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第91处文化遗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8:42 红网-三湘都市报
第91处文化遗址(图)
小巷新景本报记者 张权 实习生 肖文溢

  争来的第91处遗址

  2004年,是长沙市背街小巷改造的开局之年。便河边的改造纳入了决策者的视野。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改造“天晴落雨要人牵”的便河边,不过是整整路面,给街巷两厢“洗洗脸打打粉”而已。

  “是赵书记力排众议,坚持要恢复这条历史街巷的文化底蕴。”开福区望麓园街道办事处主任裴文欢回忆,学历史出身的开福区区委书记赵文彬,对长沙的护城河历史再熟悉不过了,他对便河边的“沦落”痛心疾首。便河边的改造有了新的定位:重塑集商贸和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历史街巷。

  区里请来了有关专家和市文物管理处、市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对便河边实地勘察,发现已被确定的长沙市90处文化遗址中,遗忘了护城河文化遗址。

  “这是不可饶恕的!”裴文欢记得一位专家这样喟叹过,很快,有关部门重新确认了便河边的历史价值,将其增补为长沙市第91处历史文化遗址。

  街巷改造的风向标

  如何具体实施改造?

  一处文化遗址,什么都没有留下,哪怕是一堵残墙;对历史街巷的改造,整个长沙市都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如何去恢复去展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可我们连石头都摸不着,只能光着脚趟出一条路来。”裴文欢说。

  反复论证,收集民间传说,组织专家座谈,上门发放居民问卷,就特色定位广泛征求意见。终于,设计的基调逐渐明朗:结构以明末清初的湖湘街居特色为主,在便河边路沿线布置5个景点:古护城河故址标志牌、北入口东门之池碑文、文化墙、故事墙、古旧居民楼等,标志牌的内容、构图、定位由长沙市文史专家进行指导。

  特色街巷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严谨的规划设计外,改造经费也大大超出一般性的街巷提质。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探索出一条彻底打破以往政府出资包干的新办法,开福区提出了“谁受益、谁出资”的主张,创新了一条街道、社区、政府适当投资,沿线单位和门店共建的新机制。改造工程总投资226万元,其中政府出资90万元,沿线16个单位、49户门店以及居民群众自建和出资达到了136万元,占投资额的62%。

  作为首批改造的特色街巷之一,便河边的改造从规划设计到投资创新都给长沙市背街小巷的改造提供了示范性标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