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活着就得面对压力(人生感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01:07 人民网-华南新闻

  “妈妈,我没有能力!我没有能力!”这是北大研究生柳剑锋出走前在电话里向母亲哭着说的最后一句话。从8月15日凌晨至今,这位28岁的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已经出走了22天了,至今未归。他“在电话里说自己很无能,周围的同学都有女朋友了,他还没有;好多同学都考了驾照,他考了但没通过,出国留学也受挫了;马上面临毕业,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又没有钱买房子。”

  这是柳剑锋面临的压力,也是中国许多年轻人正面临的“成功压力”。

  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面对的压力无处不在,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压力,从古到今,无人能够幸免。只是不同的时代,压力的存在状态和强度有所不同罢了。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与十年乃至几十年前的社会相比,人们为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成本增大了,要想达到同样的生活水平,人们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以前的几倍或几十倍。

  在社会得到巨大进步的同时,人们活得比前辈们更累了,“免费的午餐”和廉价的福利待遇离人们也越来越远了。社会的变革在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同时,也让人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代价的支付形式就是压力,更准确的讲是经济方面的压力。

  种种改革措施的出台,都不可避免牵涉到经济方面的利益,影响到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等教育为例。那时候的大学生上大学不收费,除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外没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不存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并且还可以享受到国家提供的较好的生活福利。现在情况不同了,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了,要交钱上学。当一个家庭产生了一个大学生的时候,人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学费从哪里来?有没有能力供到他们毕业?高昂的学费再加上不菲的生活费,对一般的家庭来讲,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对大学生个人来讲更是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又比如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再负责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在就业市场激烈的社会,一张大学文凭已经不能保证换来一张饭票,失业的压力同样存在在大学生的身上,就连名校的大学生都不能幸免。如果没有特别的背景和家庭条件,工作和生存的压力始终挥之不去。

  又比如房子问题,如果是在以前的年代,你要结婚了就跟单位说,单位负责解决。而现在住房实行商品化了,要想有房子住,你自己赚钱去买或自己去租房。谁会理你呢。几十万元一套的房子跟微薄的工资收入一对比,这就构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还有医疗制度改革了,没病不要紧,一病就了不得,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你不得不头痛。种种压力,不一而足。压力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还有更多的“新生”压力在后面等着人们。压力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只要活着,就得面对压力。

  我们生活在压力的时代,我们无法改变压力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只好努力去适应它。为了未来美好的梦想,我们就得增强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别无选择。活着,就得跟压力奋斗!

  《华南新闻》 (2005年09月12日 第二版)

  作者:符敦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