别对日籍华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的受访者来日年数从1年~21年不等,平均来日年数为6.4年。

  他们之中有77.2%的人认为加入日本国籍后就应该积极参与日本政治,认为不应该参与的只有4.5%。而从投票行动来看,有61.3%的人参加过投票,其中每人平均投票次数为2.5次,无论从参政的积极性还是从投票率来看都不能算低,而在这次众议院选举中,准备去投票的人也达64%,比日本通常投票率要高。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和2002年的调查相比,这次在日华人的投票意向具有很大的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在2002年的调查中本报记者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投票者那时处于一种“被动投票”状态,就是在别人的动员之下比较盲目地投票。

  一位医生对记者说:每到投票的时候,我所属的医师协会的人就来动员我投某党的票,我也就跟着协会投了。这个党动员投票的力量很强,你就是搬了家,这个党也会让管理你新居一带的支部的人来动员你。一位残孤三世对本报记者说:我是和我姥姥一起投的票,姥姥让投谁就投谁了。甚至还有一位华人说:村里人都去投票,我也就去了,后来我在票上写了“邓小平”的名字,被人家说是“无理取闹”。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在选择政党时带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并在参政时能结合自身的利益加以考虑,如在回答“你最关心的问题(政党的选举公约)是什么”这一提问时,有77.1%的人回答关心年金问题,表明在日华人随着定居意向的确定,开始把原来对自己来说无关紧要的政治问题,放在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中加以考虑。也有一些华人说:万年不变的政权总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希望改朝换代。这种意识也表现在抽样调查中,如这次调查中发现:在华人中最有“人气”的政党是民主党,准备投民主党票的受访者达39%,而准备投自民党票的受访者为30%。

  也有少数华人精英跃跃欲试,欲参加竞选。虽然大多数华人不准备参选,但仍有18%的华人称有机会就参加竞选。一位华人艺术家说:华人已达60万了,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族群,而且在大学、大企业,甚至政府机关,都有华人精英在发挥积极作用,在政治上也应该发出我们的声音了。一位华人经营者说:去年的参议院选举,已有华人当选,这说明华人参政已不是梦。

  上述的现象和这次调查也都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日华人有权者对日本政治的信任度正在提高,在2002年的调查中,对日本政治较为信任的华人约为25%;而这次调查则达41%。

  (三)成立“日籍华人联盟”呼声鹊起

  日籍华人不仅作为个体投票率高,作为群体团结参政的意识也日渐抬头。几位日籍华人已经行动起来,他们给本报发来了呼吁信(见本期第18版),呼吁有选票的华人团结起来,“不要将你宝贵的一票投给讨厌中国的议员、右翼议员”。

  写信来的是枥木县的王嘉瑞先生,与他志同道合的还有5位先生。5年前取得了日本国籍的田中东光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名。

  田中先生原名许东光,现在住在东京都足立区。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在5年前入日本国籍。当时,在办理入籍手续等问题上,曾经得到过自民党议员的帮助,因此,他们曾经给自民党议员投过两年票,或者说,当时他并不真正关心日本的选举,他笑着对记者说:“那时候几个朋友一起,还说,这选举也不给钱,要是谁给咱们一点钱,就去投给谁吧。”

  田中的想法发生变化,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中日关系变得如此微妙。用田中的话来说,自民党尤其是小泉“独断专行,玩弄政治,哗众取宠”。在历史认识等问题上,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田中和他的朋友们担心,这样下去,让年轻的右翼议员上台,中日关系将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行动起来。”这是几个日本国籍的华人不约而同想到的。“日本有那样多的华人团体,但多数都是学者们、技术者们搞的团体,还没有一个像在日韩国人民团、朝鲜总连这样的团结的组织。”

  事实上,正如这封呼吁信所说,很多取得了日本国籍的华人,面对选举,目前基本上都漠不关心,甚至不知道到底哪个议员是亲中的,哪个议员是讨厌中国的。足立区的田中在去年,经过考虑,将选票投给了日本共产党的议员,而今年他也打算投给共产党,他说,这是因为他研究了各党的政党公约后,看中了共产党维护宪法第九条(不发动战争、不拥有战斗能力)这一点。此外,以前都是田中自己去投票,而他的太太虽然也有选举权,但对于选举不感兴趣,从来不去。今年的选举,田中说要拉着他太太一起去。

  对于这个联盟,王嘉瑞和田中表示只是顺其自然而成。他们经常收到华人组织了这个会那个会的通知,但其后很多团体内部就发生互相拆台之事,“一个团体,第一次开会挺象样,第二次、第三次就寥寥无几。”田中说他不希望这个联盟也成为这样的团体,因此,目前并无更多的行动,只是希望有共同心愿的华人团结起来,关心选举,尤其是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将选票投给对中国友好的议员。

  (四)华人对选举众说纷纭

  小于是日本残留孤儿的第二代,20年前随全家来到日本。小于认为,这次“9.11”大选纯属“吃饱了没事干”,像一场闹剧。他认为政权如此换来换去,影响了政策执行的连贯性。小于认为,小泉因为邮政民营化这个并不算太大的事情,居然导致众议院解散天下大乱的局面,实在是“因小失大”,把自己逼到了“牛角尖儿”里。

  今年8月初,齐齐哈尔“8.4事件”受害者向日本政府请愿时,小于担任了义务翻译。小于说,以“8.4事件”为例,当初受害者们来日是希望与日本政府沟通,从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且在众议院会见了二十几位众议员,众议员们都对受害者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并答应尽自己最大努力促成事件的解决。但就在受害者们满怀希望回到中国不到一周,传来众议院解散的消息,众议员个个自身难保,答应受害者们的事情也自然全都成了空谈。

  小于自己在之前的几次众议院选举中都将选票投给了共产党,但大概是由于本次选举共产党意识到夺权很难,所以公开表示甘愿做“野党”,因此此次小于打算将票投给民主党。

  小野女士是在日的残留孤儿,来到日本之前在中国的长春生活了近40年。小野女士说,本次选举自己打算把票投给共产党,因为共产党无论在对残留孤儿的关心度、还是支持度方面,都是各党派中做得最好的。

  小野女士认为此次众议院的解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自己一向不喜欢小泉的处事方式和态度。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小泉的所作所为一向明显偏“右翼”,从执政能力上来说,小泉一直高喊“改革”,但就是不见效果。现在日本的经济虽然也有一些起色,但小野女士认为这只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所致,功劳绝不能算到小泉头上。

  在日华侨李先生来日已30年有余,本来早可以加入日本国籍,但出于民族感情,李先生一直没有这样做。李先生说,日本政府已到了急需改朝换代的时候。目前全球一体化,互补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现在日本政府对历史的暧昧态度,使日本连亚洲这个圈子都很难进去,何谈国际化?此次“9.11”大选结果出来后,无论哪个党派掌权,李先生说,都希望他能够接受以往执政党的教训,更加客观、合理地执政。

  来源:日本《中文导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