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一腔热血写“抗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4:44 新民晚报

  从5月28日至9月5日,本报推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刊》共25期,并以此为“主战场”在相关版面作了一系列报道。其间,本报采编人员深入采访,精心撰写,认真编辑,不仅为读者奉献了众多精彩篇章和图片,而且自身也从中得到锻炼,精神受到了新的洗礼。今天,我们发表本报国际新闻部3名年轻女记者赴国外的采访体会,从一个侧面展现记者们书写“抗战”的心境。

  张颖:老人让我感动

  为出版《新民环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太平洋战场纪念特刊,我被派遣去菲律宾和印尼采访。

  此行匆匆辗转于战地遗址、博物馆、纪念碑及老兵、慰安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当年参加抗日的华人老战士,虽然都已是耄耋老者,虽然在政治风云变幻中,经历了种种不公,尝尽了人生艰辛,但依然百折不挠,乐观宽容。众多的印尼华人家家都有一本血泪史,经历了亲人被杀、店铺被烧,毕生心血顷刻化为乌有的沉重打击,但他们不怨艾、不沉沦,仍然积极推广华语教育与中华文化,在困境中不忘根本,在寂寞中坚守信念。

  当老战士们用苍老的声音怀念着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时,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气节与坚韧,让我深深感动。

  卫蔚:令人反感的“秀”

  起程前就一直在后悔,要是早行动半个月,就正好能赶上日本天皇在塞班的首次“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的慰灵之旅”。但是到了塞班,遇见了许多经历过“6月27日、28日”的人,还是能感受到日本当局在歪曲侵略历史的错误道路上渐走渐远。

  听塞班的韩国侨民说,日本天皇迫于韩国侨民的抗议和舆论的压力,在28日去了遇难朝鲜劳工纪念碑,但与他在万岁海的高调吊唁相比,“拜访”朝鲜劳工纪念碑时,日本政府不允许任何记者拍照片,再加上岛上几百名警察按照日本人的要求把整个北岛地区全部封锁,不允许岛民进入,“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在纪念碑前做过什么”。

  后来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日本媒体的英文稿,对于天皇的这个举动,文中认为他只是在那里做做样子而已,根本没有诚意对当年日军犯下的暴行作出忏悔。

  如果真像“忠魂碑”碑文上所说,在塞班战死的日军进行的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为什么碑上会有抹不干净的口香糖?为什么要“先遣队”鼓动岛民加入欢迎队伍?如果日本天皇真的是“慰所有死难者之灵”,为什么只见他向阵亡日军鞠躬而不见他向死难劳工低头?一些侨民对记者说,只有口头的反省,没有真诚的道歉和实质的举动,那么无论日本当权者再去几个国家,也只是一场场令人反感和愤怒的政治秀而已。

  丁珏华:为了不再忘却

  上个月,顶着烈日和酷暑,我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走了10天。新马泰已是传统旅游线路,然而此行无幸游玩,是以特派记者身份、肩负《新民环球》二战胜利60周年东南亚战场特刊的采访任务。10天里,踏访了诸多战争遗迹及纪念碑,采访了若干战争亲历者。

  战争结束60年,因此无论日军屠杀幸存者抑或抗日部队老兵,曾经亲历战争岁月者已无不是古稀甚至耄耋老人。然而说起当年,众位老人无不记忆犹新,急于诉说所历战争之惨烈之苦痛,一再告诫要让后世铭记之警惕之。

  不由想起读大学时,国际关系史教科书后附有《联合国宪章》序言,劈头就是:“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每次至此便不忍卒读,“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半世纪内两次世界大战,是何等锥心刺痛,才能凝成这等泣血文字。

  然而60年,那些曾经身历战祸的老者正逐一逝去,“忘却的救主”(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也快要,或许已经降临。“惨不堪言”,战祸面前,文字是无力的东西,唯一的用处也许便在纪念,为了不再忘却。

  本报记者沈月明(中)正在采访北海道劳工幸存者张先生(右)张龙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