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轻音乐弥漫劳教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11:03 南方日报

  轻音乐弥漫劳教所

  超市、专职教师、技能培训……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学员乐于自新

  蔡敏珊 谭晓畅 曾景川 陈钰珊

  来到广东省三水劳教所(下称三水所)以前,听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已经解教的学员,竟然不愿离开劳教所。不能再进大院的他恋恋不舍地在墙外徘徊,白天仰望旧日天空,晚上栖息在墙脚。为了保障他的安全,三水所专门请了一名“辅工”每天陪着他。

  此人说:“虽然已经学会了衣车手艺,也能操作电脑,毒瘾也戒了,但我不知道外面还能不能找到我的家,大家能不能用平常心对待我。而这里永远可以。”

  知情人说,类似的人和故事还有很多。故事主人公所谓的“家”,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他们碰触呼吸之间,这个“家”给了他们一种怎样的温暖?

  1 每个角落都有音乐相伴

  走进劳教大院,轻轻的音乐在耳边响起,那是一曲《莫扎特奏鸣曲》,有几名劳教学员正靠在墙边听音乐。

  在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这种音乐,不管是周一还是周日,也不管是习艺楼还是宿舍。“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心境,所听的音乐都应该不同。”负责广播的工作人员说,“这里每天不同时段播放的音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心理咨询师也提了一些建议。”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曲目,不过挺喜欢的,但我更喜欢听歌,例如《真心英雄》等,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音乐家’宋大勇。”经学员杨拥介绍,我们寻访了这位“音乐家”。

  早上8时30分,轻轻的音乐响起来了,宋大勇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开始了,“我很喜欢音乐,开始来这里很不习惯,感觉生活失去了一切欢乐的东西。自从安装了环大院音乐设备,我才开始重新燃起了希望,只要有音乐的日子,生活就是美好的。”

  “早上,热烈祥和的《春节序曲》宣告了一天的真正开始。上午陪伴我们的多是一些欢快的歌曲,如让人激情澎湃的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下午播放的一般比较清雅恬淡,如《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晚上,在《渔舟唱晚》中收工回家。”讲起每天所听的音乐,宋大勇如数家珍。

  看着他陶醉的样子,身边的学员学着闭上眼睛说:“音乐会牵引你的灵魂,去它最想去的地方。”这句宋大勇的“名言”很多学员都耳熟能详。

  学员邹卉表示:“以前很浮躁,从来没仔细去欣赏过音乐,现在反而会静下心去欣赏。”“生活真的多姿多彩,音乐都有这么多种,何况人生,就像大勇描绘的美丽图景,我要尽快争取出去体会。”

  2 学员可在超市凭卡消费

  靠在墙边听音乐的劳教学员其实是在等着进超市购物。从前年开始,每一名学员都可以到这个超市购买自己需要的日用品。

  约150平方米的自选超市里明码实价地摆着约50种商品,学员进去购物的次数、每次购物的时间都不受限制。

  “我要一条红玫香烟、一盒面霸、一包白糖……”学员戴洪全正看着手里写好的购物单念道,售货员在他的购物卡上仔细地写下所购商品的名称、价格。

  由于学员不能接触现金,大队的现金管理员会把他可支配的金额写在购物卡上,学员凭卡购物。

  从开业至今,超市生意一直不错,尤其是香烟和面食,据称,30元一条的红羊城一天可卖出150条左右,而超市每月的销售额也高达十二三万。

  正在购物的戴洪全表示,他每月的购物量大概是一两百元,“需要的一般都可以买到,自己想买的商品也可以向大队反映。以前以为来这里吃的都是‘猪食’,有钱也没处花,但实际不是”。负责人则表示:“虽然会通过民意测试了解大家想买的商品,但也要考虑劳教人员的特殊情况,例如有很多学员反映想买辣椒酱,但是现在所有辣椒酱都是玻璃装的,只能改卖袋装的榨菜,虽然销路不好,但也是从安全角度出发。”

  现场可看到,所有商品都是纸包装或塑料包装,而价格也都比较低廉,没有中高档商品出售。

  3 矫治中心接受心理咨询

  移步上楼。

  一个面积近400多平方米、投资40万元的心理矫治中心颇为先进。虽然今年6月份刚投入使用,但正式办公的前两周就接诊了6人次。

  中心包括办公室和8个功能室,具有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功能,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心理矫治中心。

  情景导入室是劳教人员接受心理矫治前等候的地方,海蓝色的墙壁和粉红色的天花板有利于学员尽快平静下来,室内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供学员阅读。

  走过去是宣泄室,深红的四壁和天花板能立刻让人兴奋起来。一名学员正击打着面前的拳击组,咨询师邹俊明告诉我们:“这名学员前两天来做过心理测试,初步诊断是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所以今天让他过来接受治疗。”只见他越打越用力,似乎要把一切不良情绪都发泄出来。为了防止过激行为,宣泄室的四周都装上了海绵垫。

  之后是静心室和行为治疗室,都以海蓝和草绿色等素雅的色调为主,天花板也设计为蓝天白云,并摆设了喜阴植物,让人有一种家的舒服和轻松。

  在信息综合室里,4台联网的电脑前4名劳教人员正同时进行心理测试。电脑里安装了司法心理测试软件和上海惠诚软件,各种心理测验项目多达100多种。一般学员接受治疗前都首先要接受心理测试,在确定其所患症状后再“对症下药”。

