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人扬眉广州市民搭牌坊庆祝胜利(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10:2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国人扬眉广州市民搭牌坊庆祝胜利(组图)
胜利了,中国人扬眉吐气。

国人扬眉广州市民搭牌坊庆祝胜利(组图)
沸腾的延安。

国人扬眉广州市民搭牌坊庆祝胜利(组图)
重庆,1945年9月3日。

国人扬眉广州市民搭牌坊庆祝胜利(组图)
北平。

国人扬眉广州市民搭牌坊庆祝胜利(组图)
上海,南京路。

国人扬眉广州市民搭牌坊庆祝胜利(组图)
台北,1945年10月25日。

  从1938年10月21日沦陷之日至1945年9月2日,广州人民在日军残暴统治下度过艰难耻辱的7年。当胜利的消息传来,尽管日军华南部队仍未投降,但广州城也已沉浸在喜悦之中。60年后,记者寻访到了当年正在广州城中的珠纵老战士董世扬,现年86岁高龄的董老为我们讲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史事。

  日军岗哨旁悄悄派传单

  谈起当年胜利日前后的历史,董世扬记得仍然十分清楚。他说:“当日本宣布投降后,整个广州都沸腾了!大家通过收音机或者报纸得知了消息后,一传十、十传百。我是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的,当时我正由于腿伤,从游击区回到广州家中养病,一边治疗一边帮地下党刻印传单、文件等。”

  董老介绍说,由于广州的日军当时尚未投降,一切都只能偷偷地进行。接到上级的命令后,他们利用夜晚的时间,在城区的几个秘密交通站里刻印,总共刻印几百份传单,上面印了胜利的消息和东江纵队向日军发出敦促投降的命令。印好后,在一天夜里,董世扬拿着刻好的传单,叫上自己的弟弟,一起到了家附近的海珠中路派发。

  董世扬回忆说:“在海珠中路的路口还有一个日军的岗哨,在凌晨时分,我们俩沿路在墙上张贴,或者把传单塞进人家的门缝里,当时的心情是既紧张又高兴。抗战这么多年,中国人民吃了这么多苦,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当天的报纸刊发了号外

  胜利的消息传来后,广州人高兴若狂,尽管当时广州日军尚未投降,但是广州日军也没有以往那样嚣张,部队也收缩到了一块地方。对于人民的庆祝活动,日军也不怎么敢管了。从开始的压抑到后来大家都渐渐放开了,大街小巷都放起了鞭炮。人们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在现在的解放中路,当时还有人自发地搭起了简单的竹牌坊,上面挂起了横幅,写着‘庆祝胜利’。经过牌坊的人都会喜悦地看两眼。”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董世扬还是抗战时我们党在广东最早的一批报人。1937年,在广雅中学就读的董世扬和10位同学一起奔赴延安求学。在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于1938年5月回到了广州,此时他已经光荣地入了党。广州沦陷前,董世扬受党组织派遣到了韶关工作,而后一直从事党的新闻工作。据他回忆,9月2日当天的报纸也刊发了号外。周祚

  胜利来时

  延安 用棉被做成最大的火炬

  记者问鲁艺教员、作曲家孟波,在延安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孟波说,那就是电波传出日本投降的那一天。那天许多陕北老人喜极而泣,而更多的年轻人则是从天明狂欢到天黑。有个卖酒的商人,马上从家里搬出一缸缸米酒,放在马路中间一块空地,豪爽地请人畅饮。鲁艺的一名教员凌子风,直接点燃了整条被子,扎在长竹竿上,做成了一支最大的火炬!

  昆明 军校生提前5日获悉胜利

  “我提早5天就得知日本人投降的大喜讯!”82岁高龄的王楚英回忆起60年前获悉日本投降的精彩瞬间时声调依然抑制不住激动。王老回忆:“记得当时我在昆明美军参谋学校学习,1945年8月10日那天上午,美军教官正组织我们观看《美日硫黄岛之战》纪录片,电影突然被中断,礼堂内所有电灯全部被打开了。这时校长马丁将军、副校长希乐义走上了礼堂大讲台。马丁将军说:‘我现在要向大家宣布一个特大的喜讯:日本人投降了!’”

  王老说:“马丁将军交代,因为日本国内对投降还有很大争议,希望大家对这一消息暂时保密。事实上,谁也保守不了这一盼望已久的特大‘秘密’。那天晚上,中美两国军人就在俱乐部组织了盛大的庆祝舞会。”

  重庆 “度过一生中最大狂欢节”

  “满大街都是欢庆胜利的人群,鞭炮声、锣鼓声以及锅碗瓢盆的敲击声响彻整个重庆山城的街巷。不少喝醉了的市民还沿街高喊‘日本龟儿子要投降了’……”70岁的重庆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王群生说,60年前庆祝胜利的热烈气氛令他终身难忘,是自己这辈子度过的最大的“狂欢节”。黄丹彤、李桂文(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