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校漂族”:向左走,向右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10:36 南方日报

  文/欧阳晓玲

  关注校园

  八月未央,各大学校园又开始热闹起来了。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校园内外许多早已毕业离校的熟悉脸孔似乎依然可见。他们就是近年来逐渐为人所认识且日益壮大起来的“校

漂族”。

  “校漂族”在两年前还是一个新兴的名词,现在却为大众耳熟能详。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困境所催生出来的许多社会问题使“校漂族”现象备受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因此,跟随在“校漂族”背后总有一个问题令人费解,那就是:这一或是在等待就业,或是在准备考研,毕业后仍然滞留的群体为何选择停留?

  实录

  人物:广东某高校2004届本科毕业生 小高

  关键词:校漂=闭关修炼

  校漂资历:一年

  小高在校时攻读的是计算机科学本科专业,但他从小的志愿是当一名成功的律师。高考填报志愿时因为亲友一再灌输的“重理轻文”的思想,他选择了理科专业,上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过从前的梦想,于是,他从大一开始便下定决心读法律硕士。考研之路是历尽艰辛的,第一年闯关时,小高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败下阵来。这一失败的经历给他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失去了读研究生的机会,而更多的是严重影响了他找工作的心情。小高最后意识到为失败而介怀并不是明智之举,他认真反省了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备考时没有专心致志是失败的关键。小高决定留下来利用学校资源继续为考研而努力。“校漂”一年,小高承受着许多别人意想不到的心理压力,家人的不理解也让他十分苦恼。为备考拼杀的同时,他要为生活的经济来源而奔波。他说,校漂这种无名无份的边缘生活迫使他时时产生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虽然在2005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小高最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他几经权衡还是决定接受调资,入读西部某高校的硕士专业。“校漂一年生活的紧张窘迫想起来都让人后怕,但我的确成长了不少,大学四年当中我对生活的体验还比不上这短短的一年,它将是我人生履历中最可贵的一笔,我感谢‘校漂’,但是再漂下去我也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人物:西安某高校2001届本科毕业生 阿豫

  关键词:漂也是种职业

  校漂资历:四年而且有望攀升

  阿豫打趣说他是“校漂族”的长老级人物,因为当他听别人提起“校漂”这一名词时,他已经在外漂泊一年多了。阿豫毕业前曾是西安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鼎鼎大名的才子,师友们以为他毕业后会凭自己的实力,安安分分地在本地找一份理想的职业,谁知他选择的是南下漂流。回想起刚来广东时的情形,阿豫心有余悸。人情冷暖江湖险恶的异乡让他久久找不到归宿。在外居无定所半年之后阿豫想起了自己的母校,为此,他常常进出各大高校寻找大学时的感觉,慢慢发现大学其实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于是,阿豫在一大学校园的围墙外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并买下一台便宜的二手电脑,过上自由撰稿人的生活。“不‘校漂’也可以做自由撰稿人啊!”笔者不解。“但是吃在学校,经济实惠,住在校外,房租便宜。学习充电方便,在学校的自修室写稿能找到当时在校时毫无负担的感觉,灵感一来,一挥而就。”根据阿豫的介绍,他身边的“校漂族”不是人们想象那种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的无业游民,一些看似无所事事的人其实许多都是在家办公的SOHO族,这样的人群靠掌握信息决定生活质量,所以扎营校内外利用学校资源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另外,学校生活花费经济省钱,收入不定的SOHO族即使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也能保证三餐温饱。阿豫告诫有“校漂”打算的师弟师妹们:“校漂”只能是一个人的潇洒,而且不是长远之计,即使能“笑漂”的人也只能笑几年就作罢。阿豫自己也表示,等他捱到出书了就告别“校漂”。

  人物:广东某高校2005届本科毕业生 远远

  关键词:校漂=就地逃离

  校漂资历:两个多月

  远远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毕了业的大学生,他稚气未脱的脸让人以为他高中都还没有毕业。21岁的他个性与其出生的年代有关,说他“校漂”还不如说他是个“贵族流浪汉”,因为他时时关注的不是怎么样去找工作而是“校漂”时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惬意。采访时,笔者如期到达约好的篮球场,远远在场上打球,样子是淋漓尽致。半个钟头以后,远远才向我走来,丝毫没有歉意。我们聊起“校漂”,远远说他只是为了逃离。原来,远远出身名门,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因为父母的关系,成绩平平的远远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就读名校。毕业将至,父母为他找了一份待遇优越的工作,别人对此是羡慕,远远却是苦不堪言,他觉得自己从读书开始便一直扮演着木偶的角色,读哪间学校,学哪个专业,做哪种工作全都是别人一手安排,他连一点选择的自由也没有。远远厌倦了这种生活,他没有去父母为他联系好的地方上班,于是自然而然地成了“校漂”的一员。逃离父母的襁褓,远远只想做回自己,他说“校漂”以后他反而能静下心来看点书,学点东西。他不知道这是高昂还是失落,反正过够了这种生活再说。

  观点

  心理学观点

  专家代表:某心理研究所心理学专家 陈教授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时充其量只能算作是青少年,由于他们依赖心理还未完全去除,难以承受从学生到社会人员角色转变时的压力,找工作时几次碰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显现出来了,对自己的定位也很难把握好,这时,只好重回校园寻找依托。大学相对来说是个理想的小社会,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高额的经济消费,竞争与压力均充满良性。这些都是“校漂族”安全的心理保障。如果能够把“校漂”这段经历作为心理缓冲期倒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有规划地进行人生的定位对未来有个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旦他们像玻璃瓶里的跳蚤,碰壁之后只懂得退缩而不懂得调适,只把“校漂”当作逃避的栖息地,那么后果就十分严重。大学生要勇于克服困难,努力提高个人心理素质,敢于在社会竞争中寻找人生的新起点,才有利于个人的成熟。

  社会学观点

  专家代表:某高校学生管理处处长

  高考扩招,“校漂”出现,这两者是相关联的,高校各专业的规模及其变动本来是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中长期需求为依据。然而,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在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社会和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规定:从2003年起,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本科毕业生,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与学校签定有关协议,可将档案、户口保存在学校两年,待学生落实工作单位后,学校为其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档案、户口在学校保留期间,学校免收档案保管费,并为学生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各项服务。这意味着在两年之内,学生可根据社会潜规则选择理想职业,但暂缓就业的政策并不鼓励毕业生不就业,社会普遍提倡毕业生要先就业再择业。然而因为档案有地方寄放,毕业生个人反而对是否就业没有太大的压力,许多人因此选择“校漂”。但学校就不同了,对于这种有名无分的学生,学校已无权管理,学生不就业选择“校漂”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就业率,而且学校没有义务为校外人士提供免费资源,这些必将会对学校甚至社会的管理带来矛盾,所以学校不提倡“校漂”,只是也无从下手。

  图:

  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