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赵一曼孙女 成都平淡生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5:1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赵一曼孙女成都平淡生活(组图)
  图片说明:1928年,赵一曼从苏联回国后在上海与儿子的合影 新华社 发
赵一曼孙女成都平淡生活(组图)
图片说明:赵一曼孙女陈红 新华社发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英烈的后代已然老去,但英烈自己从来没有老过,他们的生命永恒定格在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和怒斥日寇走向刑场的那一瞬间。从那一刻,他们成为永远的烈士,也成为永远的爸爸妈妈……

  赵一曼,这个抗日女英雄,影响了中国几代人。2005年,也就是赵一曼诞辰百年的日子里,我们惊悉,烈士的长孙女陈红就一直默默地在成都工作!得知本报“‘九一八’月圆松花江”活动后,陈红非常感动,她愿意回到奶奶曾经洒下热血的哈尔滨,在松花江畔,追忆“九一八”,追忆自己从未谋面的亲人……20年后烈士后人重续亲情

  在东北抗日的英雄中,生于四川宜宾的赵一曼是赫赫有名的。记者昨日通过宜宾赵一曼纪念馆工作人员获悉,赵一曼惟一的儿子已经过世了,仅有的两个孙女中,一个在国外,另一个就在四川成都工作,名叫陈红,生于1958年!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联系上了陈红。此时,她正在北京,准备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些活动。

  陈红说,她的奶奶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九一八”爆发后,原本在上海等地开展地下工作的她,准备前往东北发动抗日斗争,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赵一曼”,并将儿子“宁儿”托付给了亲人。现在保存下来的赵一曼女士怀抱幼子的照片中,坐在赵一曼腿上的“宁儿”,就是陈红的父亲陈掖贤。然而,三代人之间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直到赵一曼牺牲后20年的1956年,陈掖贤才清楚自己的母亲就是赵一曼!1950年,电影《赵一曼》在全国放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但当时就读于人民大学的陈掖贤并不知道电影中的这个抗日女英雄就是自己的生母。后来,一次在北京召开的会议上,有人告诉四川来的代表,赵一曼是四川人,希望他们能回去找一找。正好此时,赵一曼的二姐也在寻找妹妹“李坤泰”的下落,她将妹妹怀抱“宁儿”的照片翻拍了很多张,托人带到了东北,在哈尔滨见过赵一曼的人一眼就认出,照片上的女子“李坤泰”,就是被他们称为“瘦李”的赵一曼!陈掖贤知道这个消息后,痛哭了一场,他用蓝墨水在自己的左臂上永远刻下了“赵一曼”三个字!几天后孙女“故地”悼念亲人

  1岁多时,陈红就被送到宜宾,与姨婆一起生活。参加工作后,陈红回到北京,1987年,她来到成都,在青龙场的省大件运输公司工作。受父亲的影响,陈红很少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奶奶就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偶然有单位同事得知实情后,陈红也只是笑笑。

  每年清明,陈红都会回宜宾的赵一曼纪念馆悼念奶奶。昨日得知本报报道的一些参加过东北抗日的战士的后代,将在中秋之夜回到松花江,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她非常感动———因为奶奶赵一曼烈士牺牲的地方就位于现在的哈尔滨尚志市。陈红说:“几天后,我将回到成都,到时只要不出意外,我将参加这个活动,到奶奶曾经洒下热血的地方悼念她。”

  其实,在陈红上小学时,她就对奶奶有种特殊的眷恋。当时父亲寄给她一封亲手抄写的信,内容就是赵一曼留给“宁儿”的那封著名的遗书(遗书原迹并未保留下来,现在版本是根据当时审讯赵一曼的日本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回忆材料写成):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本报记者李梦抗日英烈赵一曼

  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1935年11月间,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的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6月30日晨,被追敌再度捉捕。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时年31岁。

  为纪念她,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被命名为一曼大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