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也谈国学大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2:23 舜网-济南时报

  黄 波(湖北)

  没有任何预兆,“国学大师”突然成为了近期文化圈争论热烈的一个关键词。先是学者葛剑雄撰文称,将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季羡林先生界定为“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恰如其分,而以往称季先生为“国学大师”并不妥当。此文一出,舆论哗然,很快有人提出质疑:季先生关于中华文明、东方文化的一系列学术论点,都在海内外学界有着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像季先生这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难道还称不上重大学术贡献,配不上一个“大师”的称号?紧接着又有人出面捍卫葛剑雄先生的观点,一时好不热闹。

  在我看来,这样的争论实在有些无谓。无他,季羡林先生虽然是值得尊重的学人,但他当然不是什么“国学大师”。“国学大师”这一概念应该是有其特定的含义的,只有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学问功底,并在研究中国传统学问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才有资格荣膺“国学大师”的称号。因此,怎么能称以研究印度学为主的季先生为国学大师?至于季先生那些所谓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关于中华文明、东方文化的一系列学术论点,其实只是即兴式的感想而已,既缺乏严谨的论证,也没有被实践所检验,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成果,而且至今也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是,从这场争论中,我们却可以窥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这就是在传统文化被冷落的当下(即使热也是“虚热”),整个社会都表现出一种焦躁的情绪,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都渴望拥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国学大师”,渴望有这么几位标志性人物引领潮流,使传统文化不致沦落。这也许是最近几年文化圈热衷赠送“国学大师”、“当代大儒”等帽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愿望是好的,可惜现实却是冷冰冰的。如果我们肯于直面现实,就不得不承认,在“古史辨”派大师顾颉刚先生之后,不会再有国学大师了。

  为什么不会再有国学大师了?这是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在前面所说的这场争论中,有人说国学大师不是书橱,这固然不错,但是,要成为国学大师,成为书橱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你要在传统中国学问研究方面取得第一流的成就,就必须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了如指掌,占有丰富的资料。试问前辈国学大师中,梁启超、陈寅恽钱穆、顾颉刚等等,哪一个不是如此?这并不是说其资质非后人可比,而是他们从小就在传统典籍中浸淫,靠一种日积月累的功夫才到达的境界。关于国学大师的传记中,说某人“二十四史读过多少多少遍”云云,这并非神话。而当代人中,即使有这种资质和愿望者,也很难有那种与传统典籍朝夕相伴、随手取而诵之的条件。更重要的,对前辈学人来说,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他们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已经自然融入了他们的血液,这种人与文化的亲和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终生的趣向、选择乃至研究的高度的。一个当代人,可以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刻苦背诵经籍,钻研传统学问,但却很难自然生出那种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这可以说是当代难以产生国学大师的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如私家藏书传统的断裂、前辈大师的凋谢等等,都在制约着当代产生国学大师。

  “不会再有国学大师了”,这只是一个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我没有为此惋叹的意思。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