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界?媒体?浮燥何时休 透视杭州“挖宝”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8:14 人民网

  事件始末

  2005年9月1日,多家媒体转发了文汇报驻浙记者万润龙发出的报道《一教授称杭州宝石山有宝石招致上千人凿山寻“宝”》。

  报道说,一周以来,“成百上千的杭州市民和游客随带榔头、凿子、老虎钳等工具,

来到西湖新十景之一的‘宝石流霞’宝石山上凿石寻宝。尽管岳庙管理处的30多位干部员工以及宝石山管理办、北山派出所派员上山阻拦,但这方圆2000多亩的山体石峰防不胜防,管不胜管。短短几天时间,宝石前山的许多石峰及寿星石、宝石流霞、馒头山和蛤蟆峰等主要景点已被挖得千疮百孔。”

  起因是8月23日的杭州日报刊出了一则新闻:《宝石山上真有宝石 》。称:方起东教授透露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给西湖博物馆采集岩石标本的过程中,专家们研究后发现:“宝石山”发现了红色的宝石,从地质学的角度称之为“碧玉”。在写有沙孟海先生“宝石山”三个大字的岩壁边,方教授兴奋地说:“嵌在岩壁上小到核桃,大到拳头的赭红色小石块,就是‘碧玉’了。”接着介绍了方教授对“为什么宝石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碧玉,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的解释。并说这一消息让杭州的地质界与地理界都很重视。专家们说,这为考察杭州的地质演变与地质构造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还极大地提高了宝石山的旅游观赏价值。当天杭州的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又将这则消息反复爆炒,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混乱场面。

  杭州日报算是尚能赶快补过,“8月27日在一版显著位置再登一则《宝石山上的“宝石”不能随便挖》的消息,还是以专家的口称‘宝石山上的[宝石]既无欣赏价值更无经济价值’,并配发了短评《弄错啦》,杭州的其他媒体也同声谴责那些上山挖‘宝’的市民。岳庙管理处和公安部门加派人手在山上巡逻管理,但每天依然有市民上山挖‘宝’不止。”

  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报道,并加了个标题:哗众取宠引出恶果。就是哗众取宠

  新华社转发时使用的标题“哗众取宠引出恶果”是恰当的。

  因为在宝石山上的岩石中有碧玉这种矿物,早就为人所认识。不是经方起东先生等考察后才被发现。

  文汇报的报道说:早在2001年12月1日,本报就发出过《一批地质学家考察作出结论:西湖原是火山口》的独家新闻。那是指“火山口”,对于宝石山上的岩石中含有碧玉,我清楚记得,在更早的时候就已被认识了,手头没有资料,但现在网上的资料日益丰富,一搜索,居然在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095年编成,中华书局出版的《杭州市志》中就找到了一条:1950年以后,地质部门对西湖湖中三岛和湖滨公园地质钻孔取样分析,认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晚侏罗纪时,以今湖滨公园一带为中心,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火山爆发,宝石山和西湖湖底(大部分)堆积下大量火山岩块,由此,曾出现火山口陷落,造成马蹄形核心低洼积水,即西湖雏型。1979年,地质工作者对湖滨二个钻孔采取的岩样作微体古生物分析后著文认为,根据不同化石的组合,西湖在全新世时期的发育可划分为早期泻湖、中期海湾、晚期泻湖三个阶段,随着钱塘江沙坎的发育,西湖终于完全封闭,水体逐渐淡化,形成现在的西湖。(中国杭州·杭州市志)夏树芳先生在1987年写的科普读物《地质旅行》所附地质旅行实例中,有西湖地区的路线,也说了:“沿葛岭、宝石山至孤山一线,可以观察火山碎屑岩地层,了解晚侏罗世浙江火山活动之一二。也可注意‘宝石’(火山岩中的碧玉)的由来以及寿星石、石屏风、正川洞、紫云洞等名胜与火山岩地貌的关系。”这本书已有网络版,在杭州少年科学院的网站中就有。我还查到,上海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编的杭州实习区山水地貌这部分,对宝石山有“宝石”也有明确的解释:“宝石山,赭色“宝石”,比比皆是,造型各异,大小不等,闪闪发光,逗人喜爱,故由此得名宝石山。“宝石”,系碧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酸性火山喷发的产物.实际上就是火山喷射出的二氧化硅成分为主的岩浆粗大碎屑,并被岩浆中氧化铁染成红色。”(杭州实习区山水地貌/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

  这本书的地层部分,在侏罗系(J)的介绍中也有:“上统黄尖组上段(J33h);厚630m以上。为一套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系,其层位相当于黄尖组上部第三段。下部亚段厚176m以上,自下而上为流纹英安质灰绿色角砾凝灰岩、灰紫色熔结凝灰岩,灰黄、灰绿色沉凝灰岩夹凝灰质粉砂岩。中部亚段厚约l00m,自下而上为灰紫、紫红色流纹英安质玻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夹黄绿色沉凝灰岩。上部亚段厚度大于354m,依次为紫灰、紫红色流纹质玻屑晶屑熔结凝灰岩;含角砾及少量碧玉团块熔结凝灰岩、玻屑熔结凝灰岩、含大量碧玉团块熔结凝灰岩。各亚段的岩性序列分别代表火山喷发的一个小旋回。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栖霞岭、葛岭、宝石山、孤山一带有出露。”

  引这么多,是为了证明这次方起东先生等的“发现”, 是已经纳入教学和科普的知识,说不上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遗憾和教训

  9月1日,负责管理宝石山园林文物的岳庙管理处党委书记周岳云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花大力气实施西湖综合整治工程,光宝石山的基础设施、灯光布局和林相调整就花了近5000万元,新西湖因此变得更加美丽。想不到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市民和游客一点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给宝石山和西湖带来的是难以弥补的破坏。”

