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共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8:39 人民网

  一、利益冲突与利益制衡:公共参与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公共利益问题;环境保护,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的提供;防止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本质上是防止私人的利益损害社会的利益,防止某一个利益集团所造成的环境的损坏要社会来承担,从而对社会的福利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正是在这个基本的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公共的问题,自然就需要公共的参与

。只有充分的公共参与,使可能受到损害的利益集团能够在公共决策中有充分的发言权,才能防止另一些集团通过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损害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才能通过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制衡,相互之间的信息披露与信息交换,防止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破坏公共的利益,损害其它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这种参与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媒体进行各种各样的披露,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和代表机制(包括政府、立法机构、议会,也包括日常的各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从而对信息进行充分的沟通。因此公共参与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是一种利益制衡的保障机制,通过利益制衡,保证公共利益不受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的损害。

  在现实当中问题比较复杂,其复杂性主要有二,一是如何在“未来利益集团”不存在的情况下体现他们的利益;二是如何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上平衡当前迫切的生存需要与生态保护的需求。这些都是需要针对各种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事情。

  二、如何代表“未来利益集团”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在人们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人们总是更多地看重现实的需要,社会上的多数人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未来的利益。因此就会通过损害未来的、长远的利益来追求现实的利益,这就导致了资源破坏性的利用、环境的污染等等,导致了经济和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这一代人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眼前的利益,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现实的好处而把那些没有支付的成本转移到了未来,对下一代人造成了损害以及对以后的子子孙孙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而现实当中,即使有了公共参与,在各种公共参与机制当中能够听到的声音往往更多的是现实的、当前的利益集团的声音,是这一代人的利益代表,而具有“未来利益”的那个集团,即“未来一代”,在现在还不存在,结果就导致在公共参与和利益制衡机制当中往往缺少未来利益的代表。如何使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的未来利益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是公共参与机制和我们的政治体制所需要特别着重关心的问题。这就需要特别强调有未来利益的代表参与这样的进程,从而使我们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达到某种均衡。而未来利益的代表往往不是现实的经济利益集团,而是能够看到未来利益与现实利益相互冲突的集团或人士(比如知识分子、新闻工作者,以及由他们所组成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我们需要超脱于现有的经济利益集团的机构和组织,甚至要有意识强化这种利益代表的作用。比如,可以有意识地在政府中设置这样的部门,他们的责任就是代表“未来的利益”,与其他各种代表现实利益的部门相互制衡,而且在机制设计中,就是要他们能够影响公共的观点和决策,甚至影响政治决策。另一方面,就是要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给予特殊的重视,要在机制设置中有意识地加强它们的地位与作用,让他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使公众听到他们的声音,安排他们更多地参与政策的讨论。

  三、生存需要与长远利益

  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当人们现实的经济利益,特别是现在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占到压倒优势的时候,未来的利益如何体现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均衡,这个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情况就更加严重,因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占人口多数的利益集团,都是收入较低、物质生活需要还没有得到基本满足的低收入阶层,这样,在公共参与或政治决策中(比如民主投票中),往往会更倾向于追求现实的利益,而忽视和损害长远的利益。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落后地区对于环保和防止资源的破坏性开采都比较忽视。原因是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现实的基本物质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因此环保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的偏好当中往往就被现实的物质需求所压倒或排挤。总之,是由于现实生存的压力,导致人们更加忽视未来子子孙孙的利益。

  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有利于改进现状的思路就是充分发挥公共参与的教育与信息传播功能。人们参与公共政策讨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身通过这种参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因为在这种讨论过程中,人们在发表自己观点、代表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就听取了别种的观点、了解到了别的利益集团的述求。在体制上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有关长远利益的宣传教育就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使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决策过程中起到大的影响。

  同时,也许更重要的是,在公共参与的过程当中,就可以使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关于有效地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和信息。事实上,当今人类已经获得了许多可以提高当前物质生产水平而又较少的破坏环境的技术、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但是,由于信息交流上存在障碍,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的局限,社会上可能只是一部分人掌握了这些信息和知识,但是却没有通过多种渠道被更多的人所分享,这样公共决策就往往容易失衡。只有在这些知识和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沟通,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的情况下,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而公共参与的过程,本身就可以是加速传播这些信息与知识的过程,参与公共政策讨论的人越多,这些知识分享的范围就越广,可持续发展就越有可能成为普遍的追求,哪怕是在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中。

  四、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持续“不发展”

  最后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公共参与是为了利益均衡,而不是为了利益的失衡,向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不是可持续发展。比如如果只是强调“可持续”而忽视了“发展”,也不是可持续发展。我们保护资源是为了利用资源,只保护资源而不去利用资源这不叫可持续发展。人的利益和偏好都是多元的,人们不仅仅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人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们毕竟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除了有好的生态环境做为生活水平的组成部分之外,人们必然还要提高其他种种物质生活水平和物质生产水平,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水平还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就更是如此。因此核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包括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公共参与机制、政治机制,使得发展和可持续这两者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而不是使某一方面的需要完全压倒另一方的需要,或忽视另一方面的利益需要。

  我们首先要充分重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国家当中,基本物质生活还得不到保障的利益群体,他们的利益仍是至高无上的重要的利益,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的任务。因为人的生存的需要、而且往往是大多数人的生存需要,毕竟是应该最最应该重视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要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发达国家衣食已经无忧了,基本物质生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物质生活水平再提高一些所能提供的边际效应已经很小,而环境的改善对他们来说边际效应当然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人们追求环境保护的意识自然会加强,这是人们的利益所在。而在落后国家,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相对很低的情况下,满足物质需要自然会在公共决策中占有优先的地位。在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保护资源不等于不去利用资源。资源完全不去利用,那么就不称其为资源了。需要加以重视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创造出更好的生产技术、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环保:一方面我们保护了资源和环境,另一方面更好的利用资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单纯追求GDP是不对的,但不追求GDP也是不对的。

  在世界范围内,在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在一个国家内部,富裕集团和贫穷集团相互之间,是存在利益冲突的,而公共参与的目的,就是为了各种不同的利益能相互制衡,达到某种可持续的均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可持续的不发展。人们即需要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又需要一个越来越提高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质量),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是真正的公共参与。相信也会是充分的公共参与的结果。环境保护只是一个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增进人们的福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