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揭秘中国防化兵:八年清除日军四万遗留化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8:59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内蒙古回收芥子气毒剂、南京黄胡子山挖掘3万枚毒烟筒、排除侵华日军在齐齐哈尔遗弃的化学武器———8年时间,他们共在国内各地挖掘处理侵华日军遗弃化武4万多枚(件)。

  以上描述的是位于京郊昌平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内的履约事务办公室,其肩负着中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重任。

  1997年,组建伊始的履约事务办公室,设施没有参照,无法引进,实验程序也没有任何资料,毒剂合成、分装、加热、冷却、搅拌、萃取、提纯,每一秒钟都有可能通向“死亡之旅”。但是,鏖战120个昼夜之后,他们终于战胜充满危险的死亡之旅,拥有两个合成室、一个分析室、一个清洗室和一个临时保存库的一流实验室,按时高质量落成。这是亚洲第一个10千克实验室。

  每一次挖掘回收,都是一次危险的历程,在数万次与“死神的握手”中,他们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昨天,记者走进这个群体,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

  揭秘之一“复活”日本化学战史

  日本侵华时,违背《国际法》,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资料显示,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地域遍及18个省,有准确记载的战例达2000多次,造成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伤亡。

  1945年,日本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华,把中国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化学武器丢弃场”。

  日军的遗弃化武到底有多少?在什么地方?对人身、对环境危害有多大?专家们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对日本遗弃化武的艰苦调查取证工作。

  4月的吉林敦化哈尔巴岭冰雪已经开始融化,由于山里没有路,只能肩扛仪器设备,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吃力地行走在泥泞的山林间。那本该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本该呈现万物繁荣的景象,但他们看到在掩埋有化武的地方几乎是杂草不生。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挖掘深度不断推进,埋在地下近半个世纪的化学弹也逐渐显露出来。弹体虽然长期埋于地下而发生了锈蚀,但从外观上仍可看清弹种标志、日文标记等内容。

  为让历史“活”着,在顺利完成对吉林敦化哈尔巴岭的化学弹进行探索性挖掘后,防化专家们转战全国,先后对中国十多个省市几十个点的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进行了调查和鉴别,成效显著。

  近8年时间,他们40多次出征,目前已挖掘处理日本遗弃化武4万多枚(件)。

  揭秘之二面对空前的挖掘工程

  2000年秋天,在昔日商贾云集的黑龙江北安市繁华地带,中日双方有关人员对日本遗弃化学武器进行挖掘回收作业。

  戒备森严的作业现场,危险系数之高令人震惊:弹头引信发生质变,化学弹中的苦味酸所生成的苦味酸盐易燃易爆,掺杂的地雷、手榴弹等爆炸物随时都可能爆炸。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构筑了直径16米、厚6米、高6米超强度密闭防爆壁,还有科学的防爆、防化学污染、防辐射等措施,如果作业人员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引发爆炸,甚至造成人员完全“蒸发”。

  这是一次与死神的“零距离”接触,也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挖掘化学武器工程。

  核心作业区,陈海平、王学锋等专家用塑料铲和竹片清理土壤,直到露出炮弹。先对炮弹科学检测,确认无毒剂泄漏污染后方可处理,再用竹片小心翼翼地取出炮弹……

  经过30多个日日夜夜的排查,在每天都与“死神”的亲密接触中,专家们共发现挖掘出1000多枚化学弹、2100多枚普通弹。

  揭秘之三创造化武回收模式

  2003年,齐齐哈尔日本遗弃化武中毒事件发生后,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这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起芥子气中毒事件。一时间,国内外权威化武专家齐聚这里。

  当时,作为禁化武组织特聘专家,年近古稀的履约事务办公室教授陈海平火速赶到现场,通过外观鉴定、侦检、化验分析,率先认定这是侵华日军遗弃的化武芥子气。

  遗弃化学武器挖掘回收工程以“高毒、高爆、高风险”著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项工程涉及化学、物理、弹药、工程、机械、气象学等多学科和专业,在国际防化领域是一项全新的前沿课题。

  与“毒魔”打交道50余年的陈海平,大胆地挑起了研制“日本遗弃化武挖掘回收工程风险评估研究与运用”的重担。

  经过科学论证,他们建立了日本遗弃化武回收工程理论体系,创建了日本遗弃化武回收工程模式,研究开发安全评价、探测、挖掘、鉴别、环境监测和防护洗消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记者张伟涛通讯员 杨春梅 陈 静)来源:竞报(来源:国际在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