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展示精彩开放的新河南 徐光春与沪豫媒体畅谈河南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4:38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9月5日,上海。雨后初晴,天高云淡。

  上午10时40分,刚刚参加完“中原文化上海行”活动启动仪式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健步走进上海图书馆二楼贵宾室。他要完成一个承诺,向40余家上海媒体记者详细介绍河南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8月25日~30日,应省委、省政府邀请,上海市新闻媒体“中原崛起看河南”采风团赴豫采访。其间,徐光春亲切会见了采风团成员一行。由于时间有限,在这次会见中,上海记者提出的许多问题他没来得及回答,他向大家承诺:一定会找时间与大家再次会面、畅谈。尽管在上海的时间很有限,但徐光春还是专门挤出时间,与沪豫两地媒体举行见面会。在40分钟的时间里,他从8000年前的史前文明一直谈到中原崛起的美好前景,为大家描绘出一个更加美丽精彩、更加充满活力的开放的河南。

  历史篇河南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从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到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淮阳太昊陵、轩辕黄帝故里的新郑;从创立道家学说的一代宗师老子和庄子,到名扬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张衡、音乐家朱载,提起河南的历史文化,徐光春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徐光春说:“河南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曾经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大宋都城汴梁的繁华胜景。”祖先曾经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文明,留下了多少足以让所有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辉煌成就,谈到情浓处,徐光春深情地感叹道:“中原的的确确是一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土地。”

  现实篇河南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谈及河南的现实,徐光春连说了几个全国第一:人口全国第一、小麦产量全国第一、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一……在他生动的描述下,一个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河南形象逐渐在记者们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徐光春说,今天的河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创新,发奋图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经济总量多年来在全国位居第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一直雄居首位。去年的GDP总量达到了8815亿元。河南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徐光春说,虽然河南经济总量很大,但河南人口多,人均水平较低,底子薄,起点低,河南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全省人民的加倍努力。一方面要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其中包括要加强与上海市的经济合作。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未来篇河南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对河南未来的发展,徐光春充满信心。他胸有成竹地告诉大家:今年上半年,河南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3位。尤其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在未来两三年内,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徐光春说,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制定了六大措施,即加快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中原城市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们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要求的那样,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努力走在前列,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坚信,河南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很美好。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徐光春真诚地邀请在座的上海记者能亲自到河南走一走、看一看,把一个真实的、客观的、正在蓬勃发展的新河南介绍给世人。责任编辑:任远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