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深的海峡阻不断两岸亲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08:45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深深的海峡阻不断两岸亲情(图)
胡文林向记者展示基隆渔民送的锦旗。(记者崔小明摄)

  本报记者崔小明通讯员龚伟信

  今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国民党基隆市党部宁波访问团的客人。宁波虽然与基隆隔着深深的海峡,但海上的直线距离只有240海里,普通渔船只要24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两地的民间交往源远流长。特别是象山石浦港,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接待了第一批来自基隆的渔民,至今已接待了基隆渔船近一万艘,6万余基隆渔民曾到过石浦港避风并接受补给。同时,象山石浦向基隆的渔船输送大陆劳务人员7200余名,这些人大多数是宁波人。

  宁波和基隆交往源远流长

  石浦台胞接待站的副站长胡文林做了近20年的台胞接待工作。日前,他向笔者介绍了石浦台胞接待站接待台湾渔民特别是基隆渔民的情况。胡文林说,石浦港接待的第一批台湾渔船就是来自基隆的。1971年4月的一天,在象山石浦镇鱼山岛海域,一艘基隆籍木质渔船因故障在海上漂泊了三天两夜,船上渔民束手无策,陷入绝望境地。他们虽然身在大陆海域,但由于两岸长期隔绝,他们没有勇气向祖国大陆求救。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大陆发出求救信号。大陆同胞接到信号后,经上级部门批准,迅速派出快艇,将在海上熄火的基隆渔船拖入石浦港,为他们无偿修理船只,并免费提供水、油、蔬菜食品等。这一偶然事件让台湾渔民感受到大陆同胞的善意,此后不断有台湾渔船前来石浦港避风加油看病。1979年,为了更好地为台湾渔民服务,石浦专门成立了台胞接待站和一家台胞医院,并购买了大量先进设备。上世纪80年代,石浦台胞接待站声名鹊起,入港避风的台湾渔轮越来越多。到1987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来自基隆等台湾各地1000多艘台轮进入石浦港避风,接待总量占全国的40%,浙江省的70%左右。石浦港在基隆和宁波两岸人民心中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桥梁。据了解,30余年来,石浦港共接待基隆渔船近一万艘,两地开展对台劳务合作1600余艘,输送劳务人员7200余人。基隆区渔会、基隆小拖网协会曾多次到石浦港考察渔业交流,近6万人次的基隆渔民到过石浦港,亲眼目睹了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情况,亲身感受了大陆同胞的深情厚谊。

  军民合力抢救基隆船员

  在接待基隆渔船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感人的事迹。胡文林凭着记忆搜索,向笔者讲了几个小故事。1990年3月的一天,基隆渔船“嘉洋”号船员黄文和小腿不慎被起网机绞断后血流如注,生命垂危。这时即使全速航行,“嘉洋”号到达石浦港也需要好几个小时,而如果返回基隆,则需要花更长时间。台轮船长向石浦台胞接待站求救。接待站工作人员得知后,当机立断,一面与当地驻军联系,请求支援;一面会同台胞医院在码头做好抢救准备。我军某部“5318”号艇顶风破浪,以最快的速度在茫茫的大海中找到了“嘉洋”号,这时受伤船员已经奄奄一息。经过艰苦航行,当日下午5时许,“5318”号艇终于回到了石浦港。在台胞医院医生的全力抢救下,伤员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一个月后,黄文和伤愈出院时,感激地说:“我的血管里流着大陆同胞的鲜血,是大陆同胞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1990年12月8日23时20分,基隆港“隆安1号”渔轮因导航设备出现故障,撞上北鱼山嘴头一暗礁,船舱进水,船体严重倾斜。当时天黑雾大,船长黄加兴连发红色信号弹求救,正在附近作业的“浙象渔4027号”船及另外2艘机动船发现求救信号后,立即赶到出事地点,一面设法转告石浦台胞接待站,一面采取措施,拖带触礁台轮,但没有成功。第二天下午2时,石浦台胞接待站组织的抢救小组乘船赶到,4条船同心协力,才把触礁船拖离暗礁,基隆渔民方转危为安。胡文林说,这种感人的事例几乎年年都会发生,台胞接待站墙上挂着的几十面锦旗就是一个明证。

  基隆渔民豪爽纯朴

  多年从事台胞接待工作,胡文林对来自祖国台湾的同胞都很熟悉,特别是基隆渔民给胡文林留下了深刻印象。胡文林说,基隆渔民豪爽随意,热情大方,非常友好。他们大都把石浦当做第二故乡,很多人一年中在石浦呆的时间比在基隆还长,一些老朋友在基隆碰不到,却往往在石浦能碰到。听到中国国民党基隆市党部访问团要来宁波,胡文林很高兴,他说宁波基隆两地有良好的民间交往的基础,又都是港口城市,两地交流合作一定能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基隆市简介

  地理位置:位于台湾最北端,北临太平洋,基隆屿及和平岛屏障于外。全市总面积为132.75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环山,仅北面一处有少量的平原迎向大海。

  行政区划和人口:基隆市共分为7个区,即中正区、信义区、仁爱区、中山区、安乐区、暖暖区与七堵区,其中七堵区面积最大,占该市面积的42.4%,仁爱区最小。此外,基隆市另有七个附属岛屿,即和平岛、中山仔屿、桶盘屿、基隆屿、彭佳屿、棉花屿及花瓶屿。每一个区域和岛屿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致与人文风貌。全市人口共计392303人。

  产业结构:基隆是北台湾最大的天然良港,其港区范围深入市区,这在港湾城市中极其少见。基隆港对带动该市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早在清朝政府统治时期,基隆发展主要与矿产有密切关系,基隆河流域不但产出沙金,且蕴藏丰富的优质煤矿。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因筑港而成为台湾最主要的商港。二战期间,更成为台湾主要物资吞吐港和海军基地。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后,基隆港发展迅速,港埠设施日趋完善,集装箱吞吐量曾跃居世界第七。产业结构以从事港口相关业务如船务、报关、运输、仓储等为主,农林畜牧因受地理环境所限,不易发展。基隆也是台湾北部重要的渔业基地,早期从事渔捞工作人口极多,近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少了很多。

  观光景点:基隆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旅游,规划或重修多处观光景点以吸引游客,其中值得一游的景点有:外木山滨海步道、大武仑古炮台、情人湖、新山水库、水头赏鸟区、泰安瀑布、暖江河滨公园、暖东峡谷、光华古炮台、和平岛公园、仙洞岩、八斗子滨海公园、忘幽谷、碧沙渔港、海门天险、十八罗汉洞、灵泉禅寺、中正公园、基隆庙口小吃、狮球岭炮台等。

  每年农历7月,俗称鬼月,基隆市政府结合各宗亲会力量,举办中元祭系列活动,开鬼门、中元普渡、灯车游行、放水灯等为最具地方民俗特色的传统活动。(崔小明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