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面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5: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面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图)
《大中华文库》已出部分图书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大中华文库》总编辑 杨牧之

  “文库”工程的缘起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绚丽篇章,到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独有智慧。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大国兴衰》的作者保罗·肯尼迪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献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赖以凝聚、发展、强盛的内在力量。

  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印度)取经,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鸦片战争以后,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赴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化。

  在中华民族与世界的交往过程中,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也千里迢迢来中国观光、学习。在唐朝的长安城,远方的波斯、东罗马和近邻高丽、新罗、百济、南天竺、北天竺的王侯、留学生、商贾、乐工有几万人之多。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来华学习,更是一批接一批。从16世纪开始,一批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对中国文化的西传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积极的中西文化交流,在当时的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作了粗略统计,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们翻译出版了几乎所有能够代表西方文明的经典著作,有的著作甚至有十几个、几十个不同的译本,体现了“洋为中用”,学彼之长的精神。而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却很少介绍到世界各国。国外的汉学家和有识之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译介、推广,虽然也曾做过许多努力,但囿于条件以及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译介工作,从数量上看,是零星、少量的,散见于世界文化之中,从质量上看也是参差不齐的。还有一些译介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囿于理解有误,或缘于对中国文字认识的局限,质量上乘的并不多。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有最完备的国史。”但他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还处在哲学史前状态。这么了不起的哲学家竟然作出这样大失水准的评论,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黑格尔当时也只能从上述水平的汉学家译过去的少量文字去分析、理解。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正在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重振中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需要通过文化的交流搭起一座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正如党中央所指出的,要“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以中华民族宽广的胸怀,吸纳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一方面,应当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翻译出版,介绍给全世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应该说,这种民族精神在中国典籍中作了最全面、最翔实的总结。所以,把这些典籍整理好,介绍到海外去,就是把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介绍到海外去,介绍给全世界。其意义不可估量。完成这一工程,是几代中国学者的愿望。

  正是怀着这种强烈的愿望,10年前,也就是1995年前后,新闻出版署就翻译出版外文版中国典籍工作广泛地征求了一些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和支持。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张岱年、萧乾、金开诚、叶水夫等许多著名学者,无不表示高度的关注和热烈的支持。

  1995年4月,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复《大中华文库》出版工程立项,随后把这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之中。

  经过4年的努力,到1999年推出了《大中华文库》第一辑计15种40册。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又出版21种,10月份还有18种出版,总计将达54种。参加这项工程的出版社现有14家:外文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岳麓书社。

  “文库”的基本情况

  “文库”的选目精审,力求全面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选出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工委会反复征求专家的意见,反复论证,最后确定了100余种典籍,上自先秦,下迄近代,内容涵盖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以及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中既有《老子》、《论语》、《孙子兵法》这样一些国外知道得较多的经典;也有《孟子》、《韩非子》、《史记》、《汉书》这样一些国外略有所知,目前只有选译本的经典。更多的是目前没有译本、在国外还鲜为人知的经典。

  英译力求准确传神,选择的版本力求权威。英译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国文化的形象。因此,“文库”把保证英文翻译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对于已经有英译本的,选择公认的权威译本,购买版权,请专家重新审订后收入“文库”。对目前还没有英译本,或者目前的译本不满意的,则组织中外专家进行翻译。第一辑的子书中,既有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的权威译本《论语》、《老子》,也有我国学者新的英译本《庄子》、《孟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第一辑的古典长篇小说,都是杨宪益、沙博里等有影响的翻译家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晶。“文库”的中文原文也经过了精心选择、认真编校,对于文言典籍,还配有准确通顺的白话译文。

  编制词目索引,撰写导言,以满足现代读者需要。“文库”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对于学术性典籍,都要求编制汉英对照的词目索引。这是一项十分繁难但很有意义的工作,不仅有助于读者检索和研究,也为这些优秀中国典籍进入现代读者需要的电子检索系统作了准备。每一种经典作品,都请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导言,介绍该作品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同时介绍该作品在国外的翻译、流传情况,帮助中外读者理解。

  装帧设计、用纸印刷格式统一。“文库”是一个巨大工程,需要多家出版社合作,共同完成。统一终审,统一排版格式,统一用纸,统一印刷、装帧。四个统一,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文库”工作下一步打算

  翻译出版中国古代(文、史、哲、科技)著作是第一步,计划翻译出版约100种。目前已翻译出版包括在制的已达54种。余下的部分将在3年内出齐。

  同时着手制定中国近代和现当代的名著翻译出版计划,计划出100种。

  除英文版外,正在着手第二、第三外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的准备和试点工作,计划在2006年底出版第一批法文和西班牙文版。

  在适当的时候,将出版“文库”的节选本。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08日 第九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