  周岳云还表示,他感到难以理解的是,一两位学者的一己之见,况且根本没有经过权威部门的认定,就随随便便地“透露”给媒体,而媒体也有闻照登,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恶果。这笔账都不知向谁算?说的很有道理,切中时弊。不过看来周先生也不知道,这并非是他们有什么“一己之见”,而是早就有人讲了,是有的少年儿童也知道的知识。如此渲染只能说是“哗众取宠”。

  不过方先生和作报道的记者及发出这篇报道的编辑,看来也不知道以前已有人讲过,也许并非有意哗众取宠。但通过以上事实,至少可以看出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从事科技新闻报道人员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贫乏,特别是缺少科学精神。

  2、高校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学术领域必须清除浮燥之风。

  3、公众的科学素养太差,科普工作仍很薄弱,必须加强。

  因为如果有关人等,其中有一位看过夏树芳写的科普读物,或了解有关的知识,就不应如此宣传了。

  如果确实不知道,那在发报道以前,能查一查有关材料也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须知一项科学发现的宣布,不是个人随便一说就能成立的。

  在地质学中,一个正确认识的建立,大多不是一次就能确认,需要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后来的发现,总是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一般在论文的开篇,都要明确那些是前人已经做了的,那些是自己取得的成果。怎样报道,考验着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正是现在某些媒体工作者所缺少的。如“地外文明光临泰山”之类,不管它是不是真实,只要能产生轰动效应就纷纷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明明采用的是陕西天文台刘次沅研究员计算的结果,有的媒体报道出来却成了“江晓原断代夏商周”。

  再说宝石山的岩石中含有碧玉这种矿物,作为专门从事科技报道常住杭州的记者,本应有所知,作为地理教授更应该掌握。而从杭州日报为了挽回影响,8月27日再次发出文章,其中对此作出纠正的一段文字来看:省地质专家方起东教授从电话里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他说:宝石山上有宝石,其实是基于地质价值这个角度来说的,它的发现对杭州的地质演变与地质构造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但是,在当年火山爆发的强大力量下,大家看到的碧玉其实早就被炸成了碎片化石,即使将它们提炼出来,也难以用来加工工艺品。况且,宝石上的碧玉因为含有大量的氧化铁,不是纯净的宝石,本身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市民们即使捡回去既没有欣赏价值,更没有经济价值,还把整个山体的环境给破坏了。(没经济价值宝石山上的“宝石”不能随便挖来源:杭州日报)仅仅220字(含标点符号), 便有以下常识性的错误或语言使用不当。1、“宝石山上有宝石,其实是基于地质价值这个角度来说的,”

  查宝石(gem)不是一个地质学、矿物学中的学名,“凡矿物颜色鲜艳美观,折光率高,光泽强,透明度好,硬度高(一般5以上)化学性稳定者,都可作为宝石。”(地质词典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分册,地质出版社,1985,页98)碧玉是矿物jasper的中文译名,是一个矿物的学名,翻译时用了中文里原有的“碧玉”这个词,但并不完全等于中国原来作为宝石使用的碧玉,它如符合宝石的要求是宝石,不符合就不能是宝石,虽然作为矿物仍叫做碧玉。

  上海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杭州实习区的教学指导书中说“宝石山,赭色“宝石”,比比皆是。给宝石二字加上引号,表示他们注意到两者的差别,作得是对的。这次出现上山“挖宝”事件,就是由于报纸一开始没有讲清楚。这个再次发出的解释,仍不准确。2、“碧玉其实早就被炸成了碎片化石”

  化石是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碧玉的碎片不能称为化石。3、“将它们提炼出来”

  按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的实习材料介绍,杭州宝石山的碧玉矿物,是以团块状存在于侏罗系的两层熔结凝灰岩中,一层含的少,一层多。碧玉是与其他矿物集合在一起,并非化合,要取得它,不是去“提炼”。4、“宝石上的碧玉因为含有大量的氧化铁,不是纯净的宝石,本身没有多大的价值”“宝石上的碧玉”,疑在“宝石”之后漏了一个“山”字;何为“大量”?何为“纯净的宝石”?表述也不清楚。作为矿物的碧玉,是二氧化硅(SiO2)胶体沉积物。所谓纯净,当是指碧玉中除了二氧化硅,别无他种化学成分,说“宝石上的碧玉”“含有大量氧化铁”,但在碧玉中,即使含的氧化铁较多。无论如何还是以二氧化硅为主。更重要的是,碧玉或其他宝石,不一定因在其应有的化学成分之外还含有其他成分而贬值,宝石能呈现五光十色,正因为有某种杂质的存在。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从事科技新闻报道的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欠缺,从这次《宝石山上真有宝石》的误导来看,便有明显的表现,但也是可以补救的,如果通过这些教训,按照工作的需要,对相关的科学知识深入学习,接受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还是可以做得很好的。有的人还采取在职或用全时再读一个学位,当然更是扎实。而无论是自学或补课,都得下一番工夫,从打基础作起。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对做好科技新闻报道来说,也是适用的。

  有的“科学文化人”与此相反,散布什么只要学了他们那个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没有受过具体科学训练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传播工作者,掌握或比较熟悉某一门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很重要。也许是为了吸引人来学,迎合一些人害怕学自然科学艰苦的心态,或者真的是奉行他们的理念,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实是欺人之谈。

  人类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不对自然科学本身认真学习,打好基础,仅仅去学那些上层的课程,犹如建楼房只要顶层,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宝石山事件,固然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如能正确认识,从中可以学到的东西也不少,而如不以为意,则还会以别的形式出现。

  作者:陶世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