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百十人小村出了19名大学生(浙江平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2:34 人民网-华东新闻

  新学年开学前,浙江平湖市新仓镇新征村马家汇自然村一派喜庆气氛,村民马伟良的女儿马丹红要启程上大学了,村民们三三两两过来贺喜。马丹红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马家汇的第19名大学生。

  马家汇是个仅有36户人家、110人的小村庄。19名大学生,数字不大,但从总量上已占到了全村人口的近15,也就是说,全村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平均2户人家就有一个

大学生。马家汇自然村也成了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大学生村”。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当年马家汇有4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前些年,马家汇农户并不富裕,读书的孩子越多,送出去的孩子越多,经济负担越重。可是,村里人不这样看。平湖市政协委员、新仓镇农技站副站长马伟冬是马家汇的大学生,他回忆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家汇还不通公路,下雨天道路泥泞,为了让孩子们准时上学,村里的大人就轮流摇着船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后再用船接回来。马家汇的村民用勤劳的双手把孩子送进了高等学府,最多的一户已送出4名大学生。

  现在,马家汇的村民陆续富起来了,村子里重教氛围愈加浓厚。在马家汇,孩子们不比吃穿比学习蔚然成风,谁家孩子学习成绩好,谁家就是村民心目中的“光荣户”。这里不仅有名牌高校学生,还有留洋的博士。2002年,村民马水玉的女儿马佳以当年平湖市文科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今年又被清华大学保送攻读硕士学位。马红丽1985年留学法国攻读博士学位,现在法国一所大学任教。

  小小的马家汇,学生成绩为何会这样突出?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马家汇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村小学修建教学楼,村民们主动出义务工。学校紧靠公路,来往车辆多,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村民们自发轮流在放学时间维持交通秩序。村民们想方设法为孩子读书创造条件,孩子在本镇小学一毕业,就被送到平湖市初中就读,有的孩子没考上寄宿制班,家长就每月花几百元钱租房,白天在乡镇企业上班,晚上到平湖市里照顾孩子,往返20多公里。懂事的孩子们没有辜负父辈殷切的希望,一个个都成了大学生。

  培养大学生对于马家汇来说没有带来什么直接经济效益,但这里的农民们还是执着地追求着。为什么?村民马水玉说:“如今当农民,也要当个有文化的农民。”

  《华东新闻》 (2005年09月02日 第三版)

  作者:曹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