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气东输: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0:1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常志鹏、刘书云)今年1至7月份,西气东输工程累计向下游用户供气近20亿方,预计全年稳定供气超过36亿方。就是说,西气东输一年的供气是目前我国全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十分之一。西气东输正不断提升我国天然气在整个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改写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是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2000年,西气东输工程开

始启动;2002年7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10月1日,西气东输管道东段建成投产;2004年12月30日,全线正式商业运行。

  今年是西气东输全线商业运行的第一年。正因为是第一年,其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就体现得特别明显:

  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存在过度依赖煤炭的问题。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均高达72%。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若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反映到能源领域,约需发电装机容量9亿千瓦左右。如果全部采用火力发电,约须新增12亿吨以上电力用煤,由此将给资源、采掘、运输及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天然气就成为我国改善能源结构,寻找煤炭替代能源的主要选择之一。

  目前我国东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已不堪煤炭的高排放、高污染。专家对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为29∶1。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华东地区酸雨的发生率,上海约为11%,江苏约为12%。西气东输年输气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意味着可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每年减少烟尘排放27万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贾承造说,以西气东输工程为骨干,加速营建覆盖全国大部地区的输气管网,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用天然气替代一部分石油,应该是维护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一种现实选择。

  西气东输天然气用户主要有城市燃气用户、化工用户和工业用户。其中,城市燃气用户约占总用气量的 50% ,工业用户占40%,化工用户占10%。截至2005年8月25日,西气东输共向30家用户销售天然气。目前日最大供气量为1286万立方米,日最大销售量为1140万立方米。为城市居民燃气、工业燃料煤改气、化工和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不仅促进了下游四省一市的能源结构调整,实现部分省市天然气利用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中零的突破,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中国石油与各天然气用户严格履行天然气销售照付不议合同。2004年元旦,西气东输天然气正式进入上海,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为改善上海能源结构,提高社会环境质量做出了贡献。上海化学工业区是“十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也是上海四大产业基地的南块中心,被誉为“上海工业腾飞的新翅膀”,建成后工业产值可达1000亿元人民币。2004年底,西气东输“天然气”正式向化学工业区的支柱项目和龙头骨干项目赛科90万吨乙烯工程供气。上海市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十金认为,西气东输天然气为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工业腾飞的新翅膀”注入了腾飞的动力。

  2004年1月18日,西气东输正式向浙北地区用户供气,标志着浙江省天然气利用实现了零的突破。天然气作为优质能源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浙江省累计接纳西气东输天然气1亿立方米,正式开通10家用户,创造经济效益10多亿元,实现天然气在浙江省内一次性能源消费中“零”的突破并快速增长,预计将在年底上升到1%左右。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浙江省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将从现在的几近空白提高到10%左右。南京、合肥、宜兴陶瓷原利用煤制气为主要城市燃气,2003年底用上西气东输天然气后,气量得到保障,能源调整有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空气污染有所控制,投资环境有所改变。居民反映,与原来的煤气比,生活档次高了,费用少了,安全了,也环保了。

  郑州使用中原油田天然气已有十多年历史,总用气量不过8000多万立方米。随着西气东输大管线通过,郑州市场天然气用气规模年增5000万至6000万立方米,由单气源供气变为双气源供气,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