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1:46 法制日报

  社会治安管理的有力法律武器

  本网记者 吴坤

  在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基础上修改完善形成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补充完善了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以严厉打击和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行为,

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社会治安须综合治理

  本法突出强调了维护社会治安要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因为,常委委员在审议本法草案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除了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以外,更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工作,正确处理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此,本法在总则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作出与刑法衔接性规定

  有些常委委员在审议时提出,本法应当处理好同刑法的衔接问题,有些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应当明确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此,本法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增加了几十种违法行为

  与现行条例相比,本法为适应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实际需要,针对新的情况,增加一些应给予治安处罚的行为。现行条例规定的应给予治安处罚行为,不包括已纳入消防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的行为,有44种,新法增加到110多种。主要有:拒不执行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以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违反房屋出租管理规定的;制造噪音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邻里生活的;公众活动的场所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破坏互联网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的;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等。

  对单位违法行为要处罚

  现行条例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相对人只是个人。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无法律依据无法对其处罚。为此,本法增加规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罚。

  增加了处罚种类

  现行条例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和拘留三种。本法增加了吊销由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的处罚种类。同时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的处罚。

  拘留的自由裁量幅度缩小

  治安拘留涉及对人身自由的限制,适用上应当十分慎重。本法将现行条例规定的大多数情况下拘留处罚为1日以上15日以下,细分为1日至5日、5日至10日、10日至15日三个档次,从而缩小了治安拘留的时限跨度,缩小了行使拘留处罚权的自由裁量空间,以避免在执法中可能产生的随意性。同时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得超过20日,从而改变了现行条例对行政拘留的处罚合并执行没有上限的规定。这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处罚法定的原则和“过罚相当”的原则,更符合法治的要求。

  对处罚程序作了细致规定

  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证。治安处罚包括了限制人身自由的拘留处罚,从这个意义上说,治安处罚是行政处罚中相对最为严厉、对公民权利影响最大的一类处罚。为了既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能够有效地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又防止因权力使用不当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本法重点对治安处罚的程序作了更为严格和具体的规定。首先,对处罚程序作了专章规定,从原条例规定的10条,增加为三节26条,对治安案件的受理,证据的依法收集,涉案物品的扣押、保管、处置,传唤的批准权限和传唤的时限,询问笔录的要求,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的检查,处罚的决定权限,决定书应当载明的内容,一直到罚款处罚的罚缴分离原则、拘留处罚的暂缓执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其次,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增加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简易程序,规定人民警察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询问查证时间的规定是草案在审议过程中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原草案规定,公安机关对被传唤到公安机关接受查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询问查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再延长24小时。常委委员提出,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连续询问36小时,时间过长,应当适当缩短。据此,本法将被传唤人的询问查证时间修改为,一般不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的,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行政复议不再是行政诉讼的前提条件

  当事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是否要先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还是既可以复议,也可以起诉。这是本法审议中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常委会初次审议的草案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安部提出,按照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当先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这样规定,有利于上级公安机关监督下级公安机关。为此,三次审议的草案将行政复议规定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对此,常委委员提出,这样规定不妥,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也侵犯了被处罚人自愿选择的权利。在草案最后审议阶段,有关条款又维持了被处罚人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起诉的规定。这无疑赋予了当事人自主选择法律救济渠道的权利,使公民保护自己权益的渠道更灵活、更便利。

  两千元以上罚款可听证

  为保障公民、法人的申辩权,本法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两千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前,应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责任编辑:秦静)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