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陶李王巷社区昨天“沸腾”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0:20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真情面对面,服务到永远,昨天本报“周日进社区”活动在白下区止马营街道陶李王巷社区进行,上千位居民赶到活动现场接受本报各项特色服务。“记者来了”,“医疗专家来了”,“律师也来了”,在现场,本报贴心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夸奖,还有一些居民从其他社区带着“患病”家电赶来,请本报服务网的师傅们帮忙维修。短短两个半小时,陶李王巷社区市民小广场始终出现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每一张咨询台前都站着十多位急切的市民,“我们小区门口这几天贴了告示,大伙都盼着你们来呢”,

一对中年夫妇一边帮记者摆放桌椅,一边表达他们的心里话。“记者同志,你们这个进社区活动多长时间举办一次呀,啥时到我们南湖那边啊!”市民王女士一早从南湖赶过来,她觉得,金陵晚报一直在搞进社区为民服务,她特别喜欢,只要活动距家稍微近一点的,不管是投诉还是提建议,她都像赶场子一样去看一看。“前两天听说你们报纸进社区又‘开锣’了,我今天早早就赶来这里,不为别的,只是想来看看你们。”王女士一席话,让金陵晚报记者和各位专家感动不已。

  环境:我家旁边有个垃圾带

  焦老先生住在石鼓路260号。紧挨着他家旁边一条2米左右宽的小巷子是一块卫生死角,里面污水横流、脏乱不堪,让周围居民叫苦不迭。昨天,焦老先生听说本报进社区服务,忙赶来反映此事。记者随即跟着焦老先生来到石鼓路260号,只见旁边一条小巷子里确实脏得出奇,到处淌着泛着黑色的污水,污水中还夹杂着粪便和一些生活垃圾。垃圾带有十几米长,一直延伸到旁边马路上。焦老先生家就住在巷子隔壁的平房,他家门槛前用水泥垒高了一截。“因为下雨天,巷子里的污水就会淌出来,蔓延到居民家里,所以我用水泥垒高点门槛。”焦老先生一脸无奈地说,这个垃圾带已经存在很久了。一部分是旁边五六家饭店排放的污水,一部分是附近居民倾倒的粪便。焦老先生说,石鼓路也处在南京闹市区,希望有关部门能来管一管。

  法援:为300元电费哥哥要告弟弟

  “到我了,终于到我了。我的儿子和一个姑娘恋爱快一年了,现在分手了,两个人同居期间的物品怎么分啊?”陈老汉刚坐到咨询台前便迫不及待向律师提出了问题。“送法律进社区”是昨天本报周末进社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报法援热线13073491827为此特别邀请了南京建康律师事务所主任王金宝和南京益和律师事务所主任雷汉舢两位知名律师,免费为陶李王巷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王金宝律师擅长人身损害医疗纠纷案件,雷汉舢律师则在办理刑事案件方面颇有造诣,两位律师在活动中侧重各自的专长,为居民解决法律疑惑,咨询台前一度排起长队。

  律师开导郁闷哥哥

  上午9点,当律师准时到达社区广场时,林老汉已经在咨询台前翘首等候多时。“律师,一个问题闷在我心里很久了。以前我电表里有300多元钱的电费,后来给弟弟用特殊手段占用了。我有购买度数费用的发票。事情过去很久了,弟弟连招呼也没打过。我心里实在是抹不直,我能告我弟弟吗?”问了一些细节后,王金宝律师这样回答:“如果你觉得对方侵犯了你的权利,你当然有权去法院诉讼,是否能够胜诉则要看你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真实。但事情还有另一面,你这样做最先要考虑的是成本的问题;其次必须考虑这样做给你带来的亲情损失。我建议你和弟弟好好谈谈,你弟弟也许无心的呢?”听完律师的回答,林老汉豁然开朗:“对对,我忘记跟弟弟沟通沟通,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八旬老汉第一次接触律师

  到11点时,已经有数十名社区居民带着律师的解答满意地离开了法律咨询台。就在此时,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向了咨询台。周围的居民都很惊讶:“老周您都80多了,来这做什么啊?”老周笑了笑:“我年纪大了,出不了社区,听说金陵晚报请了律师帮我们解答法律疑问,就过来看看。”老人说,他这辈子还从未和律师打过交道。老人向律师提了一些有关老年权益方面的问题,律师进行了细细解答。得到满意答复的老周连连夸起金陵晚报送法律进社区活动:“这活动好啊,我们很欢迎。我这老头走不了多远的路,但也有法律疑问啊,感谢你们金陵晚报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读者啊。”在两个多小时的咨询活动中,记者发现居民之间因琐事发生法律纠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律师感想

  王金宝和雷汉舢律师在活动结束后向记者谈了感想,他们表示:从活动内容来看,居民面临较多的是由生活琐事引发的法律纠纷,而由于不懂法,居民往往不知所措。如果此时能够给予恰当的法律指导,很多矛盾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化解。金陵晚报坚持这种深入社区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个很大的贡献。

  咨询:律师现场答疑

  昨天的咨询中,房产问题再次成为市民咨询的热点问题。有离异夫妻共同房产如何分割,也有过世父母遗留下的房产分割的问题。一时间,法律咨询台前人满为患。陈女士挤到法律咨询台前,一边递过几张楼盘的宣传广告,一边问:“律师,你看开发商这样子的做法还构成欺诈啊?”陈女士称,自己在2004年看到了一份位于南湖地区的某楼盘B套型的住宅楼盘宣传广告,当时宣传广告上清楚写着“主卧室270度采光落地窗”,自己当时还特意来到楼盘样板房展示处,样板房安装的就是广告上宣传的270度采光落地窗,自己非常喜欢这处落地窗的设计,就在同年4月份购买了该套型房屋。但就在前段时间房屋实际交付时,落地窗却变成了飘窗。陈女士说自己觉得开发商欺骗了自己,便带着当时保留下的宣传广告去找开发商讨要个说法。但开发商却指着广告右下角一排小字“房屋资料仅供参考,以实际套型为准”表示,在广告上已经明确说明了“仅供参考”,自己并不存在欺骗。江苏南京益和律师事务所主任雷汉舢律师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指出,广告也是住房宣传资料的部件。在房屋建筑图纸中没有明确说明主卧室处是落地窗还是飘窗,根据广告宣传以及样板房演示,陈女士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所购买房屋拥有的就是270度采光的落地窗。陈女士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开发商违约,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医疗:一去医院血压就升高?

