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正方:为北大“性别歧视”招生政策鸣不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0:00 红网

  《瞭望东方周刊》8月29日报道:北大外国语学院小语种专业录取新生时男女有别----文理科女生分数线分别比男生高出8分和17分。因此一名叫文艳的女生虽然考了高分,却与北大无缘,而和文艳同班的一名男生虽然高考成绩比文艳低两分,却被北大录取了。北大的这一做法立即遭到国内各大媒体的猛烈抨击,更有专家站出来指出北大的这种政策是搞性别歧视。但笔者却对上述说法不敢完全苟同。

  我们办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就应以社会的需要做为根本。如果培养的人才无法就业,赋闲在家“啃老”,那这是教育的胜利还是教育的失败?既然某些专业对男生需求量大于女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我们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人才培养,还是为了照顾某些人的“男女平等”情结盲目培养?依笔者看来,如果不能更好的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不仅会造成短缺人才更加短缺,过剩人才更加过剩,而且更会加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这无疑是一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诚然,北大的做法,会使得一些分数考得比男生好的女生失去上学的机会,但这也是我国当前招生政策下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一方面学科的发展,专业的发展,需要适当的男女生比例。另一方面,现行高考政策中的弊端造成了高考只能针对考生的智力因素进行考试和控制,而对一些非智力因素却无法控制的情况,这自然会造成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现象。过去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严重的比例失调不仅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专业学科的建设不利。我国在解放后不就完全取消了纯粹由某一性别组成的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么?民间不也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谚语么?因此,在自然情况下无法保持适当的男女生比例时,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含有性别歧视嫌疑的做法,不是北大发明的专利,面对社会上诸多存有性别歧视的做法,为什么单单是北大受到这么强烈的指责,甚至漫骂呢?原因无外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北大的名头太响了,在被大众理想化的同时,对北大的期望阀值也相应提高。在这种理想化、高要求的光环下,是不允许北大出一点纰漏的,任何一点与大众常规心理相违背的事,必然会召来众多的批评和非议。其二,高考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凡和高考沾一点边的事,都会引起众人侧目。试想,如果这件事不是发生在北大,如果不是与高考有关,还会引起这么多议论吗?其三,当个体与集体发生利益冲突时,个体往往都处于劣势,而大众又都有同情弱者的通病,在这种情况下不理智的思考,以一叶遮目而不能远观也是情有可原的。

  北大的这种做法倒底是性别歧视还是对教育发展的长远考虑,让时间和事实来回答吧。

  观点撞击:

  反方:北大涉嫌性别歧视贡献了一个课题

  (稿源:红网)

  (作者:刘胜勇)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