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术腐败曝光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14:24 新民晚报

  唐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实名通报批评3起学术腐败事件。因为剽窃论文、在申请项目时弄虚作假,3名当事人被收回经费,实施2年至4年不等的“停牌参赛”资格。还有16名受处罚者未被公开姓名和单位名称。这是国家基础研究主管部门第一次对学术不正当行为进行集中、公开的曝光,对学术腐败动了真格。

  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以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为导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以获得这项基金作为评定职称的砝码,于是逐渐成为某些个人的谋生手段。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在有些人的手下串味、变质。伪造数据、弄虚作假、剽窃、夸大其词,各种有违科学与道德精神的不端行为屡屡出现。为此,自然科学基金专门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处罚学术违规与腐败。

  腐败在今天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我们已习惯于腐败官员、腐败银行家、腐败企业主的动辄曝光,可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我们还是不忍看到学术腐败浮出水面。因为在这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里,善良的人们对知识和知识分子还心存敬畏,常常把太多改造中国、引领下一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从这种意义上说,一个教授剽窃、一个博导造假,让民众心寒的程度也许甚于挖出一名贪官。

  当然我们知道,科技界和知识界绝非真空,我们也不认为,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与其道德水准必成正比。理智告诉我们,社会上的污浊之气一定会侵入学术界,可感情上我们仍然希望有那么一片净土,一座神圣殿堂。我们仍然相信那句话:知识分子是民族的良心,不要让几只老鼠坏了一大锅汤。

  中科院院士邹承鲁先生估计,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学术腐败的比例约为10%。这次处罚所触及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但笔者认为,国家科研裁判的首次举牌,对整个科技界乃至知识界,具有振聋发聩、正本清源的威力,可以视为中国科研体制的一大进步,其意义绝不亚于一项重大的科研发明创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