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术“大跃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0:16 重庆晚报

  贺芒

  年纪稍长的人对历史上的大跃进一定不会陌生。大炼钢铁,大放卫星,粮食亩产量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结果呢,炼出来的全是废渣,粮食亩产量也是弄虚作假。

  近年来学术界的新鲜事也不少。一个工作不过数年的青年学者,可以出版专著四五部

,几乎平均一年一部;一个教授一年发表100多万字的论文,平均一天近3000字以上。

  科研成果已经成为对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职称、奖金无不与此挂钩。可惜,高校并不是工厂,可以通过计件工资的方法来提高产量。高校是产生精神、文化、思想的地方。精神产品需要长时间的积淀,磨砺,需要厚积薄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思想者一刹那的灵光闪现。有的学者,勤奋工作,努力研究了一生,可能灵感一生也不光顾他,他什么也没有创造出来。有些学者,穷尽毕生精力,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也只为了论证一个学说。如我们熟悉的伽利略、居里夫人。但他们却给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目前高校的考核制度并不允许学者的失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它的科研指标。一般来说,重点大学的教授必须每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或三年之内写出一本专著。据北京的一位学者研究,如果每个人都从质和量上达到这个标准,我们一所1000名教师规模的大学15年后将产生700名左右中国一流的学者和教授。水平直比麻省理工学院甚至哈佛大学。

  是否能赶上哈佛大学且不论,却产生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后果。一些学者,把自己的论文一篇分成两篇,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还有学术注水,抄袭等现象也层出不穷。难道说这与高校的考评体系没有一点关系吗?几个月前,上海交大的教师晏才宏去世,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一千多篇悼文,篇篇情真意切。一位学生写到:不知天堂的人学电路吗?如果也学,那他们应该很幸运了。教电路的晏才宏教学效果极佳,堂堂获得学生的喝彩,被称为“魔电”。但是,他至死都只是一个讲师,只因没有论文发表。而他没有发表论文的原因是不愿意为评职称而随意制造学术垃圾。

  希望像晏才宏这样至死仍在坚守,不愿向现实利益低头的人多一些吧!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