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尔小姑娘”常被人低估(聚焦人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8:31 环球时报
“科尔小姑娘”常被人低估(聚焦人物)(图)
默克尔

  随着9月18日德国大选日益临近,候选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德国主流媒体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最大反对党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的支持率要比现任总理施罗德高出11个百分点。默克尔,这位德国的“铁娘子”,离总理宝座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35岁前不懂政治

  默克尔1954年生于汉堡。父亲是一位来自东德的牧师。6个月大的时候,她随父母迁居东德。后来,她在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毕业后在原东德科学院从事科研,并获得博士学位。

  默克尔说,她的童年很快乐,一家人在东德过着田园式的宁静生活。直到柏林墙倒,35岁的她仍游离于政治之外。与政治相比,她似乎对蒸桑拿更感兴趣。柏林墙倒的消息就是她在桑拿馆里听说的。她当时立即打电话给母亲:“拿上西德马克,我们可以到西柏林凯宾斯基饭店吃牡蛎了。”

  柏林墙一倒,默克尔像许多人一样开始寻找政治归宿。她加入了一个叫“民主觉醒”的组织。理工科出身的她是该组织中唯一能解决电脑问题的人,这使她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人。一次,主席日程排不开,临时“任命”她为“发言人”去应付记者。傲慢的西方记者因为没见到主席而迁怒于她,她却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这一次,人们发现这个相貌平平的女子说起话来很放得开,不像她的东部同事那样缺乏自信。“民主觉醒”并入基民盟后,她很快就被推荐给联邦总理、党主席科尔。

  在原东德最后一届政府中,默克尔被任命为政府副发言人。可是,为了陪丈夫度假,她连就职仪式都懒得去。但这个职位给她每月带来2500马克的收入,让她兴奋了好久。

  无人喝彩的政治新星

  1990年,德国统一,默克尔当上部长进入内阁。那一年,她仅36岁。但是,这颗政治新星却少人喝彩。党内高层政治家对这位东部女子多是莞尔而笑,认为她是“统一总理”科尔一手提携的,是为了政治需要“充门面”的女性。内阁中的男人们经常不拿她的建议当回事。为此,她还跑到科尔的面前哭过鼻子。

  1991年12月,默克尔被选为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1994年,她在科尔力荐下出任环保部长,并开始展露其卓越才能。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摆脱“科尔的小姑娘”称号。1998年,科尔领导的基民盟在连续执政16年后下野。科尔辞去党主席职务,但仍影响着党的命运。几个月后,媒体揭露了科尔“献金丑闻”。对此,党内一片沉默,无人敢向科尔说“不”。而默克尔却勇敢地站出来,呼吁基民盟与科尔划清界限。她发表署名文章说:“科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学会自己走路,学会自信。”

  默克尔不再是“科尔的小姑娘”了,她的威信逐渐树立了起来。此后,作为主席,默克尔把基民盟一步步带出丑闻泥潭,在州选举中接连获胜,民意指数不断创新高。

  魅力难敌施罗德

  这一次的提前大选虽然是施罗德一手导演,但要想击败施罗德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施罗德是一位政坛老手,政治欲望强烈。当他还是一名身穿牛仔裤的后排议员时,就毫不掩饰自己想当总理的愿望。有一天,他竟攀上总理府门前的栅栏大呼:“我要进去!”有人这样形容他:“如果施罗德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就是冰山。”施罗德的个人魅力更是突出,他走到哪里,媒体就追捧到哪里。

  默克尔却不知道如何利用她的资源。她不善于摆弄自己的东部情结,在东部的支持率甚至低于西部;作为女政治家,她也没有得到女性的特别垂青,相反,女性选民对风流倜傥的施罗德却情有独钟。在竞选关键时刻,面对电视观众,她竟把德国人敏感的“毛收入”和“净收入”搞混。施罗德要与她进行两场实况转播的电视辩论,她也只勉强同意一场,让不少人大失所望。她从来不让别人“窥视”其私人生活,连她的传记作者也不例外。人们很少能见到她与著名的化学家丈夫一起公开露面。

  英美力挺默克尔

  对于德国与几个大国的关系,默克尔自有主张。她希望加强德法在欧盟中的发动机作用,但她并不拥有像科尔与密特朗、施罗德与希拉克那样的特殊关系。她最近访问法国,希拉克为了避免施罗德不快,巧妙地躲开了与她的“官方合影”。

  相反,英美则暗自希望默克尔能当选。6月,布莱尔访德时不顾施罗德的情绪,执意会见了默克尔。而在美国人看来,默克尔是其伊拉克政策的支持者,希望她能改变目前两国间的尴尬关系。美国主流媒体更是力挺默克尔,不想给施罗德任何机会。

  从最新的民意调查来看,就个人的魅力来说,施罗德略占上风;但综合来看,默克尔则有较高的胜算。默克尔总是被别人低估,但愿这一次,人们不要再低估她了。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31日 第八版)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王怀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