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区代理13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1:08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山区代理13年(组图)
帮助学生削铅笔也成了老师的常事。

山区代理13年(组图)
在简陋的教室里写作业的学生。

山区代理13年(组图)
等待领饭的学生。

  周至县城向南15公里,出了平原进了山,在蜿蜒迂回的盘山公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下车后再沿着一条不到一米宽、又陡又滑的沙石小道,吃力地爬到半山腰,本报记者一行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周至县板房子乡中心小学。我们探访的王春娥是该小学的一名代理教师。

  采访前,记者对王春娥的了解仅限于:1992年任教、每月工资120元等等,这样一些抽象的概念。当扎着一条马尾辫、面容清秀的王春娥站在面前时,记者才知道这位有着13年教龄的代理教师竟然只有31岁。

  13年的赔本“买卖”

  与绝大多数就近教学的代理教师不同,王春娥并不是山里人,她家在平原地区的周至县广济镇。“我一直都很羡慕教师这个职业。当时一听说我要进山,家里人都反对。但对我来说,只要能当教师,到哪都无所谓”,王春娥说。1992年,18岁的王春娥高中毕业后,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拎起一包行李,走进了离家近两百里的板房子,成为板房子小学一名代理教师。虽然工作了13年,由于没有编制,她每月的工资至今只有120元,不到同工龄公办教师的五分之一。

  工资低并不代表工作量少。据板房子小学校长张龙海介绍,该校7个班只有9名任课教师,因为师资不足只能实行“包班制”,即一名教师负责全班所有课程的教学。王春娥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同时还代其他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每天要上8堂课,比许多公办教师的教学任务还要繁重。

  教书对于王春娥来说,是个赔钱的“买卖”。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月吃饭要80多元,书本、生活用品等零碎开支要60元,回家一趟来回24元。算下来远远超出了120元的工资。为了省钱,她只能尽量减少回家的次数,每年只有寒暑假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好好团聚。

  “你认为这种工资待遇公不公平?”记者问王春娥。

  “不公平”,王春娥很坦率,“我们的付出同样多。”

  “有没有想过离开这里?”记者问。

  “每次放假回家都想再也不上山,但校长一打电话说教师不够,孩子们没人教,我就忍不住跑过来。咱不能为了钱把孩子们耽搁了。”王春娥说。

  “工资多高你能满意?”记者问。

  王春娥低着头想了一会,说:“四百元吧。能到这个数我就很满足了。”与她工龄相当的公办教师每月工资大约700元。

  记者看到坐在旁边的校长张龙海不好意思地笑着,因为四百元他也给不了。张龙海告诉记者,此前该校有8名代理教师,其中6名因无法忍受这么低的待遇而相继离开,去年学校破天荒地以180元的“高薪”请了一名代理教师,这次开学后再没过来。

  “其实也怪不得他们,出山随便找个活都比这挣钱多。也就只有王老师,心里惦记着这些孩子,每次我一招呼二话不说就赶回来。”张龙海说。他告诉记者,王春娥的教学水平在全校排得上前两名,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以这种能力,在她家附近随便找个民办学校教学,每月都能轻轻松松地挣五六百元。每次叫王春娥回校张龙海心里都非常过意不去,“咱这工资这么低,又在山里,谁愿意过来?可没有老师孩子们怎么办?”张龙海很为难。

  有人对记者说,王春娥之所以不离开是为了等转正的机会,否则当了十几年的代理教师太亏了。王春娥说,以前她曾希望能有这种机会,但几年前她就明白,公办教师的大门早已向他们这些代理教师永远地关闭了。问及留下的原因,她说:“我比较喜欢这行,对其他职业没啥兴趣。再说在这呆了十几年,有感情了。”

  山里山外的牛郎织女

  事业和家庭似乎永远都是一对矛盾,在王春娥身上也不例外,对得起学生,却难对得起爱人和孩子。

  1995年,王春娥和当时在临潼工作的张学诚结婚了,婚后王春娥继续留在板房子小学任教,两人山里山外相距400余里。因为休假的时间很难碰到一起,团聚成了夫妻俩最奢侈的愿望。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张学诚为了省钱给孩子买奶粉,一年只回家四五回,只有逢寒暑假王春娥前往临潼二人才能相聚,短暂的团聚后又是长久的别离。

