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淀人聊“宜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16:28 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刘一达

  “宜居”有指数说话了

  也许是现代都市文化的一个特征,北京人越来越喜欢玩概念了。五花八门的新词,有时弄得人眼花缭乱。今年上半年,京城的楼市着了点儿凉,以往火爆异常的场面见得不多了

,但是“宜居”这个概念却炒得挺热闹。你也“宜居”,他也“宜居”,到底什么是“宜居”,一时半会儿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说起来,“宜居”并不是什么新词,“宜居”的概念之所以被人们重新提起,以至于拿它说事儿,是因为大多数北京人解决了住的问题以后,现在已然进入了“住在哪儿合适”的阶段。“宜居”已列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当然也输入了老百姓脑子里“住”的思维程序。您知道《2004—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吧,这个涉及到每一位北京人切身利益的《规划》里,已经非常明确地把北京定位在“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上。由此看来,房地产开发商们大张旗鼓地炒作“宜居”的概念是有出处的。当然玩房地产的把“宜居”当回事,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话说回来了,谁买房不是为了宜居呢?

  “宜居”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北京是座宜居城市,但北京的地界儿大了,哪儿最适宜人安居?您肯定关心这个话题。日前,北京海淀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成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迈尔时代商业顾问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专家,联手调查研究搞的《百旺·北京城镇宜居指数》新鲜出炉,据业内专家称此举填补了国内宜居标准的空白。“宜居指数”,这又是一个新的概念。记者翻阅了厚厚的几万字“宜居指数”《课题报告书》,“书”中充满了各种调查数据,看得我头晕脑涨。据介绍做这项调查研究,从最初的创意到最后完成,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想必“宜居”的概念,已被这些做调研的专家们掰开揉碎,消化在大脑中了。有意思的是在这份《宜居指数课题报告》中,海淀区被作为首选。而搞这指数研究课题的人又都是海淀人(工作和居住在海淀)。为此,记者就“宜居”的话题,向课题组的几位专家做了一番讨教。

  是否宜居不能凭印象和感觉

  “宜居指数”课题组专家、人大社会学系教授洪大用,从上大学开始,在海淀区居住了二十多年。他对记者说:“首先我想澄清一个事实,我们所做的宜居指数研究课题是针对北京这座城市,而不是定位在某一个区域的。我们调查的人群也是全市范围内的,没有相对独立的区域性。作为我个人,首先是调查研究者,其次才是工作生活某一区域的居民。指数报告中海淀的宜居排名比较靠前,这是调查对象的总体评判结果,没有我个人的因素。其次,我们要弄清宜居的概念,所谓‘宜居’,简而言之就是适宜居住。不过,这是一个以较高物质条件为基础的概念。所以宜居应该说超越了‘人居’和‘安居’的,它不但讲究自然环境,还讲究人文环境,就性质而言,宜居突出人性化,强调个性化,追求发展,寓意和谐。所以我们在研究宜居指数时,设计了几十项调查数据指标,然后再加以综合评定。所谓宜居指数,是与城市的居住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相关的一种量化数据,根据这种数据将调查对象排序,进而制定一个城市在居住问题上的综合优势和相对地位。换句话说,宜居指数是把居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指标化了。”

  洪大用说:“这项研究课题以前国内没有学者做过,人们每每谈到宜居,只是凭印象和感觉。当我们用量化的调查数据,把它标准化以后再进行综合评定,它的科学性才显现出来。换句话说,你说你住的地方宜居,凭什么这么说?凭印象和感觉往往是含糊不清的,而且每个人的感觉也不同。现在好了,我们可以用宜居指数来说话。当然不同文化和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对宜居的理解会有差异,但大家对宜居基本指标是认同的,比如居住环境的交通、治安、绿化、空气质量等。我们所做的指数研究,强调的就是这些起码的标准。我在海淀区居住的年头不短了,对这里是有感情的,但我不能凭印象或凭感情说海淀是宜居地区,而是用指数来说话,就是这个道理。”

  海淀是北京的一张“宜居名片”

  “宜居指数”课题组专家、人大社会学系讲师王水雄博士对记者说:“我们设计的指数理念,涉及到的大约有30个指标,在调查实施过程中,我们组织了近60名经过专门培训的调研员,在北京市18个区县数百个街道和乡镇中,选取了40个点进行抽样调查,在逐步细化指标的基础上,提炼因子,融合出总体指数,然后给出2005年北京市城镇宜居指数的一般标准。应该指出的是两点,一是这个指数是动态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换句话说,今年某一地区指数排名第一,也许其他地区的发展上去了,也有可能明年指数排名第一。二是从指数内涵的比较分析中,既可以看到整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潮流和趋势,又能看到不同的居住理念和对宜居概念的不同理解,当然有些地理自然环境是相对固定的,换句话说,宜居的自然景观是得天独厚的,比如西城的什刹海地区,海淀的山后地区等,它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些地区是难以匹敌的。”

