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母亲杨沫(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08:57 红网-三湘都市报

  老鬼 著

  张中行其人

  张中行是个学者,他不满意国民党,对共产党也敬而远之。他醉心于中国古文古籍的研究,反对母亲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他只要求母亲给他做饭,操持家务,陪他睡觉,生儿

育女,老老实实过日子。

  但母亲不是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她渴望动荡,渴望着干出一番事业,渴望改变自己的平庸命运。她有激情,爱幻想,看了革命的书就想参加革命,正如儿时看了武侠小说就想当侠客一样。她越来越感到跟张中行过日子庸庸碌碌,没有色彩。张虽也是个青年人,却少激情,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一门心思读书和过小日子,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随着整天围着锅台转,为柴米油盐等琐事费心,母亲情绪不好,两个人的摩擦增多,不断吵架。

  一次,母亲因为看书,忘了做饭。张中行回来吃午饭,见她还专心看书,不司妇职,生气地说:你这么喜欢看马克思的书,喜欢无产阶级,为什么不下煤窑去啊?为什么还穿资产阶级才穿的皮大衣呢?

  母亲有一件她妈留下来的翻毛皮大衣。母亲气极了,与他争吵起来。

  但张中行尽管对母亲不满,还是深深地爱着母亲。

  有一次,母亲到滦平县办事,因交通断绝,一时间回不到北平。张中行急坏了,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还写了一篇情深义重的散文,登在报上,寄托自己的思念。吃不好,睡不好,整整瘦了一大圈儿。母亲返回来后,很受感动。

  母亲曾向妹妹白杨透露过自己的苦闷。

  白杨劝她与张中行坚决分手:这老夫子有什么可爱的?何况他家中还有老婆。母亲心情矛盾,下不了决心。毕竟是张中行在她陷于绝境时,帮助了她。白杨劝母亲:“他成天钻在古书里,整个一书虫,还带着礼帽,穿着长袍,一副老学究的样子,要我早就跟他分手了。”妹妹的观点,在母亲的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她确实不甘心在老学究家里当贤妻良母。

  解放之后,张中行与母亲见过面。但与母亲相比,境遇差了很多。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般职员,一个月只几十块钱,母亲算是老干部,要比他多两三倍。但他政治上还算平安无事,这样默默无闻地生活到了1958年。

  随着《青春之歌》被改编成电影,书中的人物也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张中行这个母亲的前夫,日子开始不好过,人们对他冷眼相看,认为他就是小说中的余永泽,自私、落后,是庸俗的典型。无形中,他被母亲的这本书弄得灰头土脸,在单位里抬不起头。有人让他写文章,给自己辩解一下。张中行说,人家写的是小说,又不是历史回忆录,何必当真呢?就是把余永泽的名字改成张中行,那也是小说,我也不会出面解释。

  他虽然学识渊博,业务能力很强,却长期不受重用,运动一来,率先受审查。文革中他被发配到安徽凤阳劳动改造。后被遣返回原籍,一贫如洗,饱尝了世间炎凉。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默默无闻。他的处境,不能说与母亲的《青春之歌》没有一点关系。

  然而张中行却始终没指责过母亲一句。每对人提到母亲时,他总说:那时候,杨沫比我进步,比我革命。

  晚年,张中行私下曾向某编辑表示:余永泽把我的缺点扩大了。我虽然不接近共产党,但我对国民党也不满,也批评,也不参加它的什么活动。所以解放后,在镇反、肃反中我并没有给抓起来,否则,我可能就挨整很惨了。所言极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