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的齐文化研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8:19 淄博新闻网

  宣兆琦邱文山齐文化,就是齐地齐人一组组共同体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在历史过程中累积的一切生产、生活样式,行为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赖以创生的思想、情感、观念、知识、科学、技术等,以及蕴藏着文化信息的人工制品的总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齐文化形成了尚变革、重开放、尚法制、重兼容等鲜明特征。齐文化不仅影响了整个早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辐射力直接影响到秦汉以后的社会各个层面。然而由于比较复杂的原因,千百年来,齐文化的研究长期

处于被冷落的境地。改革开放以后,齐文化研究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其发展里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82年10月在淄博召开的“稷下学讨论会”为标志。应该说,新时期齐文化研究航船的起锚,是由对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稷下学的研究开始的。1981年有3篇研究稷下学宫的文章先后发表。分别是《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稷下学宫史钩沉》、《学术自由的稷下学宫》。3篇文章的发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稷下学成为热门话题,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有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1982年10月在淄博召开了“稷下学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学者对稷下学宫及稷下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不仅宣告了稷下学研究正式拉开帷幕,也标志着齐文化研究迈开了新的步伐。第二阶段:以1986年10月在淄博召开的“首届全国《管子》学术讨论会”和1987年《管子学刊》创刊为标志。继“稷下学讨论会”后,与稷下学相关的许多齐文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为专家、学者所研究、探讨,而可以作为齐文化代表作的《管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1986年10月,淄博市社科联主持召开了“首届全国《管子》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吸引了国内研究《管子》的专家、学者以及齐文化研究爱好者百余人,他们就《管子》这部巨著的若干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这次会议上,许多专家、学者从促进齐文化研究的角度,呼吁尽快建立齐文化研究的阵地――创办一个专门研究齐文化的刊物。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在全国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1987年8月,一份专门研究齐文化的、公开发行的、由周谷城先生题名的《管子学刊》诞生了。这标志着我国的齐文化研究走上了快车道。第三阶段:以1988年齐文化研究所成立和1989年10月在淄博召开的“《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为标志。《管子学刊》的出版发行,促进了齐文化的研究,齐文化的重要性不仅被专家、学者所认识,也被各级领导所认识。地处齐文化发祥地的原淄博师专,也是当时淄博唯一的综合性高校,于1988年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齐文化研究机构――齐文化研究所。1989年10月,“《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齐鲁石化公司召开。由于这次会议盛况空前,学术气氛浓厚,成果丰富,影响巨大,把齐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第四阶段:以1990年组织编撰《齐文化丛书》为标志。“《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后,齐文化研究真正形成了高潮,凡有关齐文化的领域几乎都有人进行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此情况下,原淄博师专齐文化研究所组织编撰的大型丛书――《齐文化丛书》,经过全国百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于1997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既是齐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齐文化研究队伍的一次大检阅;既是过去研究成果的反映,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齐文化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阶段,1992年8月,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社科院、淄博市社科联还共同发起组织了一次“海峡两岸齐文化学术讨论会”,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专著9部,大会交流的论文67篇,主要就齐文化、管子学、稷下学等进行了深入讨论。这次会议的论文会后结集为《齐文化纵论》,由华龄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第五阶段:以齐文化研究院成立和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为标志。随着齐文化和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原齐文化研究所已不能适应齐文化研究的新形势,于是,山东理工大学于1999年11月组建了“齐文化研究院”。200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推动齐文化研究的发展,加大齐文化研究力度,又决定将“齐文化研究基地”挂靠在山东理工大学。2005年,山东省文化厅将齐文化研究列为省级重点学科。齐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和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的挂牌,是齐文化研究的一个崭新阶段。2004年,世界足球起源于临淄的学术论证,得到了国际足联的确认。另外,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