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生整容:美丽与风险同行(每周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06:1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前段时间来我们这里做垫鼻、割双眼皮手术的学生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因为暑假有几个月,手术后有比较充足的休息时间,她们都想借这个机会‘改头换面’!”北京市京民医院整形外科的工作人员如是说。据了解,在“人造美女”风潮和“韩流”的影响下,整容在将要毕业面临求职的大学生、高中生乃至初中生中日渐“风行”。

  门庭若市的整形美容专科

  8月28日,学生的暑假生活已快结束了。在北京京民医院、东南医疗美容医院、中国医科院整形医院的整形专科门诊,笔者看到前来咨询和接受整形手术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其中学生的数量占到顾客总数的60%。而这些学生又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

  在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准备接受脸部轮廓整形手术的一个女孩说,因为脸型有点圆,看上去感觉很胖,做手术后就可成为漂亮的瓜子脸。高考后假期有差不多3个月,开学时就恢复得差不多了,新同学根本就不会知道自己整过容。

  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咨询的母亲说:“我女儿跟我一样是单眼皮,不好看。现在整容技术也先进了,割双眼皮是小手术,没什么危险,所以就想趁着暑假带孩子来整整。”

  据该院医生介绍,学生整容现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十二三岁来割双眼皮的都有。目前,许多青少年已不满足于割双眼皮、垫鼻梁这些小手术,吸脂、增高、脸部轮廓整形等创伤较大的手术,都有不少尝试者。 制造美丽,欢喜与忧愁

  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除了要花费不菲的金钱外,在制造美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由此引发的案件亦不在少数。尽管如此,“整容大军”的队伍不仅没有减少,还呈现出增长趋势。是什么原因使这么多人不畏风险,仍然对此趋之若鹜?带着疑问,笔者采访了几位有过整容经历的学生。

  陈同学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说:我从去年10月开始参加各种招聘会,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现在的社会,光有能力是不够的,漂亮女孩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多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我想通过整容来改变外表。我知道这有很大风险,而且手术也不是永久性的,但是变漂亮了就等于拥有更多的机会。今年初我做了垫鼻梁和抽脂手术,目前整容的优势已在我现在的交际活动中体现出来了。

  刚从北京五中毕业的余同学给笔者拿来了做了抽脂手术前后的对比照片:“从小到大我都被同学称为“胖胖”,这让我很苦恼,也很自卑。所以我想改变,妈妈也很支持我,带我去医院做了抽脂手术,我很开心能够以一个新的面貌和心态去迎接大学生活!”

  眼前的王同学五官清秀,但是眼睛有点浮肿,她解释说是不久前刚做了双眼皮手术。王同学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三的学生。她告诉笔者:“我是所有爱美女孩中的一个,也是倒霉的一个。今年暑假,我跟父母说在学校这边打工,所以没回去,因为家里人很反对我做整形手术,我必须瞒着他们。本来只想做个双眼皮,但因为手术不成功,被整成了个“吊眼”,我现在都不敢出去见人。经过交涉,医院承诺为我免费进行手术修复,我很害怕,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再上一次手术台,但愿不要再出岔子了。”

  来自各界人士的不同看法

  李娅莉(武汉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我觉得没什么,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权利选择通过后天的修整来改变先天的不足,只要可以变漂亮就好。而且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在学历和能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人长得漂亮也是一种资本。最近在网上和报纸上看到的重庆女孩徐红就是个例子,因为脸上有块伤疤,所以她被学校拒绝录取,后来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和相关领导的关注才使她圆了大学梦,由此可见外表的重要性了。

  王先生(公务员):我不会让我的女儿去整容!相貌是天生的,怎么能说变就变?好的容貌并不等于好的学校或岗位,没有能力,再好的容貌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时下,关于“人造美女”的炒作驱使很多人去追求外表美丽,而忽视思想境界、整体素质等内在美,这是肤浅的行为,对于这种风潮,整个社会都需要反省和思考。

  吴明海(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教师):我很不赞成学生整容。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精力应该都放在学习上。而且学生现在整容也有许多不好的地方,一是危险;二是会造成一种不好风气的形成;三是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是,如果外表的缺陷非常明显,那么,整容还是情有可原的。

  全国政协委员、美容专家张小梅认为,作为学生,如果消费能力不够,最好不要选择低廉的手术,如果你的选择不能够确保非常安全地得到美,甚至适得其反,就与你的初衷相左了。其次,呼吁媒体正确的舆论引导。媒体通常是关注负面的东西,使得消费者非常盲从。

  华东师大心理学副教授崔丽娟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美貌依然是当今社会的“通行证”,竞争的压力与媒体的炒作,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青少年急功近利,觉得与其10年苦读,不如一次整容彻底改变命运,整形低龄化所暴露出的社会根源应该引起人们的警觉。年轻学子们在追求美的同时,风险也是与之同行的。作为一个群体,学生应该学业上有所作为,赢得学校和社会的肯定,

  获得自信和自尊,而不是把美丽的外表作为事业成功的筹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03日 第三版)

  作者:王淇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