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流浪儿童朗朗诵读《游子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0: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流浪儿童朗朗诵读《游子吟》(图)
保护中心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学写自己的名字倪黎祥摄

  本报讯

  (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文燕媚)“流浪的人儿走遍天涯,何处是我的家……”流浪儿童辗转来到广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等待他们的是舒适的居所、温馨的学堂、“亦师亦友”的工作人员。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获悉,这种“类学校”教育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后,一大批流浪儿童在保护中心受教育后最终重返正常生活。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广州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接受过全免费“类学校”教育的儿童约达1900人次。

  记者直击:6岁和16岁同上一堂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昨天上午,顺着朗朗的读书声,记者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广州市流浪儿童中心的教学楼。在明亮的教室内,广州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邱志峰老师正书写黑板,给衣着整齐的孩子们上语文课。记者在窗外观察,发现教室内设施与一般普通学校没有两样,反倒是课桌前的学生,有的黑黑瘦瘦,像一年级学生;有的牛高马大,起码是初中学生。虽然学生们的年纪参差不齐,只有笔记本,没有课本,但是他们还是蛮认真学习的。

  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负责人卢主任说:“目前,流浪儿童中心内共有130多名孩子,分为一区、二区和残疾儿童护理区,正在上课的38名学生属于儿童一区,该区域年纪最大的16岁,最少的只有6岁。这些流浪儿童来的时候,很多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其中没有上过学的占四分之一,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以下的约占50%,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文化水平的占37%,而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了13%。”

  思品课主要进行礼仪教育

  “学生们一起上的文化课课程只能设计为小学水平。”负责语文课的邱志峰老师说:“面对流浪儿童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强的特点,普通课程设置只能设计为小学水平,老师们还会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再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

  据介绍,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每天上、下午各上两节课。在课程表安排上,分别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体育、游戏、心理常识、内务评比及评讲等。“流浪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周期不定,层次不定,心理矫治难度大。”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在教学楼除设置了普通教室、电教室、运动室、多功能娱乐室等相关教育设施后,中心还自行开发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系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其中重要一环是礼仪教育,改正流浪儿童散漫、好斗、喜欢说脏话、说谎等不良习惯,并学习家庭、公共场所等处礼仪;技能教育主要是加强流浪儿童谋求生存的自保能力,老师们将授予儿童一些生活常识和简单技能培训……

  10本首创教材年内使用

  据透露,为了解决儿童上课找不到合适教材的问题,流浪儿童救助中心于今年上半年已经正式成立教材编写小组,组织编写了《心理健康与教育》、《法律常识》、《思想品德》、《生理卫生》、《语文》、《数学》、《英语》等十本教材。卢主任说,“目前初稿已经基本完成,预计年内可正式使用。”

  据了解,保护中心共有9名老师,全部是“半路出家”,他们在对流浪儿童教学过程中,逐渐成为流浪儿童的贴心人。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里的儿童平均每人每天学习时间不少于4小时(双休日除外),平均学习课程不少于8门,使流浪儿童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