  学员杨拥曾两次接受过心理咨询,“虽然来所里已经有两年多了,但最近才开始跟周围的学员打交道,以前都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脾气也暴躁,一点小事都会发脾气,基本上不跟室友说话。本来就对自己不抱多大希望,来这里以后更认为自己已经完了,根本就没有去想过将来。所以对一切都无所谓。”

  今年6月份,干警推荐他到大队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一个月以后,他主动提出要到心理矫治中心治疗,“从打报告到进行咨询只等了20多分钟。现在对自己抱有很大希望,跟室友也有说有笑。”他也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了,“我已经学会了一门手艺,但在里面已经呆了两年多了,不知道外面的形势怎样,我会听听家里的意见,可能会去灯饰厂找一份工作。”

  4 女教师便装上课更亲切

  再上一层楼是多媒体教室,学员们正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讲台上穿着红色上衣黑色裤子的老师正熟练地操作着电脑键盘,维持秩序的干警站在教室外,“这都是为了让学员更轻松地上课。”

  3月16日,三水所正式成立了第一支专职教师队伍,12名老师都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11人有过从教经验。

  专职老师何娟娟以前是一名小学教师,之后又在劳教所工作,对教学、劳教工作都有相当了解,手头拥有中文大专文凭和法律本科文凭。“其实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学历,比较适合这项工作。”

  教育科的负责人也认为:“以前的兼职老师首先是干警,然后才是老师,一般都习惯性地先管人、再教书。专职教师完全脱离大队,直接归教育科管,老师跟劳教人员的关系将是更纯粹的师生关系。”

  专职教师陈桂梅也表示:“上课时不会把他们当劳教人员,在课堂上,我是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

  据了解,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专职教师在劳教系统还比较少见,而像三水所这样把专职老师独立出来归教育科管理的更是少数。

  此外,专职老师一律为女性、专职老师便装上课也是三水所的特色。

  “这些举措确实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有时候一些学员不敢向干警提出的问题也会向我们提出。有一位学员就曾经向我诉苦,说家里没有人来看他,很伤心。”何老师说。

  5 一份小报上百人投稿

  走出综合楼,楼下的公布栏上,新鲜出炉的学员版《熔炉之声》吸引了不少劳教人员。

  一位学员在迅速扫了一遍小报后表情有点失望,“我这期投的稿没有上。看到人家发表稿件好羡慕呀。”

  “学员们投稿都挺积极,每期都能收到几十甚至上百篇稿件。”负责学员版编排工作的廖宪柱认为,激励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发表一篇文章一般能得到100—150分的奖励。“但也有一些是想发表自己的声音。”

  “虽然是小小8个版的报纸,但它既是一个教育学习的阵地,也是情感交流的港湾。”据4月份的一份调查显示,有2/3的学员表示经常阅读小报,超过1/4的人有时阅读,45%的学员表示很喜欢这份小报,42%的学员比较喜欢,无人表示不喜欢。

  有这样的结果与小报紧扣学员需要是分不开的,小报根据学员关心的话题开辟专栏,如就业、心理健康、诚信等,还与三水就业培训中心挂钩发布一些就业信息。

  对于栏目设置,学员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现在备受欢迎的“情感驿站”就是在一分所调查时学员提出来的。

  去年,这份小报获得了广东省劳教场所优秀小报一等奖。

  6 走出劳教所直接上岗

  二大队附近的另一栋综合楼里,40名学员正饶有兴致地学电脑,一名学员正用刚刚学会的五笔输入法输入《老鼠爱大米》的歌词。

  来自三水区劳动局的麦老师说:“一般经过20天培训他们都能达到每分钟10-20个字的录入速度,也基本能通过劳动局的统一考试,并获得劳动局发放的文字录入初级证。”

  在电脑室的隔壁是衣车班的教室,“但我们一般不在这里上课,而是让大家到习艺楼边劳动、边学习。”“习艺楼”是生产车间所在的大楼,“我们现在渐渐地在实现劳动改造重心向教育改造重心的改变。”张乡所长表示,“即使是劳动,我们也尽量让他们从劳动中学到东西。”

  学员确实从中学到了手艺,“我以前是坐办公室的,没有一技之长,来这里以后学了衣车、绣珠、灯饰,现在我根据兴趣选了灯饰。准备将来出去找一个灯饰厂上班。”

  但是,“作为一名劳教学员,解教后回到社会如何找工作,一直是我心中的困惑。”学员们心中的困惑也成了劳教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三水所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并于今年6月下旬举办了企业用工招聘会。

  这是三水所第一次在所内举办招聘会,所里专门在珠三角范围内物色了十多家企业,最后确定了4家规模较大、用工待遇优越的厂家到三水所设点招聘。当天就解决了40多名即将解教的学员的就业问题。这些学员的工作待遇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

  “我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只等解教后就可以走上工作岗位了。在回宿舍的路上,我总觉得前面就是阳光大道。我要重新开创生活,要让妈妈过上好生活。”一名劳教人员满心欢喜地对记者说。

  (文中劳教人员均为化名)

  图:

  一名学员在宣泄室内打拳,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