  90岁的老父亲一进医院血压就升高,一回家就好了?这样的怪事让王先生百思不解,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带父亲去看医生。昨天一听说《金陵晚报》请了省中医院的专家进社区,立刻就带着病历赶到活动现场。昨天在止马营小区,王先生一见到记者就问,“心脏科的专家在哪里?我有急事。”原来,他的老父亲今年已经90岁了,血压还比较正常,就是眼睛不好。前两天他因为白内障需要动手术,本来好好的血压到动手术前两天一量,居然很高,接近危险临界值,紧张的医生立刻决定推迟手术日期,先降压再说。等到血压终于接近正常后,老先生才做了手术,也挺成功。可手术后血压依然飙高,临出院时,眼科大夫还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带老人家去心脏科好好看看。事后王先生按照医生嘱咐,陪老父亲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到医院查血压果然飙高,医生开了堆药让回去密切观察;可是说来也奇怪,老人家一回家,血压就正常了,什么药都没吃,血压却稳稳地停在135/80。这么一来二去,老人家对去医院变得极端排斥。省中医院心内科的王振兴主任听了介绍后,仔细查看了王先生带来的病历,判断老先生的病情应该是属于应激状况引起的波动。他告诉王先生,以老先生的年纪,既然每天定期查数次血压都很稳定地在135/80附近,那么的确没有必要吃药。至于这种波动,很可能与他住院环境改变以及手术紧张导致的应激状态有关。“有许多人都是一去医院就血压高,在家立刻降下来。”这种波动和环境改变与心理情绪变化的因素有关,所以不用特别担心。听完王主任的介绍,王先生才松了口气,并连连表示感谢。

  张志同:为居民办实事

  “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社区主任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一首流传在陶李王巷社区的顺口溜。张志同这个社区的主任,他说,社区主任就是社区居民的“父母官”,应该真心实意地去帮助居民。“2003年,劳动保障站还没有设立时,社区居委会就被下岗失业人员当成了再就业的职业介绍所。”张志同说,那时下岗职工特别多,整个社区估计有两三百人,居委会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工作。张志同说,他和同事到附近单位上门联系工作岗位时,好说话的企业还行,遇到有些企业不但敷衍他们还给他们脸色看,常常让社区的工作人员憋了一肚子气。不能帮下岗人员解决再就业问题,有些人不能理解,他们甚至觉得居委会偏心,没给他们尽力。“两头受气是家常便饭的事,但只要为下岗人员找到一份工作,我们都开心得不得了。”张主任笑着说。“有一些人怕苦怕累,帮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他们干不了几天,就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如果我们了解及时,就会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珍惜再就业机会。”张志同说,至少有几十名人员通过他们的教育,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最让张志同感动的是,今年年初的时候,两位残疾人主动要求退还政府给予的最低生活保证金,他们都在小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开起了报亭,自谋生路。张志同说,这种坚强、自力的精神是每个下岗失业者都应具备的。

  故事:调查“黑中巴”

  昨天,天公作美,在狂下了一天暴雨之后,太阳终于露出了它的笑脸。家住中华门的王志强带着他三个月调查所得的材料,来到了陶李王巷。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在中华门城堡附近,每天出门都能看到许多黑中巴在那里候客,跟101路和105路抢生意。由于,105路每5分钟到10分钟才来一辆,黑中巴就乘此空隙揽走不少客人。下岗后,他就开始调查黑中巴,每次只要看见有黑中巴出现,他就立刻拿出纸笔,在上面记下中巴的号码。他给记者看,一共记下了19个黑中巴车号。另外,他还能一口报出许多职能部门的办公电话,有的甚至负责人的手机号码。不仅记下了车号,王志强还积极地向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和南京市客管处反映。同时,也收到了他们的回信。今年40岁的王志强说:“在鼓楼、迈皋桥、中央门、燕子矶一带,都是黑中巴猖獗的地段。只要还能下床,我就会和黑中巴抗争到底!”

  服务:把老电器翻出来修修

  昨天,本报的“金陵晚报进社区活动”再次开锣,首次活动选在位于汉中门附近的陶李王巷。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晚报的为居民免费维修电器活动得到了热烈欢迎,一些居民甚至发动全家,将“沉淀”了10多年的随身听、1979年产的收音机都拿出来,交给晚报的维修队伍。记者到时,76岁的刘老汉正拿着一个非常老的收音机犹豫着:他不知道,这个大“年纪”的收音机还能不能修?记者随即把它交给了服务网的工作人员,不长时间,收音机再次放出了音乐。刘老汉乐得当场喜笑颜开。说着说着,老汉似乎还要忙点什么,记者一问得知,他还要回家,搬家里的一个老式的唱片机来试试。上午11点左右,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但拎着大小家电来维修的居民依旧络绎不绝,径直涌进广场中央的展台。金陵晚报记者 王国俊 朱菁菁 王聪 于志兵 姜静 苏丽萍 陆陵钱建芬 眭军杰 叶子青 王小敏(编辑 田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