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爱玲绝调文字《沉香》出版(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20:57 人民网
张爱玲绝调文字《沉香》出版(组图)
  《沉香》,张爱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定价:22.00元

  人民网北京9月7日讯记者文松辉报道:9月8日,是张爱玲去世十周年纪念日。为追思这位绝代佳人,天津人民出版社今日下午在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举行了“《沉香》新书发布会暨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宣布张爱玲散佚的绝调文字已结集出版名为《沉香》,并将于下周在大陆、香港、台湾同步推出;同时,张爱玲手稿、私物照片展也在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开展。

  该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拥有张爱玲版权的台湾皇冠出版社代表张国瑞女士、该书简体字版出版方天津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华女士与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书评人止庵等“张学”专家相聚一堂,共同品谈新书,和读者分享心得。

  王华首先就活动做了介绍。她说,这是天津人民出版社继推出张爱玲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之后,和皇冠文化出版公司的再度合作。而《沉香》的出版也得到了众多“张迷”的关注,该书名的确定就是在网友征集的基础上进行的,共有千余名网友向出版方献计献策,最终,经过海峡两岸的出版方和专家的反复推敲,书名才确定为《沉香》。

  陈子善教授说,《沉香》书名,颇具张爱玲人文之神韵。张爱玲虽已飘然远行,但她留下的这么多奇异瑰丽的文字依然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打动着我们。《沉香》又名“奇南香”,是十分名贵的熏香料,芳香并不氤氲,却能香味袅袅,雅淡持久。前人有诗“千载沉香遗迹在,谁将绝调写风神”,借此以形容张爱玲这批佚作的价值,十分恰当。

  特意前来大陆参加新书发布会的张国瑞女士认为,首次收入了张爱玲生前私人物品的照片是《沉香》的一大亮点。这些私人物品是当年张爱玲过世后,由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先生运至香港交给张爱玲遗产的继承人宋淇夫妇,经宋淇夫妇整理后,再转交皇冠保存,其中有服饰、鞋子、眼镜、手表、笔、化妆品等。大陆的读者再也不必为无法亲睹张爱玲的遗物感到遗憾了,这些遗物在三联也有现场展览。张女士还介绍了一些整理过程中体会到的作家的生活细节。比如,张爱玲的鞋子数量很多,并且都很精致;手表被精心收藏在首饰盒中的暗格里。

  张国瑞在会上还透露了一个爆炸性消息,皇冠文化出版公司诉经济日报出版社侵犯专有出版权纠纷一案,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判决。皇冠文化出版公司胜诉,法庭判决被告经济日报出版社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40万元。张女士说,“这是对很多漠视版权、盗印张爱玲作品的非法出版行为的一个有力的法律回答,相信可以发挥‘正视听’的积极作用,并对日后在大陆地区维护张爱玲版权将有极大的帮助。”今后,皇冠还将继续用法律手段对侵犯张爱玲著作权的行为进行制裁,坚决维护作家的正当权益。

  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张爱玲都一直被侵权行为困扰。据止庵介绍,上世纪80年代,香港出现了一本名为冒用张爱玲名义出版的《笑声泪痕》的伪书。后有友人邮寄了一本给作家,张爱玲专门写了一篇《关于<笑声泪痕>》,对作伪行为的厌恶痛恨之情深透文字,她劝告读者,“可千万不要给引起好奇心来,去买本来看看。”此后,作家一直留着这本伪书,对伪书一事始终不能释怀。《沉香》书中特别收入《笑声泪痕》的书影,在将伪书钉上耻辱架的同时,也是对不良风气的一种警示。

  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说,一直以来,中国的农村文学相当繁荣,真正的都市文学并不发达,而张爱玲的作品却是都市文学的极致,远离政治,却是实实在在的描写人生与市民生活。今天,中国日益现代化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关注真实的生活和细节的感受,无疑,张爱玲的书比她的人长寿,会为更多的人喜爱。而通过展出的这些张爱玲私人物品的照片,人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个日常的张爱玲,过着很普通市民生活的张爱玲,具有典型上海市民气息的张爱玲,给人的感觉雅致而又温暖。

  据悉,为了保持两岸的出版同步,尽管《沉香》的简体字版已经全部印装完毕,并已陆续发至各地,但是在书店里上架销售还需等到下周繁体字版的出版同步进行。对于众多喜爱张爱玲的读者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的煎熬。不过记者有幸在现场目睹了该书的“真容”:封面一片亮丽的桃红色,浓黑的“沉香”两字深镌于一片金色灿烂中。据王华介绍,封面桃红色参照了张爱玲的旗袍面料花瓣的颜色,而书中环扉的古蓝色参照的是披肩的颜色,彩插的米黄底色则是毛衣的主色。这些都是张爱玲喜欢的颜色,这种色调也一改张爱玲作品凝重的设计风格,显得十分喜气。

  和众多的“张迷”一样,我也期待着早点捧读该书!
张爱玲绝调文字《沉香》出版(组图)
  9月7日,“《沉香》新书发布会暨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举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