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商装修工宰客有默契 购买需谨防五大陷阱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5:33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9月7日电据广州日报报道,说起装修,很多人都有心酸的故事。很多建材老板唯利是图,建材行业管理不规范,商家玩的数字游戏五花八门,暗藏陷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记者近日专赴一些装饰材料市场调查采访,耳闻了一些装修工匠和建材老板“默契宰客”的行径,将其中猫腻公之于众,提醒广大消费者。 陷阱一 抵扣券诱人多“出血” 特价产品往往没有货 张小姐装修新居时,在广州某大型外资连锁建材超市看中了一套价值3000元的大门,商场当时正在促销,凡购买木门以及防盗门,满1000元即送150元五金商品抵扣券,张小姐算了一下,她能够获得450元的抵扣券,“这样买锁、合页就可以不用钱了!”张小姐急忙将门买了下来。当她挑选完220多元的五金产品准备结账时,却被售货员告知,抵扣券必须买满250元才能用50元,为了能够使用抵扣券,张小姐最后不得不又多挑选了20多元的五金产品。张小姐无奈感叹,不知不觉上了套。 陈先生最近发现广州南岸路一家建材超市登出了大减价的宣传单张,一种原价40多元一块的瓷砖降到10多元一块,陈先生马上赶去超市,计算好面积后他准备下定单,售货小姐查了仓库后告诉他,这种特价砖已经没货了。陈先生又看了几个特价品种,均被告知没货。陈先生有些纳闷,是不是碰上了商场故意放出的烟幕弹?后来,他从售货员的口中得知,原来超市通常都是拿一些差不多快断货的产品做促销。 陷阱二 包工包料背后暗藏猫腻 报大数目骗业主多掏钱 很多装修公司喜欢包工包料,其实里面的乾坤不小。李小姐最近正在装修,请了一个师傅。师傅看上去很实在,他对李小姐说:“最好你自己去买材料,反正我不赚你的钱!”但李小姐没有经验,于是她带着师傅一起去买建材。交钱时,她发现装修师傅和店主正在窃窃私语,她仔细一听,发现店主给了师傅200元。原来,在很多材料市场,商家都会给装修师傅和设计师提成,如果他们去买,折扣会低到4~5折,有时甚至是2~3折。 终于装修完了,陈小姐一看账单,吓了一跳,原本1万元的装修费用多出了3000元。仔细一看,电线费用从预算的2000多元飙升到3900元,原来精明的设计师在初步预算时故意少算了几个插座位置,但又在合同上注明了:按照实际发生的数量计算。陈小姐算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设计师捞钱的另外一招就是报大数,陈小姐原来有5面墙需要刷漆,后来因为变动只刷了3面,但设计师仍按原来的面积计算,前后相差10平方米。 叶先生在某装饰材料城选地板时交了300元定金,但商家并没有提供。后来他又看上其他地板,但商家死活不退定金,说叶先生交的是“定金”不是“订金”。叶先生慨叹没有在订单中写详细,遭了商家暗算。 陷阱三 商家支付工匠“回扣” “默契宰客”成潜规则 装修房屋的重要一环就是选购建材,而装修的户主大多数是建材行业的门外汉,因而在选购建材时,往往带上泥工、木工一同前往,这就给建材商和工匠提供了可乘之机。建材行业内有一条潜规则,只要工匠随同主户一起购买建材的,店铺老板一般都会给工匠回扣。回扣的钱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业主承担。 梁先生装修新居时曾带一木工在某建材市场一次购进了1万余元的木质装饰材料,后来,他一问业内人士,才知自己买贵了。他找到商家论理,商家最后承认给了那名木工5000元“水钱”,并写了证明材料。待木工将全部活计做完要工钱时,梁先生拿出了建材老板写的证明材料,自知理亏的木工只得收拾工具走人。 有名读者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在装修工人的劝说下去买水龙头,见到是明码标价,便花600多元买下一个,后发现该水龙头在其他地方只售300元左右。原来这是装修工人与建材商联合给他下的套。 陷阱四 工匠拿不到好处使坏 业主被蒙骗重购建材 建材商人与工匠串通一气并非新闻。记者在建材市场调查时,一建材商就公开说:“给工匠回扣是行规,我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越多,说明生意就越好。除此之外,我还要时不时请他们吃饭,让他们多多为我带客人上门。” 既然如此,房主不带工匠一起购买材料就可避免挨宰吧?那也未必。一名张姓木匠举了个例子:有一户人家购买木地板没光顾他的定点商家,于是他将水泼在木地板上,木地板发了霉,安装时他就大喊质量不行,迫使主人退货,转而到他的定点商家购买。“即使质量差些,我们也说好,反正外行好蒙。” 工匠吃惯了“回扣”,不吃便会觉得不舒服。张姓木匠说:“前些年包一副门,工价可达120元,现在60元包一副门,业主还讨价还价,所以木工只得另找‘窍门’。”他说了这样一件事:前年,他在一户人家做活,主人带他一起购买材料,建材老板把二三十元一张的九夹板当作100元左右的福汉木芯板卖给了业主,他也懒得出声。仅这一次建材老板便给了他1000余元,比做活划算多了。 陷阱五 商家短斤少两卖水货 业主要退货难上加难 装修业主在购物时常常舍得掏钱,不会斤斤计较。商家正是掌握了客户的这一心理,对客户放肆宰割。 王先生提起奸商,仍余怒未消。他说:“我在一建材商那里购买了25米塑料角条,商家说每根是6.4米,卖给我4根。回家一量发现每根仅3.6米,4根共计才14.4米,离25米相去甚远。另外,这家商家卖给我一桶据说是最好的万能胶,拿回家后这‘最好’的万能胶竟不能黏合!” 宋先生装修房屋时买了十几个开关,因为熟悉商家,所以商家以“最便宜的价格”卖给了他,其中—个四位的开关售价是28元。宋先生后来发现,在另一家电料商家,同样的开关只售16元。宋先生找店家理论,老板说:“你找不出毛病,不能退。”宋先生无可奈何。(陈穗华、李妍、陈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