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彰显“洼地”之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7:11 红网-湖南日报

  

彰显“洼地”之效

  图为株洲电力机车厂机车装配线。曹听德 摄

  本报记者 周怀立 通讯员 胡栋华 李兴华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株洲不仅是我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重要一角,而且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级转移的枢纽地带,素有“南北通道、东西走廊”之称,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这些年来,株洲市的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稳居全省第二,但其经济总量全省第五的位置,又使之始终处在“前被人甩,后被人追”的巨大压力中。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株洲保持旺盛的竞争力?这是株洲人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们认为,关键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洼地”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株洲集聚。这样,区位优势就会放大为环境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变为城市竞争力。

  让城市靓起来

  株洲是一座工业城市。在一些人看来,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花园、漂亮的建筑是求之难得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的株洲人对污浊的空气、杂乱的街道也习以为常了。因此,当这一切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还真有那么一点“不适应”。

  2000年,株洲市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发展带动战略。

  株洲也需要费那么多心思搞城建吗﹖许多一直认为“工业才是头等大事”的株洲人,对此感到有些茫然。当市领导决定把老城区脏、乱、差的七一路建成文明样板街时,还有人在说:一个工业城市,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什么?

  市委、市政府没有动摇抓城建的决心。短短几个月,以市场运作为主、总投入1000万元的七一路样板街工程顺利完工。改造后的七一路,网线全部下埋,路障全部扫除,路面平坦整洁,店面装饰一新。之后几年,该市又同样以市场运作为主的模式,改建了19条样板街,总投资达2.5亿元。

  就这样,工业城市株洲迈开了走向花园式城市的步伐。

  其实,株洲市抓城市环境,也有自己难以言表的苦衷。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云集株洲,多年来,株洲人在为国家贡献了大批工业产品和巨额税收的同时,自己也承受着沉重的环境压力。但他们没有埋怨,没有退让,而是勇敢地担起了偿还历史旧账的责任,在艰难中开始了大规模的治理污染的“蓝天行动”。去年,就否决污染严重的项目55个,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30家,立案查处环保违法案件223起。今年上半年,株洲市城区二氧化硫超标率同比降低了33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超标率降低了75个百分点,而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54%,同比增加了29%。

  同时,株洲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他们设法筹措资金,将市区昔日的臭水塘改成了绿树环绕、碧波荡漾的文化园,将过去摊棚乱布之地改造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绿地。目前,株洲市区已拥有由8个公园组成的城市公园群。

  据统计,近4年来,株洲市共完成城建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如今,株洲市湘江二桥已建成通车,三桥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四桥开始动工,五桥也在规划中;城区外环、内环路相继拉通,快速环道、川气入株等重点工程即将竣工。一个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新株洲,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

  更令人兴奋的是,城市品位的提升为株洲招商引资带来了“洼地”效应。2003年,其引资额还排在全省第8位,去年已上升到第4位。今年来势更好,在“港洽周”期间就签约36个招商项目,合同利用外资6.42亿美元,居全省第二。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2003年6月2日,对株洲市的企业和经营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可庆可贺的日子。这一天,市优化办正式开通了经济“89110”台,24小时受理投资环境方面的投诉。利用这个平台,该市积极为投诉人排忧解难,及时查处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投诉办结率保持在80%以上。去年一年,就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件28起,党纪政纪处分66人,追究过错责任人134人次。

  在株洲市,从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到普通市民,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投资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因此,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2002年,台商周先生决定投资5亿元,开发芦淞区中鸿人和广常签订投资意向后,芦淞区招商局迅速为其办好了项目立项等手续。但项目建设中却遇到一些麻烦,个别人总想敲竹杠、占便宜。区招商局局长李浩带人去做工作,却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围在一个小房子里。他们处变不惊,一直耐心地做群众的工作。一个通宵过去,终于使群众理解了政府发展经济的苦心,围攻的人慢慢离去了。周先生知道此事后,感慨地说:“株洲有你们这样敢负责肯吃苦的干部,何愁事业不兴,发展不快1随后,他又投资1000万元,在株洲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哪个环节不行就治理哪里,哪个人破坏环境就处罚谁,这在株洲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仅去年一年,市公安局与市建设局配合,果断处置,严厉打击重点工程中出现的各类违法阻工、哄抢盗用工程物资行为,共侦破查处相关案件211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则开展了“为企业大改制服务”、“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专项活动,审结合同纠纷案553件;市招标局加大对串标、陪标等行为的处理力度,检查在建工地390个,查处违法违纪案件59起,查处率结案率均达100%;市商检局将各出口企业的报检次数由3次缩短为1次,一年为企业节约费用1500万元。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城市要不断提升竞争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株洲人体会尤深。

  200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与株洲电力机车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城轨车辆项目上进行紧密合作。

  作为世界著名的公司,西门子不到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寻找合作伙伴,偏偏相中株洲电力机车厂,除了看重该厂在电力机车研发与生产上的实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厂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乃是我国交通轨道领域的权威。能与之合作,自然求之不得。

  对于刘友梅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技工作者,株洲市委、市政府待若上宾。根据市里的人才联系制度,市委书记肖雅瑜亲自作他的“对口”联系人,经常上门拜访。

  人才联系制度,是株洲市在两年前建立的。根据市里统一规定,46名市级领导、400余名处级干部分别与90名高层次人才和1200多名专家建立紧密联系,定期走访,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两年来,该市仅为高层次人才就解决实际困难200多个。

  在别人看来,株洲的人才已经不少了,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业人员已有21.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其中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69人。但他们仍敞开大门,设立了引才纳才“零门槛”制度:大专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和用人单位证明即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暂无接收单位的也可以先落户再择业;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来株工作,给予2至10万元安家补贴。近3年来,株洲市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50余人,其中有正高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的257人。还有不少专家应邀到株洲定期工作,其中两院院士就有4人。

  株洲不仅爱才、惜才,还想方设法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成立了全省第一个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目前已孵化企业54家。同时,建立了200多个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基地,创建了株洲高新区、醴陵陶瓷科技园、金山民营科技工业园和株洲中小企业促进园等科技园区,大量吸纳科技与管理人才。

  人才支撑了株洲的科技,科技促进了株洲的经济。今年上半年,株洲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0.3亿元,同比增长12.6%,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4%以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