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顽主》 几个“大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1:58 新京报 | ||||
第234期1988年《顽主》开拓京味喜剧,本报专访主演葛优 “王朔电影年”的四部“王朔电影”中,与王朔小说原著风格最吻合的当属《顽主》一片。《顽主》由米家山执导,峨嵋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中于观、马青、杨重等角色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葛优、张国立、梁天、马晓晴等一批演员也从玩世不恭的“顽主”“发迹”,开始为全国观众所知,中国的影视圈里多了几位笑星,京味都市喜剧阵 容壮大了。
著名《顽主》工作照,葛优、张国立、梁天爬上了这架梯子,成了“大腕”,而梯子下面的潘虹却遭遇了自己表演生涯的滑铁卢。
《顽主》的表演状态比较放松,这与以往的影片就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杨重”葛优:纯属偶然 据导演米家山介绍,《顽主》与葛优的结缘“纯属偶然”。他回忆说,当年为《顽主》招募演员时,有个人前来应征,此人是葛优的朋友,因为没有单人照,于是交来一张合影,其中就有葛优。看着坐在后排的葛优一脸装傻的表情,米家山立马认定这个角色非葛优莫属。而原本无意出演《顽主》的葛优,受到米导赏识走进剧组后,拍戏没有丝毫马虎。拍完片后,当葛优第一次拿到800元片酬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过这么多的钱啊1 在《顽主》中饰演代替肛门科大夫王明水谈恋爱的杨重,在影片开场的精彩表演颇为经典,也正是这段传神的表演使得《顽主》上映之后,葛优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在当年的“金鸡奖”评选中,葛优获得最佳男演员提名。从此葛优的表演生涯平步青云,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由张艺谋执导的《活着》一片,葛优因此而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而在此之前,葛优已经在舞台和银幕上跑了近十年龙套。从《顽主》开始,幸运跟上了他。在给《顽主》配音的时候,张艺谋又找了他演《代号美洲豹》。葛优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运气好,人生里该有的机会都赶上了,“后来,滕文骥找我演《黄河谣》中的土匪黑骨头。完了黄蜀芹找我演《围城》,王朔、冯小刚找我演《编辑部的故事》,我还犹豫着不想去呢。再接着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的《活着》,然后是小刚的贺岁片,这些事说起来呀,特别顺。” “于观”张国立:时机成熟 张国立所饰演的于观戏份最重,也是影片的核心人物。张国立从艺前曾经是一位铁路工人,参加过修建湘黔铁路。张国立曾说过,他当年所在的单位是最基层的工班,一年多的铁路生涯对他的人生观形成很大的影响,那就是像身边的师傅们一样默默无闻埋头苦干。1971年,张国立考入成都铁二局文工团学员班,毕业后留团工作。1982年调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1984年涉足影坛,在故事片《嫌疑犯》中饰主要人物马斌,1987年在卖座武打片《八卦莲花掌》中饰主人公麦耿。张国立谈道:“我在四川呆了很多年,可以说当时在四川已经是小有名气了,被人称为“西南第一小生”,那时候我不愁没有戏拍。我还有一大堆头衔,状态非常好。” 张国立与米家山是老相识,早在1983年米家山导演的电视剧《弯弯的石径》中,当时在铁路文工团工作的张国立就参加了拍摄。五年以后,在米家山执导的影片《顽主》中33岁的张国立所饰的于观,成功地表现了这位调侃别人也调侃自己的城市“多余人”形象。随着电影《顽主》在全国的走红,张国立于1989年到北京发展,1996年凭借《混在北京》获得“百花奖”最佳男演员,而之后更是在电视荧屏上大展拳脚。 其他角色,命运各异 在《二子开店》中和陈佩斯起哄“开店”的梁天,当时还在北京市服装八厂工作,在《二子开店》中“吊儿郎当样儿,一双笑眯眯小眼睛”的“麻杆儿”,进了《顽主》剧组依然是“一点正经也没有”,话多不嫌累的“小混混”模样,后来在《喜剧明星》、《天生胆蟹、《本命年》、《我爱我家》、《海马歌舞厅》等一大溜影视作品中的梁天依然发挥特长,把诚实“落后青年”一演到底。