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地道战杀鬼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09:36 红网-三湘都市报

  采访抗战老英雄王振南的路上,我们的心情肃穆而沉重。68年前侵略者铁蹄踏过,山河破碎,大地呜咽的历史一一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这是一次寻访历史、追忆历史的独特经历。

  穿过繁华的闹市,进入一条长长的巷子。青石铺成的路面,依稀还保留着传统的痕迹。缓缓走过,仿佛行进在历史的长河中,王老就住在这条巷子里。

  推开门,古色古香的院子,提醒我们已经打开了历史的教科书。60年一个甲子,王老的脸上被岁月雕刻出一道道风霜的痕迹。在严肃而又亲切的气氛中,王老打开了话匣子,揭开了60多年前那段难忘的经历。

  从儿童团到游击队

  苏北地区,一坦平原。凉风吹过,村子里出奇的平静。一个小孩子,手持红缨枪,站在村口的大树下,目光如炬地眺望着远方。最近日本人活动非常频繁,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死在了日本人的刺刀下。少年王振南,早早告别了本该嬉戏、玩乐的童年,走上了抗战的漫漫长路。

  由于正面战场的失利,苏北地区过早沦陷,王老和游击队员们只能转入游击战。白天广泛发动群众,给群众宣讲中共的抗日主张,号召各界人民群众共同抗日;晚上趁敌人戒备较松的时候才出来打游击。游击队员们在战斗中常常是在地道里,坟场里睡觉,用王老的话说“共产党员不信鬼、不信神,天不怕,地不怕”,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打败日本鬼子,什么都不怕!一天夜里,王老和其他几个战士摸黑走地道,来到了离鬼子据点不远处的麦地里,这时大部分的鬼子都已经睡着了,只有两三个鬼子在外面巡逻放哨。由于时间渐晚,放哨的鬼子也开始打瞌睡,王老和战友们却异常兴奋,个个都把枪握在手里,等鬼子一转身,啪啪几声枪响,就叫放哨的鬼子一命呜呼了。等其他鬼子反应过来的时候,战士们早已从地道撤了回来。王老带着自豪的神情说,敌人还在气急败坏地摸不清方向的时候,我们早已经完成任务,胜利归来了!讲到这里,王老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回到了那个斗智斗勇的年代。

  由于当时情况特殊,部队集中进行战斗的时间不多,只有在敌人实行“扫荡”、“三光”的时候部队才在小范围集中,与鬼子对抗,一方面消灭敌人,主要任务还是保护群众转移。

  艰苦岁月的“镇弹筒”

  王老还给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生活。由于粮食短缺,大家经常饿得连肠子都能摸得出来,发了霉的红薯干算得上是难得的佳宴了。说起那个又酸又苦的味道,王老忍不住皱下眉头。同志们还发明了一种叫“镇弹筒”的吃的,就是用包谷面和点水捏成小疙瘩,用水煮了来吃。然而,在当时的革命大前提下,同志们上下一心,紧密团结在一起,苦中也有甜。让王老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的领导干部都是和战士们吃住在一起,不搞特殊化,以身作责,吃苦在前,和同志们共渡难关。同志们没有被艰苦的条件吓倒,充分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保持着高昂的斗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王老的记忆清晰,思维顺畅,表述准确,不见丝毫疲惫。他一再地说:我做的事情很少,没什么功劳,要写你们就写点那些牺牲的战友吧。离别的时候,应我们的要求,王老唱起了《地道战》。60年前的歌声,顿时飘荡在长长的巷子里,一直传向很远、很远……吴天铁李芳 刘丽方

  王振南简介:王振南生于1929年1月17日,14岁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苏北三区游击队通讯员、华南军区警备七旅警卫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随部队转业到铁路部门,先后担任过南昌、长沙等地铁路派出所所长、侦察部长,文化大革命后任广铁三公司(中铁二十五局三公司前身)武装部部长。1989年离休,现居株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