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短论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5: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

  田雪原

  提高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巨大优势,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使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乡村公共投入低,严重制约着乡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身体和文化素质,就应打破资源占有和分配上的不公平状况,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推动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适度向农村倾斜,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利用公共资源的权利。

  大力实施对农民工的二次培训。要促进农民工进城并转化为城镇人口,确保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就必须大力开展对农民工的二次培训。仅仅依靠常规的教育办法难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的问题,而应对其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在对农民工开展二次培训时应注意:一是明确培训目标,受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学校和学习内容;二是增强实用性,学以致用,注重实践效果;三是使培训同企业等用人单位挂钩,用人单位也可自办培训,以确保培训与就业相衔接。

  推广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同农村生育率较高有直接关系。按照人口经济学的养育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完成由养育孩子投入数量成本向质量成本的转移,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前提。所以,控制生育率与提高人口素质是互促互进的关系。当前控制人口增长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育龄人群素质不高又是问题的关键。应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倡导优生、优育、优教及少生结合为一个综合目标来抓,通过提高育龄人口和劳动者的素质来带动生育率的降低,通过降低生育率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提高劳动者素质与降低生育率的良性互动。当前,一些地方实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子女的父母老年退休奖励扶助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应把这项政策加以总结和推广,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大奖扶力度。

  提高农民素质与现代化进程

  顾益康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统农民通过分工分业转化为二三产业劳动者、经营者、城镇居民和现代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取决于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当前,农村劳动力数量过多、素质偏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

  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劳动力最多而人均农业资源稀少的国家,农业长期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状态,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庞大的传统农民群体和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使得农业商品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布局受到制约,难以打破小生产和“小而全”的区域分布格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举步维艰;小规模分散经营,使我国多数农户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动力去追求农业科技进步,从而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制约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目前我国工人群体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2003年,制造业中农民工已占68.2%。这些农民工绝大多数是兼业农民,未经职业技能培训。制造业产业工人的低素质状况,使得企业难以普遍采用先进技术,难以用先进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增强竞争力。而且,由于员工队伍不稳定,企业往往不愿意对其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从现阶段的情况看,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关系到能否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践表明,对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而这种优势能否长期保持下去,则取决于这一庞大劳动者群体的整体素质能否有一个大的提高。如果这支数量庞大并且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大军,通过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和相关体制改革,成为先进制造业、城市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的高素质劳动者,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必将获得强大的动力。

  提高农民素质与劳动力转移

  朱洪

  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农村劳动者较低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对其转移的制约作用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限制了他们的转移范围。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不高,技能单一,商品经济意识淡薄,使之外出就业的空间狭窄,大部分人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低的职业。一方面,这限制了农村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随着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向高素质人才的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必将越来越窄。

  其次,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并受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农村劳动者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主要依托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这种转移组织方式的低级化,不利于降低转移成本和提高转移的成功率与稳定性。

  第三,由于农村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外出务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得不到按照规定应当享受的权益及其保护,因而出现劳动纠纷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进城务工农民因收入低、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参保意识也普遍比较淡薄。农民工的劳动保护乏力与社会保障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效率。

  深化体制改革是拆除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但即使户籍制度放开,保障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业务素质,农民也只能望“工”兴叹。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其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的前提条件。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02日 第九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