梁天表示,“可能是我打小爱和胡同的孩子一起玩的原因,导演们认定了我只能演城市落后青年的形象”。1994年3月梁天和好友葛优、谢园组建北京好来西影视策划公司,出任董事长至今。 扮演“刘美萍”的马晓晴1986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因不喜欢学校的教学方法退学,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她曾在谢晋导演的《啊,摇篮》中饰演小红军,后来又参加了《九月》、《一往情深》等影片的演出。《顽主》中,20岁的马晓晴饰演的百货公司手绢柜台组长刘美萍是一个热情、可爱又有些迷糊的姑娘。马晓晴富有个性的表演在中国女演员中独树一帜,之后被多位知名导演看中,出演了《北京你早》、《周末情人》等当代都市题材影片,在《编辑部的故事》等电视剧中也有出色演出。 要说当时《顽主》剧组中最大的“腕儿”当属潘虹。之前已凭借《苦恼人的笑》、《末代皇后》、《人到中年》、《井》等片登上各种领奖台的潘虹,因为另外一个身份———《顽主》导演米家山的夫人,而出演了《顽主》中于观的女朋友、艺术女青年丁小鲁,可能是气质不符,潘虹表演拘谨,同影片整体感觉有些疏离。《顽主》和稍后的《最后的贵族》成了公认的潘虹表演生涯的滑铁卢。 整理:本报记者 张悦 「大腕说」 葛优:叫我“杨重”我得意 《顽主》对我来说是一部挺重要的电影,当年这部影片得了个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从这之后圈里算是注意我了,所以之后才有了出演《编辑部的故事》、《围城》等这样作品的机会。这种调侃幽默式的影片类型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就像王朔的小说,一出来就引起很大的关注和反响。 其实这部片子拍得挺顺的,几乎没遇上什么麻烦。那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编剧沟通的做法,当时不但不认识王朔,甚至都没见过他,因为他从来没有到剧组探过班,我是在之后拍《编辑部的故事》时才第一次见到王朔的。我和张国立、梁天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像影片中的这样,我们当时都是看的小说。我们在搭词时都很随意,把生活中的一些原生态气息都带了进来。因为对白都很生活化,所以我们在表演时的状态也比较放松,这与以往的影片就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在《顽主》中的表演方式对我以后的风格影响很大。现在我是人多了就得躲,但那个时候有人在大街上叫我一声杨重,我简直得意极了。不但观众喜欢,在圈内这部片子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时影协还专门为《顽主》开了一个专家座谈会。之后我演了许多创作风格和人物特点都比较类似的戏,这种表演风格也就延续了下来。现在回过头想,当年就是没有宣传一说,不然这部片子一定会更火。其实这部片子很好看,即使现在重新拿出来放映也不逊色。 口述:葛优 采写:本报记者 孙琳琳 ■导演 米家山:淡出影界 米家山生于1947年5月,山西人。197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同年分配到峨嵋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助理、场记。1983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深造,1985年毕业回到峨嵋电影制片厂,执导的电视剧《弯弯的石径》曾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1987年,与韩三平联合执导影片《不沉的地平线》。 1988年,独立执导电影《顽主》,一炮打响,荣获第九届“金鸡奖”六项提名。1989年他拍摄反映中小学流失生现状的儿童片《你没有十六岁》,被认为观点失之偏激,争议颇大。他执导的影片还有《巴黎来的枪手》、《袁氏遗产案》、《圣保罗医院之谜》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离开电影圈从事广告和地产,有报道称其淡出电影圈的原因是看不到中国电影的希望。多年来米家山很少接受采访,去年有消息称他将重出江湖,成立一个“中国青年电影基金”,支持第一次想拍片和想演电影的青年人。 (张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