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华有德 日本耍赖(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05:33 华商网-华商报
中华有德 日本耍赖(组图)
  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向中国等同盟国投降 新华社发
中华有德 日本耍赖(组图)
  2004年1月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中青供图

  评价抗战

  没有中国抗战 就无今日世界

  抗击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对于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都有高度的评价。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如果罗斯福的这种假设成了现实,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良志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则这样寄望于中国的抗战。

  1942年1月21日,丘吉尔在转致参谋长委员会的电报中指出:“缅甸如丧失,那就惨了。这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时任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最能感受中国抗战带给苏联抗击德军的支持。

  对于中国抗战,今天的历史学家也给出了客观评价,剑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方德万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二战的结束功不可没。”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阿斯拉诺夫认为:“日本在‘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文件不仅标志着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表明军国主义在远东被彻底粉碎。”

  胜者姿态

  以德报怨 宽待日本

  据有关方面调查,战后被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孤儿数字在5000名以上,收养他们的中国养父母人数超万人。全国除西藏外,其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这样的中国家庭,尤以受日本侵害最深的东北最多。

  60岁的于德水,日本名是松江长吉,1945年日本战败时,只有几个月大的于德水被托付给中国人抚养。于德水说:“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我说到的父母,都是指我的中国养父母。”“1986年9月,我到日本寻亲,这批去日本的一共50人,我是代表团的团长。日本政府不敢直视战争侵略的罪行,闪烁其词地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我每次都忍不住对这些人大声地反驳,我们就是战争的受害者,现在中国有四五千名日本遗孤,难道是我们自己爬过大洋的吗?”于德水说,对于那场战争,他写了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咬碎银牙恨侵略,碾做尘土爱中华。”

  于德水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宽容的缩影。止戈为武,以德报怨。站起来的中国展示出了令人尊敬的大国气度。中国政府动用了大量交通工具和船只,让曾经伤害了中国的日本人及时回到他们的家园。日本老兵今井武夫后来回忆说:“我深深感激中国军人对战败军使节那种令人怀念的态度,同时,并深深认识到这里面隐隐蕴藏着日本战败的原因。”

  随后,中国又大度地免除了日本的巨额战争赔款,中国领导人最早提出“中日世代友好,永不再战”的设想,中国还邀请3000名日本青年来中国参观访问……对于中国人民善良、宽厚的美德,许多日本友人感动不已。这也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不计前嫌、维护和平的良好形象。

  抗战精神

  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生死搏斗中,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锤炼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大国地位从此奠定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官员作为主要战胜国的代表,参加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的仪式。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中华民族由衰走兴

  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中华民族洗去了一百年的屈辱,挣脱了一百年的锁链,赢得了抗日战争辉煌的胜利,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

  经过整整一个甲子,我们完成了从“受害者”到“胜利者”的历史角色转换。这是民族心理从弱者到强者的历史性跨越。从来不会有人怀疑抗战史是一部胜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复兴的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回归大国的坐标时,我们才可能最终体验“胜利意识”的完整涵义。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发愤图强,开拓进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庄严宣示。

  越洋采访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一些日本友人和在日中国人,让我们听听他们对历史以及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日本人对历史缺乏了解

  受访者:佐滕胜日中友好协会职员《日中友好报》编辑员

  记者拨通位于日本东京的“日中友好协会”(简称“日中友协”)的电话后,接电话的佐滕胜先生很快用流利的汉语与记者交谈起来,并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今年30岁的佐滕胜曾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1998年回国后,为东京法院受理“平顶山惨案”幸存者方素荣诉讼翻译证词。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日军侵华事实让佐滕胜深受震动,因为在此之前,他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只有一些书面知识。虽然家里的长辈也曾经提起过那次战争中的经历,但说起的都是日本军人在战争中的悲惨经历,而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几乎从不提起。因此在日本的年轻人中,普遍对战争中日本人的所作所为缺乏深入的了解。

  佐滕胜后来进入日中友好协会工作。而这个圈子之外的人,大多数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很不了解。比如他在理发店遇到的个别人,说起中国的时候就不太友好。

  日中友好协会有一份自己的会刊,名叫《日中友好报》,每月出三期,目前发行量有一万多份,在关心中国的日本人中间有一定影响。今年8月25日,日中友协和中日友协共同主办了“中日和平友好交流北京大会”,日中友协会长伊藤敬一在大会上指出,日本政府对反省侵略战争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不正确。现在最要紧的是加深两国国民之间的互相理解和相互信赖,克服障碍,推动日中和平友好关系的发展。本报记者 李珊

  日本人避谈过去

  受访者:伍巍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

  8月15日,日本几乎没有民间性的活动。

  在日本,如果一个中国人和日本人谈恋爱的话,通常情况下都会遭到反对。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之外,最主要的还是顾忌两国的历史问题。当今的日本年轻一代,很多人对学习兴趣不高,对日本的侵略历史不清楚,有的时候有一些中国人告诉他们真相时,他们要么不相信,要么就会说,那是上一代的事情,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我在超市打工期间,和一位日本同事无意间聊到日本二战时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但是他却是截然相反的说法,显然受到右翼的影响。当我把真相告诉他时,他没有反驳,但再也不说了。

  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会尽量回避谈过去,而是谈现在,谈未来。不过,日本人也认识到中日关系对两国发展的重要性,一位日本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中国和日本)现在谁也离不开谁,我们都不希望再看到战争,尤其是日本的普通民众。”本报记者 张伟

  日本人对战争模糊

  受访者:钟鸣东京一电脑公司工程师

  钟鸣告诉记者,因为9月11日是日本大选的日子,议员们都忙着拉选票,多少对9月3日的纪念活动有所冲淡。

  目前,日本对于战争有切身体验的老人已经所剩不多,他们的后代对于战争的了解大都来自于教科书和媒体报道。对于战争,很多人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大部分人觉得当初做的是不对的,也有小部分人觉得当时日本发动战争是迫不得已。极少数人,也就是右翼分子,觉得“战争是对的”。钟先生认为,日本媒体对战争主要还是持否定态度,但更注重分析战争的原因和战败的原因,而愧疚和道歉则较少涉及。

  钟先生说,日本人唯恐政治对人际关系造成伤害,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因此,很难跟日本同事有一些深入的交流。而年轻的一代对中国了解甚少,对中日关系,只有很模糊的感觉。在钟先生看来,当这一代成长起来,对中日关系是一个挑战。本报记者 赵战花

  败国心态

  日本一直都不甘心

  60年来,日本从未深刻反省过侵略战争。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日本为什么不采取反省战争的态度,在当年日本媒体的报道中有迹可寻。

  1945年9月3日,日本《读卖新闻》大篇幅报道了前一天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情况,报道充满悲哀、无奈、心有不甘的气氛。报道中有这样一段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回想起来,自支那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以来满八年两个月,帝国以解放东亚为目标,勇战健斗,国民倾尽全力战斗,终因武运不兴,投降于敌人阵前,实在痛恨彻骨。国民今日不能只是悲哭,只有耐其难耐,忍其难忍,豁出命干,以再建日本光辉的未来为目标,在新生路上重新出发,才符合天皇的心愿,这里必须铭记。”字里行间对发动侵略战争毫无悔意,对失败心怀痛恨,很不甘心,幻想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战后,日本认输的心态自然无从谈起。恰恰相反,因为日本所依附的西方在冷战中占了上风,日本更借此刻意扭曲二战的胜负关系。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