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话说高淳四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07:11 人民网-江南时报

  南京郊县高淳,历史悠久、文化源流,名人辈出、古迹众多。民间传说高淳有“四宝”: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千百年来招来了多少游客的探访、引发了多少文人的遐想。四宝究竟怎样?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闻?本文试将揭开这千古之谜,窥探四宝的传奇故事。

  四方宝塔

  四方宝塔即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是南京地区最早建造的佛塔。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记载:“保圣寺......有浮屠,吴赤乌二年(239年)建。”浮屠,是梵文佛塔的音译,起源于古印度。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我国,寺、塔随之出现。一般是先建寺后造塔,而高淳保圣寺却是先造塔后建寺。这里流传着一则民间故事:吴黄龙元年(229年),吴大帝孙权从武昌迁都建邺(今南京)。有年腊月初八,一场大雪梅花尽开,孙权母亲到高淳赏景,当轿行至东郊,被两位醉酒打架的道士挡驾,孙母喝令拿下,俩人却受惊吓而死。事后孙母神情恍惚,寝食不安,于是孙权遵母命在当地建塔,以镇邪之用。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名僧贯休云游到高淳,看到光有塔没有寺,便在塔西南兴建禅寺,取名龙城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寺。明崇祯年间在寺内建藏经阁,收集经书四橱。清咸丰时,寺庙毁于战火,但佛塔幸存。1982年保圣寺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两次拨款修葺。该塔四方七级,楼阁式,青砖砌成,高31米,底层每边长5.3米,从下向上逐层内收,呈一方锥体。每层飞檐凌空,四角装置风铃,塔顶安有铁刹。各层设回廊栏杆,游人沿内梯登临远眺,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一字街

  一字街原是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徽宗命蔡京征集建康五县民工在固城湖围湖造田,筑成900余顷的“永丰圩”,并在沿湖东北岸用花山青灰条石铺成的街道。其时,商店林立、居民云集,水陆交通方便、来往商旅不绝,成为苏皖两省交界的重要集镇——高淳镇。

  明初,朱元璋为解决京师漕运,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下诏疏浚胥河,在固城湖东建石坝启闭,名广通镇,俗称东坝。正德七年(1512年)夏,高淳发大水,为保下游苏锡常地区,朝廷下令增高东坝三丈,使固城湖水不复东流,水位抬高,高淳淹田十万余亩,一字街从此沉没湖中。

  现今一字街是县城老街,原名正仪街。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载:“明弘治四年(1491年)立县署”,老街始建于此时。原长800多米,现保留了东自江南圣地,西止通贤街口一段长345米,街宽约4米,路面横铺胭脂石,两侧镶嵌青条石。街道两旁房屋均为前店后宅,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门楼挑檐、斗拱,木排门板、镂花窗格、马头火墙、蝴蝶小瓦,典型的明清风格。著名民俗学家费孝通考察高淳,称:“高淳老街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营造之精、装饰之美,与安徽屯溪老街并称为‘姊妹街’”。

  高淳老街上有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吴氏宗祠,抗战初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陈毅司令员驻地,现辟为纪念馆。还有民俗馆、道教神像画馆、赵厅,及去年复建的关王庙等。

  倒栽柏树

  倒栽柏树在县城东北9公里处古柏镇政府院内,相传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江西道人许逊来高淳修道,建寻真观,亲手植柏树两株。一株已死,另一株虽枯犹存,形状稀奇古怪:树围近5米,躯干表皮脱落,挺拔如铁;顶上枯枝形如“根须”,盘旋向上,直刺青天;下部树杈斜伸,青枝绿叶,乍看就像倒栽一样。

  许逊,字敬之,河南汝阳人,晋代著名道士,在道教《列仙全传》中,他与张道陵、葛洪、邱处机为四大天师。许逊少年时好学,后举孝廉,出任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世称其为许旌阳。许逊尤好神仙修炼之术,打听到著名道家吴猛道术高深,在高淳檀溪渡设坛打醮,就弃宫前往问道,学得三清秘法。

  东晋永昌元年(322年),镇东大将军王敦谋反,攻入建康(今南京),欲登皇位。许逊急忙从高淳赶去劝阻,王敦却说:“我做了一个梦,用一根大木捅破了天,这是预兆我要做皇帝,你为何要劝阻我?”许逊说:“大木破天是个‘未’字,这正是告戒将军未必成功!”后来王敦果然死在军中。

  高淳多发大水,许逊带人整治固城湖,又开荒种粮,地方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许逊135岁时带领全家42口拔宅升天,鸡犬相随。北宗徽宗崇信道教,封许逊为“神功妙计真君”,后人又称许真君。

  许真君在高淳所植古柏,一株虽死,另一株历经1700多年风雨保存至今,堪称奇迹。古柏镇名也由此而来。

  白牡丹

  白牡丹在固城湖畔花山玉泉寺内。花山是以盛开牡丹花而得名,山中有座千年古刹玉泉寺,相传是唐末名士罗隐所建。寺庙大门大多是座北朝南,而玉泉寺却是居西向东,令人称奇。寺前有五峰遥遥相对,形似“五虎卧地”;寺后飞泉清洌,久旱不枯。山门有“鹤顶格”嵌字联;“玉磬金钟敲佛地,泉声松韵锁禅门。”寺内对联:“鸟鸣竹里笙歌雅,牡丹花间字句香;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此乃寺院楹联中佳作。

  这里流传着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传说花山有户人家,母亲双目失明,全靠儿子种亩薄田艰难度日。一天,小伙子在玉泉寺后山打柴,给毒蛇咬伤脚趾,口吐白沫,昏死过去。恰巧铁拐李神仙云游路过,见状急从葫芦里倒出粒白药丸送入青年嘴中,水伙子慢慢苏醒过来,千恩万谢,却无意碰倒葫芦,几粒药丸滴溜溜滚进石头缝里。铁拐李用拐棍在石头上敲敲说“洞中炼丹千年,石上开花一时”,说完一瘸一拐而去。

  来年春天,玉泉寺后山石缝里长出几株白牡丹,色白如雪、浓香四溢、百鸟飞舞,引来无数游人观景赏花。南宋诗人范成大也曾慕名前来,写有《花山村舍》一诗。由于四方来客不绝,僧人烧水泡茶、布施斋饭,不胜其烦,就在一个风雨之夜,烧几桶开水悄悄把白牡丹浇死了。玉泉寺现已修葺一新,并在观花台遗址广植从洛阳引进的名贵牡丹,使古刹成为游览胜迹。

  《江南时报》 (2005年09月04日 第十六版)

  作者:苏洪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