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不可忽视“精神节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8:11 人民网

  自从党中央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以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留给后人的这句令人醒悟的警句,足以说明节约的重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每一位公民而言,关键是要从我做起,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厉行节约,以期促进整个社会节约风尚的形成。

  以我愚见,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中,特别是在建设节约型的机关当中,我们在积极开展物质方面节约活动的同时,还不可忽视“精神节约”这一问题。对此,作家蒋子龙曾撰文说:“节约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反过来,一个自信,一个奋发的民族,必然是勤俭节约的。奢侈是颓废,今朝有酒今朝醉,原因和腐败有关,跟社会的风气有关,跟引导有关,跟媒体在追求豪华有关,现在再不谈节约,就我们这点资源,我们这点钱,要是再这样下去,实际上不是经济损失多少,关键是我们丢了一种精神。”是的,节约,就是节约资源,就是对自身欲求有所节制,它是对国家、民族、家庭、自我负责任、重操守的表现。那么,要在行动上能有节约的表现,必须具备有一种节约的精神,换言之,应该先是精神上的节约。

  我所说的精神节约,也就是指的是从时间上的节约、从政治上的节约、从决策上的节约等方面,这些环节如果抓不住的话,所造成的浪费往往是更为严重的。因而,我们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首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节约氛围。不论是领导者还是个体的人,都应该有节约时间的理念。现在有不少的地方,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一种是不能科学利用时间,一种是对于时间的浪费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经济社会的人们,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而事实上,充裕的时间确实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保证。可人们对于节约时间的作用却大为忽视。同志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不注意珍惜别人的时间。在工作上同样如此,一些地方,会议成灾,有关的人参加、无关的人也参加,主持会议和讲话的领导讲起话来,海阔天空,不着边际,越讲越长,把人们大量的宝贵时间泡在了没有直接关系的会议之中,这种资源浪费是相当可怕的。还有,没有关系的领导的陪会,也成了一种资源浪费。有的地方在安排工作时随意性很大,让机关干部代替环卫工人和个体门店去打扫大街,且成了经常性的工作;有的对职能部门本身的工作效益过问很少,却人为地安排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譬如对教育部门,不注重教学质量、不看本职工作搞得如何,却给压了大量的招商引资任务;文化部门,不看他们如何辅导群众文化活动、不抓业余创作,却抽调人力去为农民套果袋、种烤烟等。这些决策上的错位,带来了极大的浪费,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本部门的工作和利益,还不见得能把其他事情能搞好。因此,精神上的节约极为重要,是看不见的一种财富,也极需要我们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能够正确认识,逐步付诸实施。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意思是说,人们无论在个体活动中还是在群体活动中都要“啬”其精神。我们现在去看,应该说《道德经》通篇都在揭示、阐发着一个基本的心理学观点——即精神节约论。所谓精神节约论就是:人应当以最小的精神付出获得最大的实际效果或行为效果。“精神节约论”是《道德经》最富逼真度的命题,是《道德经》的实质所在。它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就是建立在精神节约论基础上的。《道德经》的这一观点与西方19世纪著名哲学家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和阿芬那留斯的费力最小原则的意思都是,即人们希望用尽可能小的劳动,尽可能小的思维消费,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所要求的东西。而《道德经》在这一点上与这两位哲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就是主张通过节约、保持、修养自己的身心而获得最佳实际效果。

  注重“精神节约”,也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需要,是指导我们搞好各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节约不是一句空话,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在各方面的工作实际当中并应该见效的事。要建设节约型机关,必须先有精神上的节约,没有精神上的节约,物质上的节约就缺乏纲领,缺乏精神支柱。所以说,应该把注重“精神节约”和物质节约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去认识、去贯彻落实,唯有如此,节约型的社会才会不断趋于完善,节约型的机关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作者:网友:陈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