  王水雄博士是湖南人,来北京读博士后到大学任教,定居在海淀,他对记者说:“在我们的宜居指数调查中,海淀区的吸引力排名第一,可以明显地发现,愿意迁到海淀居住,或者已住在海淀而不愿迁出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考虑指标包括:‘安静’、‘风景好’、‘安全’、‘大学多’、‘书店多’、‘文化氛围好’、‘对子女教育有好处’、‘地理条件好’、‘有中关村’、‘发展快’、‘高科技产业集中’、‘就业机会多’、‘人员素质高’等,可见海淀区在这些方面很有优势。海淀区属于京城的上风上水,古都的一条重要文脉在海淀,‘三山五园’等皇家苑林,山后地区的生态环境、玉泉山、万泉河、昆明湖、玉渊潭、京密引水渠等河流湖泊,香山、百望山、万寿山等名山,使海淀的地理人文、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加上中关村、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多集中在海淀,使这一区域的宜居指数在国内都排名前列。从营造北京这座宜居城市的角度来说,海淀可以算是城区西部生态发展带,是北京地下水的源头,一个重要‘氧吧’,而且海淀不是海淀区的,是首都北京的,因此如何保护海淀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现在基础上,建设开发过程中的自然资源整合,对于北京城市的发展意义非常重要。”

  “山后”一方风水宝地

  海淀区北部地区开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张飞虎对记者说:“首次北京城镇宜居指数的调研,海淀区排名第一,这应该是情理之中的,海淀区的总面积43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万,其中户籍人口约250万,从全国来看也算是一个大区了。海淀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就不多说了,单说人文环境,海淀区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它也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区,区内知名的高等院校有39所,中央和市属科研机构219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8万多人,其中住在海淀的两院院士就有427人。海淀还是北京的重要功能区。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实现了从农业区到科技文教区,再到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两大飞跃。2004年,全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1052亿元,是18个区县中第一个突破千亿元的区。国地税收总和超过了330亿。可以说海淀区用1/2的土地创造了全市1/4的经济总量。正是由于这些年海淀区的发展速度惊人,所以目前区内的‘山前’地区的土地开发已趋饱和状况,今后的发展主要是在‘山后’地区。”