  王春娥说,以前108国道还没修好的时候,出趟山非常不容易。1997年,当时正在怀孕期间的王春娥有一次步行下山回家。当她走到小王涧附近一处木桥上时,因为年久失修,桥面的一根圆木突然断裂,王春娥一脚踏空卡在缺口中,头部撞在圆木上顿时昏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悠悠地醒来,整整身上的衣服忍着疼走下山。“当时我最担心的就是肚里的孩子有没有事。回到家后我就想以后再也不回山上。但后来还是上山了,学校太缺老师了。”王春娥笑了笑。

  王春娥觉得很对不起张学诚,结婚十年来,即使在2002年下岗后他也从未要求她回家找个工作,像别的夫妻一样厮守在一起,而是独自默默地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王春娥告诉记者,最近张学诚经常给她打电话,虽然他嘴上没说什么,但她凭直觉能感觉得到,丈夫希望自己下山。记者问为什么这样认为,她脸上浮起一层红晕:“孩子都大了,懂得生活了呗。”王春娥说,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她越来越懂得丈夫这些年的不容易。

  王春娥有两个孩子,十岁的女儿跟着她在板房子小学念书,令王春娥一直放心不下的是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由于王春娥夫妇长期在外工作,留下五岁的儿子跟婆婆两个人住在家里。王春娥说,每天早上6点钟婆婆就要把孩子叫起来吃饭,六点半婆婆外出做工,将孩子独自留在院子里等到8点幼儿园的车来接。下午幼儿园放学后,孩子还是要在院子里等到晚上8点婆婆收工才能进门。由于夫妻工资微薄盖不起新房,家里住的还是几十年前的土坯房子,墙体已经开裂而且经常漏雨,前几天连阴雨不知道婆婆和儿子是怎么度过的。说着说着王春娥突然将头扭向窗外,抹了一下眼睛。

  承受的不仅仅是清贫

  山的另一边还是山,层层重叠的峰峦将山里和山外隔成两个不同的世界,山外的繁华喧嚣仍未影响到山里生活的枯燥和单调。山区的代理教师需要忍受的不仅仅是贫乏的物质生活,还有无处不在的孤独和寂寞。对于来自平原地区的王春娥来说更是如此。

  王春娥最难熬的是周末。今年春节之前学校还是每周放两天假,周末来临学生们和其他教师纷纷回家,只留下因为离家太远没法返回的王春娥独自守着空荡荡的校园,夜幕降临,山中鸟兽的叫声随着阵阵山风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王春娥只能堵紧房门蜷在床上,睁着眼睛等待白天的到来。周日下午师生返校,校园恢复往日的生机,王春娥紧绷了两天的神经才能放松。

  推开王春娥宿舍的门,迎面的墙上贴着几张过时的明星贴画,画面已经褪色发黄,但被擦得一尘不染。王春娥说这是1992年她刚来时贴的。书桌上除了课本和等待批阅的学生作业,记者还看到一只尚未完工的鞋垫,上面用红红绿绿的线绣着花鸟等图案。王春娥告诉记者,这也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板房子小学去年才通电,全校惟一的电器是在“村村通”工程中安装的一台电视机。因为娱乐生活贫乏,下午放学后批改完作业,备完次日的课程,余下的时间只能找个活慢慢消磨,到了晚上8点半就早早地休息,13年来日复一日。

  记者问她会不会离开,她没有正面回答。她说,现在孩子越来越大,负担也越来越重,她不忍心再让丈夫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但她随即又说,在板房子小学一天她就好好地把孩子们教上一天。记者看到张龙海的表情带着遗憾,他说,即使王春娥选择离开,他也能理解,毕竟她也有家,也面临着沉重的生活负担,但他不知道如果王春娥走了还有没有人愿意进山,山区的教育又该怎么办。文/记者刘振宋洁图/记者魏影

  记者感言

  朴素的精神

  采访王春娥时,记者一直被一些东西震撼着,我们为她工资的微薄而惊讶,更为她在这种环境下表现出的敬业和乐观而感动。其间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个18岁的女孩远别家人走进大山,忍受着清贫和寂寞,将青春挥洒在这贫瘠的土地上?难道真如她说的,仅仅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敬和热爱,就能将一份理想坚持13年?王春娥没有直接告诉记者答案,或许她自己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她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现着一种朴素而高贵的精神。

  坐在返程的采访车上,望着窗外群山逶迤,山民在贫瘠的坡地上劳作,记者的心中突然跳出一个词———责任感。这应该就是王春娥身上的精神力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