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镇区车改要动真格三大焦点考验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0:54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 林声蛟 廖奕文

  备受瞩目的东莞市镇区车改目前已进入高潮阶段。从本月开始,已完成公车资产评估的镇区将逐渐拉开公车拍卖帷幕。

  这次镇区车改是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有利于节约东莞镇区财政开支,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原则进行的。

  据了解,东莞各个镇区专门成立了车改办进行镇区车改动员工作。各镇车改办强调,车改是大势所趋,不要因为车改影响工作、影响团结,一定要依法依规,真改真投,做好车改的各项工作。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轰轰烈烈的镇区车改背后,仍然有几个焦点问题引人关注。

  焦点1

  书记镇长的坐骑谁敢买?

  按照计划,8月15日是所有镇区的车改方案按要求必须全部上交市车改领导小组的最后期限。从8月10日到8月20日,在作为东莞镇区车改试点镇的黄江镇车改工作基本完成后,东莞市已经把车改工作重点放在接下来的31个镇区。8月22日到8月31日,31个镇区对公车进行评估鉴定。在此期间,记者多次来到部分镇区的评估鉴定现场,了解公车的评估鉴定情况,同时对部分涉及车改的镇区公务员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对这次镇区车改的态度。

  令人意外的是,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不少镇区普通公务员对车改疑虑重重,比如对谁敢竞拍书记镇长的“坐骑”等问题,至今仍然存有疑问。

  “你看那几辆很新的奥迪,是镇里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买的。”在某镇车改公车评估鉴定现场,一位现场交车等待评估鉴定的公务员指着正在鉴定的公车告诉记者,“镇里的人不用看就知道这些车是镇委书记、镇长的坐骑,我不知道谁敢竞买这些镇书记镇长坐的车,我担心这些拍卖变成走过场。”

  据相关人士分析,接下来的其他镇区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除非是书记镇长自己放弃,否则原先谁使用的车应该还是会被谁拍走的。”

  事实上,早在镇区车改方案还没出台时,东莞市对这次大面积的镇区车改已经采取了明显的谨慎态度。东莞市公务员用车制度改革办公室(简称“市车改办”)有关负责人就曾向本报记者坦言:“东莞镇区公务员用车的车辆结构比较复杂,涉及的机构、人员和乡镇面积比较广,因而东莞这次镇区车改工作比前段时间的市直机关车改工作复杂得多,镇区车改比较谨慎!”

  据了解,此次镇区车改中,参与拍卖的公车中大部分都已经“名花有主”,面对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公车显然供不应求。再加上潜规则作祟,看来大部分镇区普通公务员还不能通过车改实现私车梦。

  焦点2

  车改补贴关注最多争议最大

  在8月30日东坑镇的公车评估鉴定现场,东坑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里进行车改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些困难和问题,焦点问题是关于车改人员的利益补偿,比如在补贴多少、什么补贴等这些直接关系到车改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用某镇负责这次镇车改工作的纪律监察办负责人的话说,“众口难调”就是这个意思,因而只能尽量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但东莞镇区进行车改已经是大势所趋,不管怎么样都要执行市里的政策。

  据了解,长安镇也是车改推进工作中的重点单位,记者曾多次深入到该镇采访。该镇有关人士说,“由于前段时间有一些人对车改工作认识不到位,导致我镇车改工作有所滞后。”记者和长安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聊起镇区车改话题时,他笑着说:“说句实话,镇里不少人对车改还是有意见的,比如车改后怎么办,会不会打乱了平时的工作节奏?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工作情绪。车改的目的是节省政府财政开支,但镇里不少人对能否达到节省财政开支的目的还心存疑惑。”

  这位公务员告诉记者,最根本的是车改关系到公务员的切身利益,车改后,从市到省的公务出差有车改交通补贴,但镇到市里面的公务活动,比如到市里接送文件,将没有这方面的交通补贴,这很可能会打击镇里工作人员到市里面公务出差的积极性。

  焦点3

  补贴标准“一刀切”是否合理?

  8月25日,在鉴定评估现场巡视的市车改办经费二组的工作人员,说出了他们对镇区车改的一些实际难题:镇区车改的确是存在某些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车改后的公务交通补贴这一块上。

  确实如此,有争议的仍然是车改后交通补贴的标准问题。记者了解到,原来由32个镇区根据各自情况而制定的补贴标准被市政府“一刀切”,形成所有镇区统一的补贴标准。这实际上已造成某种程度的不公平,对镇与镇之间的利益分配也产生不小的影响。

  有公务员举例说,从樟木头或长安到市里开会,比石龙或寮步,路程要多出好几倍,费用也相应地高很多,“采用同样的补贴标准,这不就是对那些距离市区远的镇区的一种不公平吗?”

  在镇区范围内,这样的争议同样存在。比如每月数百元的补贴标准,对于那些没在拍卖中买到公车的公务员来说,在镇区公共交通不发达,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些钱是否够用显然也有不同意见。

  该公务员认为,“车改使少部分人能从中获益,大多数人能否获益目前还很难说。”

  为了考察黄江镇车改的心得体会,记者连续几次联系有关负责人,但他们再三强调要请示有关上级领导,才能表明态度,否则怕说错了话。

  有公务员私下透露,公车改革意味着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权,收回一部分人不合理的既得利益,他们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想方设法减少改革给自己带来的“损失”,而且这部分人有职有权,所以改革遇到阻力也就在意料之中。

  记者手记

  公车改革民众须知情

  廖奕文

  去年下半年,东莞市直机关公车改革广受好评,此次镇区公车改革,可说是去年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此次公车改革的运作程序是否合理?看看此次已经在黄江试验成功的改革程序吧。镇政府制定相关标准,报市政府审批,然后出台由市政府审定的方案。不少公务员对镇区车改特别是车改公务交通补贴这一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社会民众对镇区车改的情况,也只能通过媒体才一知半解。

  属于公务员范围内的公车改革是否需要知会民众?在有关部门看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从方案的起草、出台到执行的整个过程,我们看不到有多少民众的参与。

  缺少民众的参和忽视广大公务员的利益需求,最明显的后果将会是在公务员队伍中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在这次车改中,不少公务员就把矛头直指“利益”二字。

  因此,在公车改革这一事情上,政府应充分考虑公务员的切身利益,才有可能实现公车改革的最终目标。相关部门在接下来的车改进程中,多听听广大公务员和非公务员民众的意见,择善而从,绝非坏事。

  图:

  工作人员正在对政府公车进行评估。本报记者 何建文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