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制度保障的构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6:23 人民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它不仅是美好的前景,更是重大的战略任务。如何使前景成为可信的现实,战略任务成为有效的实践。极为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必须充分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因此有必要就和谐社会应当推进制度化,形成和谐社会制度保障的基本原则,当前若干重点制度等项内容进行探讨。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推进制度化

  首先,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有其科学的内涵,在胡锦涛同志所阐明的六个基本特征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包含着对制度的重视和需要。民主法治包含着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公平正义包含着在制度基础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诚信友爱包含着道德规范也包含着保证诚信和平等互助的行为规则;充满活力离不开尊重和支持创造活动、保护创造成果的种种制度;安定有序包含着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稳定、社会团结所需要的在制度基础上的良好秩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更是包含着众多的调整人和自然关系行为规范。这些对制度的理解和需求,表明构建和谐社会,是理想和实践的结合,也是在制度化的基础上实现目标和过程的统一,让社会在体现和谐的规则中有序运行。

  二是,社会的和谐状态需要与制度化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制度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又是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表达了人民的共同愿望,人们更迫切地期盼这个愿望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使社会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人们在良好的制度引导和规范中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对制度的重视和需求,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也是通过艰辛的实践而获得的对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指导思想,不仅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而且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都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是必须遵循的正确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制度化,是一个应当重视的有效途径,也是符合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和实际步骤。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视推进制度化,其基石是法治,其核心是宪法和法律。半个多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执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不久前,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法律上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上述十分重要的经验和要求,都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可以相信,遵照这个方向进行法制建设、制度创新,着力提高社会生活、社会事业的规范化水平,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就能在以法治为基石的制度保障体系强力支撑下,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与实践有序地稳定地形成紧密的结合,使目标与过程沿着法治的途径趋向统一、实现统一。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体现在法律制度中,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过程中,有效地成为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行为规则与巨大力量。

  四是,和谐社会是一个由众多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是建立在多样性和存在着差别基础上的,社会的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需求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要使这个复杂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围绕一个共同目标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互利互动、协调一致,达到和谐状态,可行而又有效的选择就是形成科学、系统的制度,作为共同遵守的有权威的行为规则,引导和规范存在不同差别的、多样化的社会成员行为,维护公平,协调利益,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共求发展。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人类社会长期的经验所证实了的也是中国当代所高度重视的,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更应强调和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深信适合和谐社会的良好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追求。

  二、形成和谐社会制度保障的基本原则

  能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并能真正在实现社会和谐中发挥保障作用的制度,应当在其形成过程中重视和遵行下列原则。

  一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制度中,必须切实体现这种社会理想的科学内涵,符合它的基本要求。这是相关制度能否发挥保障作用的决定因素,也是需要制定什么制度、废除或修正什么制度的权衡尺度。或者说,形成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制度,排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不合时宜的旧规,是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一贯宗旨。

  二是,形成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各项制度中,贯彻始终的重大课题是,如何更好地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这个课题是从制定法律到制定各项具体制度的立足点,也是从和谐社会的目标到变成人们行为规范、行事方式的着力点,在形成各项制度的过程中,不仅使制度的制定者、支持者面对这个课题,而且要严肃地考察如何在制度里体现这个课题的要求。

  三是,为适应和谐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应是一个科学的制度体系。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由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因子多层次组织起来的,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就会是一个体系,并且是一个相当大的体系,应当按照这个要求进行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做大量的工作,往往在许多领域不是一部法律、一个法规、一项规章就能覆盖,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制度体系,适应引导、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多种需要。

  四是,为和谐社会发挥保障功能而形成的各项制度,不但要有明确的订立制度的宗旨,而且是重视可操作性的,也就是各项行为规则具有针对性,是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和谐而制定;具有可行性,是可以实际执行的而不是虚置的条文;具有可靠的支持,是有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作为实施的支撑,而不是单打一的制度要求,或者说是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结,互为支持的,特别是财权与事权相适应,权利与责任要在实务中统一,应当在制度中包含着推进和保证制度实施的举措,如监督机制、问责条款等。

  五是,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必须坚持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在新时期,中国的奋斗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人民的共同利益,社会和谐的可靠基础。相关的制度保障机制要坚实有力,就是在各项制度中目标明确,要充分重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有广泛的、有成效的沟通机制,社会公众可以顺畅地表达意愿,制度制定者真诚地而不是形式地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尊重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在社会中寻求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的制度性均衡。这样既有力地保障和谐,又使所定制度在社会内部得到切实支持。

  六是,在和谐社会中发挥保障功能的制度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是动态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以下五点需要关注:1、现阶段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推动制度创新;2、充分重视已有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3、在多领域、多层次的制度体系中,制度不足的应当加紧建立,制度层次不合适的特别是应进入较高层次的应当及时提高制度层次;4、制度不完备的特别是基本制度良好而缺乏可行的配套制度的应当及时配套,消除基本制度虽好但无配套制度支持而被阻的现象。5、适时剔除制度中已不适应的、与和谐不协调的制度,消除制度中不和谐因素,抑制有损和谐的陋习。

  总之,和谐社会需要制度保障,在其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依法治国,围绕和谐社会的目标,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当前在形成制度保障中的几个重点

  构建和谐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的内容很多,极为复杂,而且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都取得巨大成就,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迈向新的高度,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和制度保障的进展,当前制度建设事项很多,仅就其中几项作简略建议。

  1、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基本制度。这四个公平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成员所共同关注,在现有法律制度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应当根据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进一步地体现,完善、充实已有规定,按照需要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新的制度。没有公平就不能实现和谐,而公平又是相对的,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具体的,因此需要权威的相应的制度。

  2、加紧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有的制度应当走向完善,层次不够的应当提高层次;已有的经验应当系统化、制度化;缺少的制度应当加快制定,尽可能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广泛的内容都有稳定、可信的规则。当前有意见希望制定内容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在其可行性未得到证实前,应逐项地制定单行法律或单行法规,并进一步形成配套制度。

  3、推进建立健全体现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分配制度体系。这是关系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也是许多社会矛盾集中的领域,更有必要建立鼓励创造社会财富又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使社会能以理性合法的形式,以制度化的方式妥善协调利益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加大调节分配制度,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分配制度涉及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涉及经济发展和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在制度保障中最重要也特别复杂,但又是很迫切的。

  4、推进建立健全扩大就业的制度保障机制。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扩大就业在现阶段成为最关心的问题,应当重视以制度为保障推进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使就业服务体系规范有序,引导用人单位扩大就业容量,政府增加就业资金的投入。就业制度应当更具有可行性,更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5、推进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要考虑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共同富裕。社会事业的举办、公共产品的提供,教育资源、卫生资源的配置,城乡的差别,区域的不平衡,都应当有相当层次的制度进行协调、调节,这样的制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或者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进行更多的规则调整和更多的创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重大的战略任务,为其提供制度保障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上面仅作有限的、初步的探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