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就地多元化"是促进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7:07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6日讯记者吴皓报道:在今天举行的“21世纪论坛”专题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女士提出了“就地多元化”的概念,她说,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由超大型的人口规模及农民占大多数的事实决定了所要走的现代化之路注定与欧美不同,也与其他任何一个亚洲国家不同,要使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就地多元化是必然的选择。

  杨团女士所说的“就地多元化”的基本轮廓是:农村生态地理环境大体上维持原貌,有相当的比例的农耕土地;农民的身份并没有变成城市居民;农民的谋生方式多元化,在大多数地区农林特产的深加工可能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农民享有的社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与周边城市带相似的水平,这个水平并非基于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而是大力推行社会政策的效果;社区生活是开放的,与社区外更多交流与互动,人口聚居的程度更高,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封闭的农村社会,又不同于脱离自然生态生造出来的现代城市社会的居间的生活方式。

  就地多元化是促进农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的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杨团说,按照中国城市化的设计目标,加快下一步的小城镇建设,到2030年就是“两个对半”,如果一半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到那时总人口为16亿,即使完全达到这一发展目标,也还有8亿人得留在农村。即便城市化率超过60%,也仍然会有40%的人口,6.4亿人在农村生活。可以预见,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生活方式将长久地存在。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就只能是就地非农化。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那就是城乡的经济增长差距。目前城市与农村相比,人均收入前者为后者的6倍。

  专题讨论会上,杨团女士还提出,政府应该资助农民建设社区公共资产;保护农村的多样化资源,促进城乡优势互补;运用再分配手段,推进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的个人资产积累;以政策鼓励农民建立自治组织,形成利益自我表达的机制等建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