  张飞虎对记者介绍:“您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海淀区的430平方公里土地大致分为两部分,以百望山为界,南部地区叫‘山前’,约21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的土地开发已基本完成。北部地区叫‘山后’,约226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3%,这一区域是海淀今后发展的战略腹地。目前有65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人口约18万多。北部‘山后’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西山和南沙河、北沙河、京密引水渠‘一山三水’的自然形态和上风上水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目前京城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同时,大觉寺、七王坟、北魏石佛寺等大量名胜古迹又增添了人文气息。国务院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以后,海淀区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山后’地区。同时2004版的首都总体规划也把这一地区,作为农村城市化的试点区之一。海淀区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这一地区建设成为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的新型城市。为此将‘山后’地区原6乡一镇的行政设置调整为西北旺、温泉、苏家坨、上庄4镇,并成立了北部地区开发办。新区建设的一个重头戏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科技创新中心、上地产业基地、永丰产业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文教基地、软件园、环保园、国际教育园、农林园等都坐落新区。这些园区占区域建设用地总量的35%。新区的另一亮点是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搞一定规模的住宅开发,体现‘田园式’特色,规划4个镇中心为建设区,此外还有8个集中的居住区,居住区总占地规模13.94平方公里,占区域建设用地总量的21%。此外,为园区和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水、电、气、热市政设施体系,文教、医疗卫生、体育等设施将也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开始建设。目前,新区以北清路、园清路为主的干道网已基本搭建好了,河道的整治和城市绿化几大科技园区和住宅小区正在开发建设中,已使人们看到了新区的一些眉目,此外以生态为主题的大西山和稻香湖旅游区建设已启动,稻香湖旅游区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这些自然和人文资源,无疑会提升‘山后’地区的居住档次,为‘宜居’创造条件。从这一地区已开盘的‘百望家苑’和‘百望·茉莉园’的抢手出售情况看,人们买房已经开始重视‘宜居’的概念了,‘宜居’无非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因素,这些海淀的‘山后’地区都是得天独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山后’地区是海淀区最后的可开发的一块土地资源了。换句话说,你说海淀宜居,但宜居是宜居,如果没有可开发的土地了,那岂不是坐而论道吗?可以说人们选择‘山后’地区的楼盘是非常有眼光的。其实‘百望·茉莉园’等楼盘并没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宣传,但一上市就抢手,可见购房者的心里是有宜居标准的。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又指出宜居指数,无疑为人们购房提供了较科学的参考。”在海淀要出宜居代表作今年57岁的海淀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砚峰,算是海淀生海淀长的老海淀人了,他曾当过海淀区建委主任,对这些年海淀的开发建设情况了如指掌。当然他对海淀也是有着深厚情感的。他对记者说:“宜居的眼光可以各有春秋,但宜居离不开建筑本身。建什么样的住宅?我认为在突出人性化的同时,要有个性化。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你说巴黎或悉尼的社区好,建筑好,宜居,那是巴黎和悉尼的,不是海淀的。我们现在要建的是海淀的社区,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是宜居的一个指数。我一直主张建筑的本质是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所以我把‘山后’地区的住宅开发,叫做海淀风情的演释。我为什么喜欢海淀,因为我起小在这儿长大,对它越了解,爱得越深切。海淀有不可复制的山水园林环境,是学院文化、皇家文化、四合院文化、寺庙文化,等比较集中的区域,有人说它本身就是中国建筑和园林的天然博物馆。是的,你如果要想寻找北京的文化脉络,要想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感受什么叫‘天人合一’的宜居环境。在海淀呆上一段时间,全都有了。”何砚峰对宜居的理解,更重视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生活的和谐,换句话说他强调的是在建新海淀的,不能把老海淀给忘喽,甭管新区如何现代化,但要有老海淀的影子,比如建海淀公园时,他力主要开出一片水稻田来,海淀之所以叫海淀,是因为在老北京它的水多,玉泉山的水直接给皇上喝的,用海淀的地下水种出的水稻,全国独一份,也是专门给皇上吃的贡米。没有水稻,海淀的韵味就难以体现。他对记者说:“海淀区可开发的住宅土地已经非常有限了,‘山后’地区是海淀宜居的重要一张牌,如何按生态的、田园的、现代化的目标来打造的确得下工夫。我说过一句话,千万可别把这么好的地界给糟践了。宜居,不是开发商自己说了算,这话得让买房人来说。实际上许多北京人比我这个老海淀对‘山后’地区还喜欢。可见北京人聪明,他们知道‘山后’地区的宜居价值,在这儿安家或投资很值。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他们对‘山后’价值的认识甚至超过了我们这些开发者。说心里话,再过五年八年,可着北京找,像‘山后’地区这样依山傍水,具有田园风光的住宅区真是很难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新区的开发建设中马虎不得。我们要利用这片土地的开发,向世界展示北京风貌和海淀风情,所以要搞北京宜居的代表作,要出宜居精品。”

  海淀宜居要演绎海淀风情

  北京德成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红,属于年轻一代的海淀人,这几年,她在海淀区搞房地产开发,已做成了几个大的项目,对海淀区当然情有独钟。这次“德成兴业”与人大社会学系的专家联手搞“北京城镇宜居指数”调研,有她的一部分创意。作为有建筑专业硕士学历的开发商,她更重视“宜居”概念的科学性。她对记者说:“当大家都谈论宜居的话题时,如果没有相关的技术指数来说话,恐怕会使这个概念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抽象,从而失去了参照的标准,现在这方面的专家经过系统的周密地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把指数细化了,我们再说‘宜居’也就有了依据。这些指数对我们开发建设‘山后’地区也有重要的参照作用。我们从中可以知道老百姓最喜欢住什么标准的房,最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什么是人们的理想家园。我是搞建筑的,我认为建筑是一种精神和品质的符号,而不仅仅是可以住人的地方,好的建筑所蕴含的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与韵律,它体现了历史和现代,自然与时尚,建筑本身与建筑师理念的完美结合,这应该是‘宜居’概念的精髓所在。海淀‘山后’新区的开发建设定位在‘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这3个特点上,我觉得恰好体现了现代人的‘宜居’愿望,按目前新区总体规划,总建设用地66.1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9.3%,非建设用地157.5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69.7%,非建设用地主要由山林地、平原生态林、农田和水域构成,其中海淀区4.48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在本区域,从规划中的用地结构您可以看出,城市布局呈分散组团形式,住宅建设组团与园区建设组团之间全部以大面积的绿色空间隔离,一座座住宅小区像是绿色地毯上的颗颗珍珠。所以我们从‘宜居’的角度,把这一地区称之为具有海淀风情‘天人合一’的城市名片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句在市场上寻找卖点的广告语,你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受到它的宜居魅力。当然,‘山后’地区还处在开发建设之中,再过几年,当这一都市新区建成之后,您再来,我想到那时您会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宜居’了。”

  网络编辑:陈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