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党旗添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00:49 人民网-华东新闻

  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正在蓬勃展开。非公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需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如何开展?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这是大事,一定要做好”

  台州市椒江区非公企业182家。参加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有147家,参加党员人数2482人,其中流动党员495人。

  在飞跃集团党建活动中心,2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依次排列着党的知识,飞跃的发展历程,各级党委政府对飞跃的关怀。

  20多年来,飞跃人用自己的汗水,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为国际知名企业;产品从无人问津,到抢着经营,远销世界127个国家和地区;从默默无闻到知名商标、中国驰名品牌,成为全国缝制设备制造行业的领头羊……

  “这一切都是靠党的政策,靠飞跃党员的模范作用,靠所有飞跃人的艰苦努力。”十六大代表、飞跃集团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邱继宝,谈起党员先进性教育时,十分激动,“优秀的飞跃人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遍布飞跃各个主要部门。共产党员是最能吃苦、最勇于克服困难、最有水平的先进群体。”

  7月11日,飞跃隆重举行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之后,他们或集中学习,或自学,或通过网站,或通过寄发学习资料等方式,让全公司112名党员,人人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

  邱继宝认为,先进性教育像一面镜子,既照出党员的不足,又能使党员不断进步和完善。它对企业党员职工的精神状态,对能否经得起风险考验,对能否及时化解急难险重任务,对企业的发展后劲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最近抗击“麦莎”台风,就是因为有党员突击队,飞跃集团才实现零损失。

  “我感到很自豪”

  毕业于浙江纺织工业学院的金万斌,1999年3月来到飞跃自动化加工中心,2001年1月1日入党,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放在工作台上的“共产党员示范岗”标牌抺干净。“我感到很自豪。原以为在非公企业工作就是为资本家打工,通过学习,深刻思考了党与非公企业、非公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亲眼看到老总、企业为社会所做的事,认识到在此打工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从而对党认识更清楚,对非公企业也更亲切。”

  “我原先觉得入不入党一个样,后来看到每个党员不仅对自己的技术要求很高,平常也十分维护企业的利益,维护职工的利益,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后,我也挤进去听了几次报告,很有感触,真希望党组织能批准我入党。”现为车间班组长的邱继贤告诉记者。

  星星集团家电公司技术科党员牛世杰说:“我是在大学入党的,原以为到非公企业打工,党员没有什么作用,没有想到,星星的党组织搞得这么好。”

  现为星星集团旗下的便洁宝公司仓库保管员李芬芳说:“党员与群众不一样,学习与不学习不一样,就是到仓库领料也能看得出来。认真负责的大多是党员。”

  就是那些经常驻在国外的非公企业共产党员,也没有忘记先进性教育。现为飞跃美国(洛杉矶)公司总经理的董坷在学习体会中写道:“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在新时期,更应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的热情,切实维护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的良好形象,为在国际上打响‘中国制造’贡献应有的力量。这是我肩上最大的责任。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符合党员的标准。”

  一些小企业,仅有一两名党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成立联合支部,纷纷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让基础更加扎实”

  台州市椒江区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主任、椒江区委委员、组织部长李斌在介绍椒江区非公企业党员先进性教育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抓好非公企业党员先进性教育,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

  非公企业是台州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椒江,非公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97%。

  在非公企业中,特别是在上规模的非公企业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党员占80%以上,特别是在技术、营销、生产等关键部门往往是党员在把关。

  为了搞好非公企业先进性教育,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明确提出:“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特别是要充分发扬大陈精神、一江山精神。面对困难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各个企业,根据业余、分散、多样、小型的要求,自创特色,自找载体,让先进性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区级领导主动与非公企业建立联系,帮助非公企业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

  用星星集团党委书记王华方的话说,就是“党员先进性教育要做到党员满意、员工满意、企业满意,形式不一。”而爱华集团党委副书记郭海滨说得更直接,就是要使企业的党政“二心合一”。总之,企业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企业当前面临的任务密切结合,如星星将其作为家电公司第二次创业的主要推动力,爱华将此作为今后二十年的动力之源等等,纷纷推出旨在构建确保党员先进性、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华东新闻》 (2005年09月12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哲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